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的认识误区
艺术品投资的认识误区
艺术品投资的认识误区
时间:2007-07-09 16:45:00 来源:
资讯
>艺术品投资的认识误区
|
所以收藏艺术品不是买进多比买进少好,而要看买什么不买什么,什么价该买什么价不该买,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不卖。只有把握了节奏,才能掌握主动权,该“空仓”时就“空仓”,该捂一捂、养一养时就捂、就养。这样,才能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回报。
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新起的市场,其中既有一些成熟的投资人,也有一些新买家,更有一些观望者。他们渴望了解情况、掌握投资规律,同时又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误区还时常被人们当作经验来传授,为此有必要匡正一些说法:
一 艺术家故世后,他的作品更值钱
这几乎被人们当作一条艺术品投资的秘诀来传授,而事实却有很大的出入。有的艺术家在世时作品价格并不高,而故世以后价格上升幅度很大。我们经常提到外国画家凡高的例子,他在世时是19世纪,所画的印象派画作“恨无知音尝”,常常不能卖出,为此画家一生穷因潦倒。画家故世后,金子终于发出它应有的光芒。在20世纪中后期,画家的价值被人们发现,价格一路冲上数千万美元的高价位。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陆俨少、谢稚柳、林风眠的画作,在他们身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谢稚柳的一幅山水轴在2002年朵云轩春拍时,拍出了70余万的好价钱,林风眠的《水漫金山》屏风画拍出200多万港币的高价,陆俨少的作品近年在海内外拍卖市场常有几十万直至百余万的好价位,都是明证。
对此有些人感到奇怪,其实这很正常。一是画家在世时,人们把他与在世画家比,画家去世后,他的画和所有绘画史上的画家比,对比的条件不同了。二是画家在世时,有一些人为的因素,比如学生的捧场、新闻的宣传,造成一种艺术价值超值的现象。三是地位的因素。有些画家在世时在某些机构比如画院、美院、美协、书协担任要职,对隔行的人产生的影响很大。四是在世时画价和画值严重分离,价格提前超过了应有的、一般认同的价格。以上种种,画家故世后便随之消失,所谓返朴皈真,这时要看艺术家的真功夫了。所以买艺术品,千万不能认为画家故世价钱还要贵起来,于是乎广为收藏。收藏画者投资艺术品,归根结底看两条,一是喜欢。喜欢是无价的,买而无悔,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说的就是喜欢、感情,为情出价,哪有不值的呢?另一条是为增值。那要看看是否有投资空间,全不在乎画家是死是活。
二 艺术品最忌买进假货,买进假的死路一条
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句话是对的,但千万不能绝对化。所有投资艺术品的人,都买进过假货,但大都没有死路一条。个中原因在于:一是对假画也要分析,有的假画纯为伪造赚钱,粗制滥造,艺术上十分低劣,也有些假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比原迹下一等,仍是十分高妙的艺术品;二是造假的年代不同,其艺术性或文物价值也不同。比如宋人摹宋人的作品,元人临宋人的作品,或是明人临元人的作品,至少也反映了历史上临摹者的水平,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三是有相当一部分是名家临习名家的作品,作为学习之用,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时下拍卖市场推出的不少明清书画,不能肯定的情况下注明“款为某某某,”或“传”某某某,因为画工好,仍深受欢迎,也有拍出好价钱的;四是看你是大批买进假货,还是偶尔买进假货,是买进高价位的假货,还是买进一般价位的假货。这是说你花费了怎样的代价。买进的货总要卖出的,行话说:“没有卖不掉的货,只有卖不掉的价”,意思是只要价位低,东西总有人喜欢。花少量的钱,买张齐白石、张大千在家中挂挂,即便不真,却有程度(行话的程度是指达到了原作的水平),也有人慷慨解囊;五是买进真货总比假货多得多,在真货上的成功投资以及回报,往往足以弥补买进假货的可能损失。笔者说的可能损失也许还未必是真的损失。
这就要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原因,买进假货并不可怕,以后也有人会来买你的假货。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中不成文的古老法则是,只要你不造假(比如对买来的假货添油加醋,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低价来,高价去),你就有权利把买来的画原封不动地卖出去。一个收藏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小学”阶段会买进“小学阶段”可能买的假画,到了“中学阶段”鉴赏水平提高了,意识到了小学阶段收藏的问题,会把原先收的有些画卖出去,因为又有新的“小学生”进入了市场,他们会犯你当年的错误来买你的画;你自己进入“中学阶段”,还会犯“中学”阶段的错误,收一些层次更好的假画,直到意识到,然后抛出去给新来的“中学生”。如此多年下来,你收藏的画越来越好,越来越精,手中的假画又流回市场。如此循环,价值链不会中断,艺术品市场也亘古不变地延续下来,最终谁也未吃亏。所以买进自己不喜欢的画,甚至假的画,还是应该平静地对待,大可不必以为死路一条。也许你以为的假货,是一件实实在在的真货,你愿低价出让,正让一个老手识破,果断买下而吃了仙丹哩(艺术品市场内的行话“吃仙丹”指把人家以真为假的以低价买下来)。
三 艺术品好坏无标准,只要加以包装,就可以炒出高价位
艺术品市场引进西方的商业传统进行一定的“包装”,是无可非议的。目前惯常的做法是出版画册,举办画展,组织评价,组织研讨会,和拍卖公司联手在拍卖会上推介作品,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也确有不少的艺术品,是由艺术市场推出而最终引起美术界注意的。
但若据此以为只要炒作,假的可以变成真的,劣的可以变成优的,低下的可以变成高级的,所谓点石成金,则是大错特错了。
艺术品本质和炒作的关系可以用锦上添花来比喻:艺术品本身质量比较好,是锦,在此基础上加以恰当的包装,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导人们认识其艺术性,是添花。新进艺术市场的投资家千万要认识这一点,不能不看锦的好坏,变成了见花不见锦,作出错误的收藏投资决策。这几年,艺术品市场也起了一些包装的泡沫。一些艺术家未到应有的艺术地位,已被捧成大师、名家,一些艺术品也被吹成杰作、精品,而泡沬一消失,“破麻袋”而非“锦”的本质露了出来。所以还是要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不要仅仅看表面现象。
四 艺术品总是越藏越值钱,所以只要有钱,要多买进少卖出
艺术品和一般商品的交易规律不同,一般商品是越消费越磨损,最终不值钱,新的最值钱;艺术品是在保存中显示其价格的,所以保存、收藏期长,增值也多一些。这是一个总的规律。但是就一个人一生从事收藏的经历来看,又不尽然甚至相反。如具体到某一类或某一种艺术品,它的价格由低到高会形成一个峰尖,也就是价格脱离价值(超值)的阶段,这种现象可能几十年、上百年出现一次,作为收藏者来说,如果有投资意识的话,应该果断地抛出,获取最大价值、最高利润,抽回资金再买价值高而价位低的艺术品,千万不能只进不出,更不能贪得无度,居高不拋。过了这个峰值,这类艺术品会进入低谷区。
90年代初,是紫砂壶价格最高的阶段,有的台湾人大量买进壶,有的人收几十把,甚至上百把,高价的壶一把就要十余万、几十万港币。屯积了这么多壶在90年代的高峰期不抛出,如今真是缩水不少哩。又如吴昌硕、任伯年等人的作品,在80年代香港市场交易价很高,有的人以为还会越来越高,不肯卖出,到了东南亚金融风波以后,想抛出也不能了,价格一落千丈,至今未见上升。
所以收藏艺术品不是买进多比买进少好,而要看买什么不买什么,什么价该买什么价不该买,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不卖。只有把握了节奏,才能掌握主动权,该“空仓”时就“空仓”,该捂一捂、养一养时就捂、就养。这样,才能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回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