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四川玉堂窑瓷器浅析

唐宋四川玉堂窑瓷器浅析

唐宋四川玉堂窑瓷器浅析

时间:2007-04-03 11:37:00 来源:

资讯 >唐宋四川玉堂窑瓷器浅析

从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市区出发,往西南方向行进5公里,就可到达玉堂镇凤鸣、岐山村及中兴镇横山村的交界处,在这片人称“上九包、下九包”、方圆约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漫山遍野遍布陶瓷碎片和窑具,故被当地人称之为“瓦子坡”。这就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玉堂窑遗址(图1)。   迄今为止,历史文献中尚未发现关于玉堂窑的记载。这个窑址是1977年春首先被四川省博物馆在灌县(即现在的都江堰市)工作的两个文物工作者调查发现的。同年11月5日至12月25日,四川省博物馆和灌县文物保管所联合组成发掘组,在罗姓和何姓两家附近的窑包各开了一个25平方米的探方进行发掘,另外,还清理了一座长42.92米的龙窑,所以,那次发掘只是一次规模很小的试探性发掘。   根据《灌县玉堂公社古瓷窑试掘》报告,该窑兴于唐代,终于北宋晚期。文物工作者在发掘现场清理出窑具、瓷器和铜币三大类出土遗物。瓷器计有各式碗、碟、盘、盏、杯、坛、罐、、壶、钵、瓶、炉、灯、盆、盒、豆和水盂、圆球、纺轮、器盖等。这些器物的胎色主要是红色、砖红色、褐色、灰色、黑褐色、灰褐色和黄褐色;釉色计有青釉、绿釉、青绿釉、白釉、酱釉、青黄釉、灰白釉、米黄釉;部分器物施有或黄色或米黄色或白色的化妆土;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刻花、捏塑和釉下彩绘;在装烧方式上,有五齿或六齿圆形支钉支烧,有垫圈、垫环、垫饼、垫筒、垫条、垫板和立锥形支柱垫烧,还有用石英砂粒垫烧和覆烧的。(图2-1、2-2、2-3)   笔者根据收藏经验和比较研究,认为此窑器物与邛崃市十方堂唐、宋窑址的大多数出土器物无论胎、釉、器型和装饰技法几乎难以区别,有些器物与乐山市关庙窑的产品相差无几,同时,石英砂垫烧和覆烧工艺也与彭州市磁峰窑相同。由此可证:唐、宋时期,由于四川盆地江河纵横交错,水道交通十分便利,岷江流域的各个瓷窑的制瓷技术和烧造工艺的交流是经常和频繁的。长期研究巴蜀古陶瓷文化的著名古陶瓷专家陈丽琼女士将玉堂窑纳入邛窑系的范畴,是很有根据的。   笔者曾专程去玉堂窑址进行过调查访问。当时,经过当地农民同意,在其种玉米的坡地上,采集了一些瓷片,其中高质量的瓷片其釉色不仅可以与十方堂窑媲美,而且与唐、宋时期的国内其他名窑产品比较也毫不逊色。其中,以绿釉或青绿釉瓷器最为突出,其色清秀、淡雅、恬静,温润似玉,犹如婴儿肌肤。(图3)   还有一种青釉瓷器釉虽薄,但遍体开细裂纹,这种瓷器在四川新津县的唐代瓷窑也有较多发现。这种遍体开碎片的瓷器,是极有研究价值的。(图4-1、4-2、4-3)   玉堂窑在当年试掘时,曾出土一件阴刻有“何”字的蘑菇形印模;笔者收集的一只宋代白釉覆烧芒口碗,底部有墨书“克五”二字(图5),至今不解其义;笔者的一个朋友,早些时候,也曾在该窑址觅得一块盒子残件,上书“上房”二字。可见,这个瓷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器物还真不少!   虽然玉堂窑的面积大,堆积层厚,有的地方厚达5~10米,就内容、范围、时间而言,在四川省内均有突出的代表性。遗憾的是当年的小规模试掘仅仅接触到十八个窑包中的极少部分,获得的资料非常有限,出土物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无法概括此窑的全部内容,从而,也使人们无法全面地认识这个古代瓷窑的历史成就和在四川陶瓷史上的应有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基本建设规模的扩大,各地零星出土的玉堂窑瓷器也出现在文物古玩市场上,但多数收藏家并不识其“庐山真面目”,能笼而统之地认定为“邛窑系”就很不错了。(见图6-1、6-2、6-3)   据新闻报道,作为四川旅游“三个最早”主角的都江堰市,在制订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和举措中,计划将深入挖掘包括玉堂窑址在内的几个文物古迹的文化内涵,加之玉堂窑地处都江堰市赵公山风景旅游区内,所以,笔者认为,有关当局应尽快对玉堂窑进行全面的科学发掘。(感谢李铁锤先生、高邦荣先生提供部分地区实物照片。)

(图1 玉堂窑遗址)
(图2-1 唐宋玉堂窑遗址出土瓷片)
(图2-2 唐宋玉堂窑遗址出土各种瓷碗)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