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方从义书画《云林钟秀》

中贸圣佳:方从义书画《云林钟秀》

中贸圣佳:方从义书画《云林钟秀》

时间:2006-09-28 14:50:00 来源:雅昌艺术网

名家 >中贸圣佳:方从义书画《云林钟秀》

 元方从义绘,水墨纸本手卷,高23.5厘米,长105厘米。创作于明洪武十年(1377)。方从义自题隶书《云林钟秀》、“方方壶画”及尾欵隶书“洪武丁巳方壶子作赠邓止庵还朝”。钤“方壶书印”朱文印、“不芒道人”白文印、“墨池清兴”朱文印。鉴藏印有“石渠宝笈”朱文印、“张伯驹珍藏印”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三稀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竹窗书画图记”白文印、“宣统鉴赏”朱文印、“无逸斋精鉴玺”朱文印、“张伯驹父珍藏之印”朱文印及“京兆”朱文印等。幅后有明沈周题跋“上清仙子本天仙,下谪来修水墨缘,闻道琵琶嶺头月,照归黄鹤又千年。”及清高士奇题跋“旧迹见方壶,下笔兴清激。层峰乱同甘■岈,荒溪倚芦荻。■浮云烟生,苍翠浑欲滴。雪窗时卷舒,道路恍可适。因之悟静理,万事如破的。江花开迟迟,山鸟啼寂寂。聊此豁心胸,无劳图宗壁。阖户本寡营,尘襟安用涤”。以记述方从义及《云林钟秀》图之有关事迹。钤沈周“啟南”朱文印、“石田”白文印、“白石翁“白文印,及高士奇“士奇”朱文印、“竹窗”朱文印。   《云林钟秀》图卷,方从义于洪武十年(1377)绘赠邓止庵后,存于邓家。明中叶,明朝书画大家沈周曾于后幅题跋,以赞扬方从义的画艺及《云林钟秀》图卷“用米氏之法,将化而入神矣。观之正不知何为笔何为墨,必也心与天游者”。清康熙年间为礼部侍郎高士奇所收藏,有高士奇的“江村秘藏”、“竹窗书画图记”等收藏印记。高士奇能书善画,尤精小楷,甚精考证、鉴赏,收藏各种名迹甚丰。康熙三十年(1691)高士奇46岁时还为《云林钟秀》撰写题跋,以赞颂该图之画艺及美景。乾隆年间收入宫廷,因为图卷上已有“三稀堂精鉴玺”及著录于“石渠宝笈”等印鑑。还有嘉庆皇帝及宣统皇帝的鉴赏及御览之宝,所以,从乾隆直到清末一直藏于宫廷,很可能于清末由溥仪携带出宫,流入于民间,由张伯驹父子收藏,张伯驹擅长诗词,能书画,父子均好收藏古书画。方从义这幅精品,现归中贸圣佳,甚为庆幸,实为难得一见之神品。   《云林钟秀》图卷,从表面上看系水墨云山烟树,实际为方从义绘道教第三十二福地龙虎山及上清宫等宫观。他所题《云林钟秀》即已说明所绘为“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亦省称‘钟秀’、‘毓灵’”。这灵秀之气所聚,即道教之福地。   龙虎山,为道教福地,自晋代开始,一直为张天师后代世居之地。在江西省贵溪县境内,为象山山脉的一支,本名云锦山,因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此名龙虎山。山方圆200平方公里,境内山峦叠峰,树木青葱,碧水清澈。那里有24岩,99峰,108景,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之巅、峰之下及岩上河旁。据《龙虎山志》载,原有历代所建大小道教建筑5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清宫,见于南唐的正一观(演法观),天师府,静应观,崇禧观 ,凝真观,逍遥官,灵宝观,天谷观,云锦观,建于南宋的乾元观、玉清观,冲玄观,佑圣观,建于元代的繁禧观及真应观、金仙观等。因遭历代兵火及自然灾害所毁,今多不存。仅存天师府一处,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之一。唯此《云林钟秀》图尚能反映其中部分面貌,可以窥见这道教胜地之美境。   《云林钟秀》画苍茫之云山雾海,山峰高耸,山腰飘着一带浓云,朦胧一片,山下坡岸杂树茂密槎■,还有一片暗淡树影,在一股白云飘带中时隐时现,更突出了苍茫云气之动感。画一高一低的山峰挺出于白云之上,山尖用墨色点染,山下深谷幽涧。画之右端,画有几棵苍天古松,用浓墨点出茂密的松枝和树干,生趣盎然。画面之末端,茂密的树丛中所出现之屋宇,俨然为一道观集中之地,有山门、有围墙、有宫观,这应是龙虎山上清宫之主观所在,其他宫观则分散各处。   这幅画用墨随便豪爽,不拘泥常法。所作大笔水墨云山苍润浑厚,富于变化。方从义的水墨云山,师法董源、巨然及二米,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自成一体。他大笔水墨点染和山石的长线条皴法,亦从董、巨画法中变化而来,用笔潇洒豪放,墨气淋漓浓重至不漶漫,风格雄壮、洒脱。   《云林钟秀》图,意境清谧静逸,既说明了他师法自然,也说明了这幅山水画充满了道家的思想意趣。幽静清新的山水,深切情厚的道教影响,景色冷漠、幽僻,人烟的绝少,给人以深沉、奇特之感,所以幽是这幅绘画的特色。这幅绘画为方从义晚年之作,特点是用笔奔放,饱含激情。   方从义(约1302—1393),元诗人,著名道士书画家。字无隅,号方壶,方壶为海中仙山之一,即蓬莱、方丈、瀛州,为仙人所居之地,因形状像壶,又称方壶山。自号金门羽客、鬼谷山人,不芒道人。江西贵溪人。早年入道,为龙虎山上清宫正一教派的道士。正一教派,始于东汉末张道陵的“正一盟威之道”,当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南北朝称天师道,于曹魏间从汉中迁江西龙华山,开设正一宗坛,张道陵子孙世居于此。宋大中祥符年间正式名为龙虎山上清宫。方从义师从永嘉人金月岩修道家之学。金月岩去世后,他离开龙虎山上清宫游历全国各地,往来于大江南北,至正三年(1343)曾至大都(今北京),结交了不少文人 、画家和达官贵人,名臣危素称他为“方外之交”,画家张彦辅曾为之绘《圣井山图》相赠,在当时很有名气,不喜谈论时事,不久即思南归。   方从义此次出游,使他收获巨大,眼界大开,正如他自己所言,“太行者,天下之脊,而居庸、虎北者,天下之岩险也,其雄傑奇丽,非江南所有。天府之藏,王公巨人之所有,皆古之名画,余所愿见者,今皆见之,而以慊吾之志,充吾之所操”。(《青阳文集》卷四,转引自《道教大辞典》318页)。   他一生绘画不多,亦不轻易为人作画,人们以礼相求,方能求之一二,故传世作品不多,据《图绘宝鑑》录取作品有40余件,已知现存者,包括中贸圣佳此件极品,共为八件:《山阴云雪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云山图》藏上海博物馆;《白云深处图》藏上海博物馆《武夷放■图》藏故宫博物院;《高高亭图》、《神岳琼林图》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溪桥幽兴图》藏故宫博物院;《云林钟秀》图藏中贸圣佳。有人说他的画“外道”,艺术造诣精深,《江新通志》称他“其画冠绝一时,……张宇初称为壶仙。”其画,元代很多著名文人如虞集、宋濂等,常为其画题诗、题跋,影响盛极一时。   方从义除了画山水外,他画竹、人物也很突出。张宇初就为他的墨竹画题有《题方壶真人墨竹歌》、《题方壶真人淇■堂墨竹行》,可惜原画今已不存。   他的诗文、书法亦很有名,书法工古隶、章草。在他的绘画中多处以隶书题欵署名,十分美观。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