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从笔墨纸砚中打磨

风骨,从笔墨纸砚中打磨

风骨,从笔墨纸砚中打磨

时间:2007-03-07 09:40:00 来源:

名家 >风骨,从笔墨纸砚中打磨

一墙之隔,是宁夏书法家协会和宁夏美术家协会两个房间。   两个不足15平方米的房间内,七张桌子、十余竹笔、几沓宣纸与美协和书协的六位主席、副主席相映成趣。美协主席宋鸣说:“此间陋室就是协会负责人的办公室, 在这里我们既是艺术家,又是艺术家们的服务员。”   寂寞中埋头创作,耕耘中品味甘美。宁夏的书画艺术家们运用笔墨于方寸之间悠然成篇,纵然声名鹊起依旧不骄馁、不浮躁。   墙内花开锦绣 墙外满城芬芳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宁夏美术队伍,只有零星的几十个人,在国内没有太大的名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宁夏美术家有近500人,其中60多位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大部分是中青年画家。无论是国画、油画还是版画,宁夏都有在全国数得上的精英式人物,他们是宁夏美术的品牌。   宋鸣说:“宁夏的环境特别适合画家创作。”塞上江南的灵秀、贺兰山的巍峨、沙漠湖泊相映成辉的壮丽美景和西夏王朝丰厚的历史遗产,给书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财富。相对于全国其他省区的创作群而言,宁夏的书画家们所处的环境更安静。宁夏执著、开放、大度的艺术精神和人文志向相契合,在这里书画家们眼观四方,主动汲取、创造并实践着本真的艺术境界,荷载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激越,创作出的作品频频在国内大型展出中获奖。   美协副主席、秘书长郭震乾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宁夏国画创作曾经在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获得过铜奖。时隔20年后,在第十届全国美展上,宁夏画家周一新的国画作品获得银奖。对每届有数万人竞争,只有六人可以博取银奖的美术大展来说,宁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称道。宁夏作为一个小省,前后承办过两届全国版画展。在1992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中,宁夏有26幅作品入围,4幅作品获奖,其中罗贵荣等三位艺术家合作的版画作品“白盖头”一举夺魁,捧得金奖。此后,宁夏的版画作者又在全国展览中陆续获得银奖、铜奖等不同奖项。中国版画界这样评价:宁夏是土地面积的小省,却是版画艺术的大省。   书法艺术在宁夏的发展得益于胡公石、刘正谦、胡介文、吴善璋等书法家们的不懈努力。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们就在全区范围内自发组织活动,1980年5月,宁夏书法家协会成立。经过发展,目前全区地市都成立了书法家协会,宁夏书协会员也由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人,全国会员50多人。自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以来,宁夏先后有几十人次在全国书法届次展中入展,有十多人次在全国书法展览和全国书学研讨会中获奖,书法理论家尹旭论文获书法界最高奖——兰亭奖,宁夏中青年书法家代表人物郑歌平、李洪义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展中获奖。   书为意中卷,画是心中诗。书画艺术生长在宁夏这座开花的院子,墙内花开锦绣,墙外满城芬芳。   倾一腔热血 育满园春色   宁夏文联举办的艺术评奖活动中,书协主席吴善璋总是主动退出,并说服评审团成员放弃评奖。“凭我们的资历,如果参加评选,肯定可以获奖。   但是着限于给中青年艺术家机会,把自己放在评审之外,这样的评审才更权威。有些事情,放弃了才能品到甘甜。”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宁夏美协,每年只有1500元办公经费,仅能象征性地办一两次活动。起步之初的宁夏书协每年的活动经费也只有1500元钱,用吴善璋的话说“连打印宣传材料的钱都不够”。困窘的水熄不灭艺术热情,艺术家们拿出自己微薄的收入坚持创作,自己出钱搞活动的做法让书画艺术的星星之火成如今的燎原之势。   近年来,宁夏书法家协会以临书展览与创作培训为中心,注重培养新人,经常组织有创作实力和创作经验的书法家组成讲师团下基层讲学、辅导,并利用双休日义务举办短期培训班,使书法艺术由银川地区一支独秀到全区各地遍地开花,会员队伍状大,书法爱好者增加,古老的艺术在交流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思想在持久的交流和培训中碰撞,固原、吴忠两市以前从未有书法作品入选全国展,经过培训不但有人入围,而且获得奖项。   风景中的历史 历史中的风景   市场经济下的艺术家,该有怎样的风骨?吴善璋说:良知、良心。   良知指导着人怎么去做,良心考量艺术家对社会的态度。每一位艺术家身上,背负的除了艺术气息,还有社会责任。他们笔下的每一件作品,诉说的不仅是风景中的历史,也是历史中的风景。   宁夏书法家们取得骄人的成绩,打造了宁夏书画艺术品牌,带动了一大批喜爱书画艺术的群众。宁夏书画市场有欣赏层、有购买层、有收藏层,书画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宁夏书画界所做的努力是一连串的,赈灾、助学、辅助社会困难群体的慈善活动中从来都不缺少书画家们的身影:   20多年来,宁夏书法家协会每年坚持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   200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把企业认购作品所得60万元资金捐给永宁县闽宁镇武河希望小学;   2006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出资50万元援建的全国第一所兰亭小学在吴忠市马莲乡奠基。   墨香悠远 回味绵长   艺术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每一位刻苦的艺术家都有一双被笔墨纸砚打磨过的瘦手。   深具文化慧根的人,先天禀赋必依赖于后天的学养积累和品性修为。书法家平均每天书写2-3个小时,每年用掉几十刀纸。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郭震乾等人历时近一年时间创作了7.68米长、97厘米高的版画作品《香港回归风云纪》,这幅作品最终获得了“97中国艺术大展”银奖第一名。为了追求艺术,郭震乾自己投入6万多元往返于北京、深圳、珠海、银川之间查找资料,采集了上千张图画素材,如今满满两大箱创作手稿堆放在角落,诉说着画家曾经的执著。“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一连几个小时站在画布面前,体力脑力都要高速运转。不小心多一笔,就破坏了整个画面的意境,没想好少一笔,则画面美感不够饱满。”   书法、绘画是中国的国粹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核心。作家韩少功曾说,“唯有灿烂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永远受到后人的崇敬和景仰。不论哪个国家,历史博物馆从来不会留给黄金万两之类的财富,或者显赫一时的爵位和官阶,只会留给文化创造者们的成果,哪怕是一页手稿,一幅壁画,一件道具,一座建筑,也会成为人们记忆中某个高贵时代真正耀眼的皇冠,成为人类永远的光荣和自豪。”   宁夏的书画家们正沉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以他们全部的才华,为世人创造至美的艺术。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