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当代艺术论坛暨交流展在中央美院开幕

中德当代艺术论坛暨交流展在中央美院开幕

中德当代艺术论坛暨交流展在中央美院开幕

时间:2006-11-01 14:25:00 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展览 >中德当代艺术论坛暨交流展在中央美院开幕

  2006年10月30日——31日,中德当代艺术论坛暨交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隆重开幕。由中央美术学院邀请艺术领域知名教授、批评家、当代艺术家,以及德国艺术代表团,近200多人共同参加本次学术论坛交流活动。本届中德当代艺术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德国艺术与教育交流促进会(德文简称FIAKE)共同主办,这是继2005年12月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中德表现主义及当代美术高级研讨会,又一次中德当代艺术交流研讨活动。今年的研讨论坛以美术中的全球化与本地特色为主题,由多场不同主题的学术报告,及中德艺术家交流展组成。本次论坛的学术报告会及当代艺术交流展将分别在北京、上海、芜湖三个地区举行,整个活动在一个多元开放的对话平台上展开,对中德当代艺术现状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讨论。   北京的论坛议程在30日上午8:30正式开始,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副院长谭平与会参加论坛开幕式。由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席黄梅热忱的介绍了研讨会的背景,《世界美术》主编易英教授为开幕式致词,9点开始进入中德当代艺术研讨的各类研讨主题报告。研讨会学术报告分多个主题、三个大的部分,对中德当代文化艺术现状的思考、艺术管理以及艺术教育等问题展开多种方式的讨论和交流。关于“美术中的全球化与本地特色”学术论坛,为中德文化艺术界提供了一次良好的互动。学术思想上的交流,为大家展现出在两国发展的现状下,文化艺术活动存在的差异性和可能性。通过艺术交流展,被邀请的中德艺术家们能够进行面对面最直接的对话,共同反思当代艺术和文化状态。同时,主办单位还热情地为与会的德国代表安排了丰富的参观活动,通过参观各类美术馆使德国代表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态。德国艺术与教育交流促进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大力合作,为两国的文化艺术界打开了一扇多元对话的窗口。在两国社会各界取得良好的反响和评论,本次中德当代艺术论坛,将为继续推进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学术论坛报告主题: 朱青生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爆炸与乱搞——蔡国强艺术中的中国文化渊源; 迪尔克•卢考(基尔美术馆馆长):研究、文化事务和市民责人之间的基尔艺术馆; 萨比娜•鲍曼(美术项目策划):沃比芬特尔联邦文化教育研究所工作领域及其项目介绍; 易英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世界美术》主编):一个人的挑战; 殷双喜副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1990年代——中国雕塑走向公共艺术: 朱里安•雷班提施博士(波茨坦大学美学教员):集体造型的分散——马蒂亚斯•波勒特纳的《版画》; 托马斯•艾勒(艺术家)因特网时代的艺术; 安德里亚斯•胡内克(艺术史论家、策展人):他者与自我——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艺术、欧洲先锋艺术及来自全球的灵感; 乌维•弗莱克教授(汉堡大学艺术史教授):政治图像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汉堡瓦尔堡研究所的美术史研究; 初枢昊(《世界美术》编辑):图像转换——“他者”语境下今日中国的摄影与绘画之间片断; 高岭博士(策展人、评论家):中式意识——当代艺术的中国性; 安德里亚斯•施密特(美术家):世界之间的传播者——国外的中国艺术家; 乌尔利希•明特尔(艺术史理论家):全球化的界限——一个德国艺术评论家眼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常宁生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当代性与地域性——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美术;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德国艺术与教育国际交流促进会 承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世界美术》、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新闻网www.artnews.cn 协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徐汇区文化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