|
|
1992年10月,“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在广州中央大酒店展览中心开幕,主办者以建立中国的艺术市场为宗旨,调动国内企业投资,开创了举办艺术展览的新模式,在推动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上具有深远的开创性意义。
在时隔十六年之后,当年获得展览最高奖项——文献奖的王广义作品《大批判·万宝路》和获得学术奖的周春芽作品《黑色的线条 红色的身体》重新亮相北京匡时2008年春季拍卖会。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来各方面对这两件作品的关注,而由此引发的对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背景和早期艺术作品现状的关注与讨论也逐渐升温。 |
|
|
|
|
 |
王广义:这张画属于激情的产物 |
|
这件作品非常重要,是我大批判系列当中最重要的一件,比1993年在《FlashArt》做封面的那件《大批判·可口可乐》还要重要。这是我的作品——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作品第一次参加中国本土的重要展览,然后获得文献奖,现在看意义很大。 |
|
 |
 |
吕澎: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一定升值 |
|
这些作品不是艺术家作品中的随便一件,它是在最重要的时期的重要作品,所以它一定能升值,这是一个文明游戏的规则。所以,价格问题虽非常复杂,但简单来说就是:最重要的艺术家在一个最重要的时期的重要作品价格是一定永远往上走的。 |
|
 |
 |
尤永:成交价高低只与买家有关 |
|
但是,王广义的这张《大批判·万宝路》保存状况特别好。一个原因是王广义当时特别认真的态度对待“92广州双年展”这个展览;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位藏家保存的非常精心,这十六年来此画放一直在恒温恒湿的房间里不见阳光。我们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有双重意义。它 |
|
 |
 |
周春芽: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理想和追求是没有变的 |
|
在那个时候,艺术品是根本没有市场的。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是能卖出一张画是让人特别高兴的事,但是从感情上来讲,我自己非常想自己保存这件作品。记得当时展览赞助商叫东辉公司,展览结束投资方收藏所有的获奖作品,当时他们好象花了100万人民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