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读宋士操的山水画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读宋士操的山水画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读宋士操的山水画

时间:2006-05-17 10:34:00 来源:

名家 >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读宋士操的山水画

在全国十届美展大厅,一幅作品曾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争议。一件作品,能吸引观众驻足并引起争议是不多见的。该画所表现的是一片花草葱茏,水雾氤氲之地,题目是《湿地、湿地》。这是一幅山水画,还是花鸟画,成为大家争议的焦点。当我再看作者时,不禁心里一热,宋士操,我的早期毕业生。 宋士操的画与他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他工作在辽宁盘锦,地处渤海湾亚第一大芦苇荡,是世界闻名湿地之一。正是这一望无垠的湿地,给与他困惑,同时又为他带来生机。所谓湿地,多指沿海滩涂苇荡沼泽,无险峰峻岭,只有浅滩沟壑、杂草丛生,尤其是地势平远,无高低起伏,很难造就阳刚大气之势,这对于以“三远”“散点透视”营造画面意境的山水画家来说,无疑是设下一道天然沟壑与屏障。经过数年苦心孤诣的困惑与探索,这种环境和背景终于给他带来转机。他从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写实画的比较中受到启发,西方写实绘画注重纯客观描写来再现自然的光色和微妙,而中国山水画则更多注重山水内在的神韵、画家主观感情、审美观念的表达以及画面意境的深远与博大,谢赫“六法”中把“氣韵生动”列为诸法之一,可见“氣韵生动”是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必备件。平心而论,以一览无余的湿地作画着实不易,反之能在平淡中发现秀美,在一般人看来很难入画的地方画出精美与新奇,且耐住寂寞,孜孜不倦,坚持数年,这不正是一种难得的慧眼与才气毅力吗,这正与老子“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宋士操的湿地画,确实山水不像山水,花鸟不像花鸟;然而,他的画没画山又像山;无花鸟又像花鸟。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齐白石先生在“不求似中得似”。这种似与不似正是他艺术创作的特色,更是艺术家们追求的极致。 一方水土养一方画家。面对宋士操的湿地山水画,我们分明感到他与大自然的亲和已经达到“天人合一”,他以激情赋予了平淡恬静的湿地以鲜活的生命。一个湿漉漉的丰美沼泽亦真亦幻地表现出来。这里俨然一片净土,一处幻境,一方乐园。当我们置身于这秀美纯净的湿泽之地时,我们的心境能不被感染,被荡涤吗? 我有幸欣赏到宋士操的百余幅湿地山水画,惊叹他醉心于湿地不能“自拔”,他几乎成为湿地画家。他绝非单纯画湿地沼泽,湿地沼泽只是他艺术追求的载体,他是在画他的情感,他的祈愿。 文摘自《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作者:北京首师大美术学院院长 孙志均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