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早春图》

郭熙《早春图》

郭熙《早春图》

时间:2006-09-25 10:18:00 来源:新民晚报

名家 >郭熙《早春图》

郭熙(1023-约1085)北宋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少小时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并无画学渊源,却也因此不拘成见,取之造化,所谓"天性得之","游艺于此以成名"。中年时一次为苏舜元家摹写李成的六幅《骤雨图》,顿然大悟,遂专意学李成,笔墨大进。熙宁元年(1068年)被召进宫,初为图画院艺学,后官至翰林待诏直长。十多年中,宫中的巨障高壁,几乎都出自其手,不计其数。他从李成处学得用笔的坚韧,但转折顿挫的变化更灵活,更强烈。画树的枝干,依然是李成的倔曲苍虬,小枝如鹰爪、蟹爪,松叶攒针,然而笔墨变化多端,显得更雄厚苍润。画石则勾皴自出新意,人称为"鬼脸石"、"卷(乱)云皴"。其法先以粗细变化、顿挫曲折的线条勾廓,然后以笔略带侧锋地顺山石的结构扫、擦,似乎不见皴笔,但山石的结构已现。速度很快,自谓"某画怪石,移时而就"。 《早春图》是郭熙的代表作,绢本,浅设色,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图绘早春的山景:下部的巨石层叠而上,至中间将画面分为右边的溪流山冈和左边的深山幽壑,向上则是两座吞吐烟云的山峰;画中间两株巨松耸立,山里山外杂树密布,虽也有嫩叶初萌,但大多是枯枝,或立或卧,或依壁展枝,或倒挂穿插,姿态万千,生意盎然。蟹爪小枝,显然在北宋画家眼中是一种美的展示,以致成为后人辨析北宋画风的标志之一。有小船泊岸,山路及木桥上有行人出没,山冈上密布亭台楼阁,略施淡彩,泉水潺潺,拾级而下。早春的湿润,山中云雾飘渺,虚无隐约处似乎满孕着勃勃的生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这是一幅典型的北宋的全景山水画。左侧中间用极小的字写:“早春壬子年郭熙画”。并钤一“郭熙笔”长方印。北宋画家开始在画上落款,但复钤印,较为罕见。 郭熙对山水画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的画论《林泉高致集》,由其子郭思汇编。当时的山水画已经高度成熟,郭熙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山水画的社会意义、画家的人身修养、山水画的立意、技法、命题、画格等等作了精辟的阐述。其中的“三远”论,把山水画的取景分为“高远”、“深远”、“平远”三个概念,影响深远。而在论及山水画家的个人修养时,他主张对传统“兼收并览,广议博考”,同时更强调“身即山川而取之”,“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以此感受四时之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即使是看山水画,也必须“以林泉之心临之”。画家将身心融入山水之中,这正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平淡天真”的理想境界。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