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面壁终生——访北京著名画家任福新先生

为艺术面壁终生——访北京著名画家任福新先生

为艺术面壁终生——访北京著名画家任福新先生

时间:2006-11-10 11:43:00 来源:紫云

名家 >为艺术面壁终生——访北京著名画家任福新先生

第一次听说任福新先生的大名,是在去年“十一”长假携妻儿逛泰山文化广场的时候。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从我的面前走过。“那不是任福新先生么!”旁边一位先生好象发现了新大陆,对另一位先生惊喜地介绍道。“就是北京那位知名的画家?”“可不是吗,听说来咱们泰安快一年了!““是隐居吗?““是搞创作!”“住在哪里?”“好像是东都宾馆吧……“听着他们的交谈,出于职业的敏感,我的脑海里飞速地记录下这样的一组词语:任福新。北京。知名画家。来泰安一年。专心创作…… 说也凑巧,时隔不久,与一位在东都宾馆工作的朋友见面,又想起了这件事,于是便想探听个究竟。谁知刚一开口,我那位平时性格内向且惜语如金略显木讷的朋友,竟情不自禁,如数家珍,道个不停:“任福新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曾师从昊镜汀、关松房、高冠华、俞致贞、张安治、白雪石、阿老等大师,并先后在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台湾《艺术家》杂志还称他为‘色彩魔术师’呢!他的画,有灵性,会抓人的心。赏他的作品,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震撼!而这种感觉,不亲自去看一看,是体会不到的……“未了,我那位朋友盯了我好半天:“像这样的画家,你这个当记者的,不去写一写,遗憾!“友虽昭昭不已,我仍昏昏不然…… 前些天,我去一位专事装裱的朋友那里小聚。一进他的工作室,我的眼前一亮:墙上挂着、地上摆着40多幅已经装裱好的重彩国画:青山绿水,小村旧舍,古树石磨……清新高雅的意境,雅致动人的色彩,浓郁诱人的气息,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在这里,中国传统绘画之根—墨与线和西画之本—光与色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古人梦寐以求的“神韵”,西人印象派终其一生的追求的“光影”,也臻于完美地得到了表现……“太美了!太美了!!“我禁不住由衷地赞叹起来。看到我如醉如痴的样子,朋友对我说:“这是任福新先生来泰山一年多的结晶,过几天还要举办画展呢!” 呵,任福新先生!情之所至,心之所引,于是,在这个暖暖的隆冬,我来到了东都宾馆那幽静的八号别墅院…… 祖藉山东临邑的任福新先生,1938年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他的童年岁月,每一天都写满了贫穷、饥饿、苦难……8岁那年,由于叛徒告密,任先生的父亲被捕入狱。穷凶极恶的反动派也没有放过任先生和他的母亲、二弟和年仅4岁的妹妹。母子4人在监狱里受尽了折磨。出狱后不久,4岁的妹妹就去世了。济南解放前夕,在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帮助下,任先生的母亲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弟弟,渡过黄河,投向了解放区的怀抱……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映红了世界古老的东方。任福新先生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并以第3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第19中学。胜利的喜悦,新生活的憧憬,鼓荡着这位从苦难中长大的少年的心。一种抑制不住的动力,促使他拿起手中的画笔,来记录下这幸福的时代和幸福的生活。于是,犹如一粒饱满的种子点播在春天肥沃的土地里,任先生美术的天赋便在这红红火火的时代里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初三那年,作为年龄最小的参赛者,他的钢笔淡彩和泥塑作品人选“北京市青年美术作品展“,并在《北京日报》上发表。 1957年,任福新先生中学毕业,由于他下面还有7个弟弟妹妹,家庭生活困难,不得不向学校提出了提前工作的申请。对此,惜才若渴的美术教师陈润玉先生十分婉惜。他一方面以学校的名义给任先生的父母写信,对任福新的绘画特长大加赞赏,力劝他在美术方面进一步深造;另一方面,陈先生又带上任福新的美术作业及课外作品,替他报了名。任福新没有让陈先生失望,在北京、天津、山西三个考区近干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8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从此开始了艺术的跋涉。 至今,任福新先生还清晰地记得李瑞年、吴冠中、左辉等先生为他们面试时的情景,先生们的谆谆教诲仍时时响在耳边;特别是吴冠中先生对他的速写作品的称赞,已成为他4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必修课;阿老、毕成、郑宗均、罗尔纯、左辉、李京西、戴克鉴等先生的循循善诱,为他在素描、速写、创作、色彩、图案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雪石、关松房、吴镜汀、张安治、俞致贞、高冠华、陈缘督、吴静波等先生的悉心传授,使他深信了工笔、山水、写意花鸟、人物等方面的精髓和真谛;张松鹤、祖文轩、吴宝东等先生在雕塑方面的言传身教,为他在美术天地里尽情驰骋积蓄了能量。在美院学习的7年,任福新先生对分分秒秒都极为珍惜。一年四季,春华秋实,他的速写纸用了不知多少张。有时为了选择一个理想的角度,他会站在树上一画就是一天。为了画雪中校园,他坐在雪地里,不戴手套,任水粉夹杂着冰渣在画面上畅游,往往是一张画画下来,手脚就几乎失去了知觉。付出的汗水与真情,终于换来回报,他练就了一手得心应手的速写绝活。 1964年,任福新先生从我国美术的最高学府—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来到了北京郊区延庆县文化馆,一千就是20年。在这里,他从最基本的抄抄写写、涂涂画画做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文化工作中去,并且毫不保留地用自己的学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层美术人才。他用自己艺术生命中最宝贵的 20年,为延庆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使延庆县迈人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的行列。在这里,他的感情,他的画笔、与农民、农村贴得更近。春天的鲜花,金秋的果实,夏天的风雨,冬天的冰雪,霞光满天的早晨,皓月当空的夜晚,村头的石碾,山涧的小溪,婉蜒的长城……农村的一草一木,都烂熟于他的心中,动情地铺展在他的画纸上。这浓浓的乡情,醇厚的民风,成为他开垦不尽的热土。 1984年,任福新先生回到了阔别20年的北京。他那蕴含已久的求索之情再次在心中激荡,他渴望用一种“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多年来的感受,试图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路来。于是,几经斟酌,他选择了受人冷落的水粉画,并且由水粉画人手,逐渐过渡到重彩、重彩写意的风格。他认为,水粉画创作应坚持中西结合,写实与装饰结合,既要具象写实,又要追求彩色、造型的夸张、概括和装饰性。他以毛笔在宣纸上勾勒打底,再用水粉颜色层层厚涂,从而形成粗细墨线、浓淡色彩、干湿墨韵的强烈对比。同时,为避免与传统山水画的雷同,他尽量强调色彩的变化和造型的突破,突出色彩和光影效果,从而使他的画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他的探索和作品,《中国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大众美术报》、台湾哺芝呀甥门中杂志等报刊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他还在1989年、1990年两次在台湾高雄名入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并有百余幅作品先后参加了全国美术展览,全国水粉、水彩画展及全国各种展览,并屡获大奖。作品人选多部画册和被国家收藏。并作为北京著名画家的代表,与李若禅、周思聪、范曾、娄师白、黄胄、古元、刘大为等一起参加海外交流和展出。他为“全国希望工程”捐献的《绿色的希望》等作品,以18万元的高价被收藏家争相拍得。任福新先生也因此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民族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就这样,当众多的所谓这“家”那“家”在浮躁的市场大潮面前耐不住寂寞,而热衷于包装、炒作之时,任福新先生却以静如水、纯似水的心态在自己的园地里耕耘着、探索着、创作着。2001年的春节刚过,他携夫人一起来到了泰山脚下,一住就是一年多。在泰山脚下,他与心目中的泰山朝夕相处,对泰山的一石一木,风土人情,四时风光都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积累了大量的写生和照片资料,使他逐渐地靠近了泰山之魂。他动情地对我说:“一个真正搞艺术的人,仅仅面壁10年、20年是不够的,要长期甘于寂寞,为艺术面壁终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