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
弥勒佛
弥勒佛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意思是“慈氏”。在中国弥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
大约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契此是五代梁时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又号表汀子。他经常手持,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化缘。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传说能预知晴雨。因其总负一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后梁末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前,圆寂前曾留下一句:“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为他建塔供养。
这件弥勒像寿山石质细腻,色泽温润。弥勒慈眉善目,袒胸露乳,端坐自如。一手扶膝,一手持念珠,衣纹雕海水江崖龙纹,雕工精湛细腻。背落“尚均”款。小伤。尚均,清初寿山石雕名家,以雕工细腻精湛闻名。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