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史在青城山上写成解读美术馆群

当代艺术史在青城山上写成解读美术馆群

当代艺术史在青城山上写成解读美术馆群

时间:2007-08-07 00:00:00 来源:美术报

资讯 >当代艺术史在青城山上写成解读美术馆群

  创新的运营模式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将创新运营模式,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或者私人美术馆纯商业运行,而是由都江堰市政府主导,由8位艺术家和有关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负责美术馆群的运作,并将选聘在国内外艺术界作出重要贡献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担当顾问。业内人士指出,“青城 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的运行模式在国内尚无先例,政府、艺术家和投资商三方的成功合作,必将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必将为全国其他城市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积极而有价值的参考。   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预计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整个项目的投资将达到1亿元。项目的投资建设由四川广居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完成,将聘请日本著名设计师对项目范围内的8位艺术家的私人美术馆和一个中心美术馆及一个艺术研究所进行设计。共占地110亩,8位艺术家的私人美术馆每个占地10亩,其中每个私人美术馆的场馆建筑1000平方米,而中心美术馆将达到3000平方米。   不是艺术家的私宅   由政府出面划拨土地,由投资商投资建设,最后产权归艺术家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之上的。以政府出面的形式“赠送”给艺术家的美术馆,属于事业用地,只能作为美术馆功能使用,不可能也不允许变成艺术家们的私家宅院,不能改变其土地使用性质。而都江堰市只所以以如此的优惠条件吸引8位艺术家来这里,是希望吸引来像当代美术馆群这样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赋予当地更深的文化艺术内涵,使文化艺术也成为旅客可以在当地停留的理由,提升当地的产业发展层次。   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史   在青城山上写成   吕澎是这个项目的组织者,今年提出这个想法,也迎合了他的艺术史研究。他选择的8位艺术家涵括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各个发展阶段:1976年“伤痕美术”——何多苓;’85美术新潮——王广义、张晓刚;录像艺术——张培力;观念艺术——吴山专;玩世现实主义——方力钧、岳敏君;新绘画——周春芽。8位艺术家串起一条脉络,加上政府主导的中心美术馆和艺术研究所,一本中国当代艺术史在青城山上写成。   对于当今艺术市场的发展问题,吕澎则乐观地看到,国家已经在从税收等方面开始关注艺术市场。2000年到今天,中国的艺术市场在不断地向制度化转型,而最近两年,这种制度化的势头正在加剧,与国家政治、文化大环境的发展相吻合。这次成都市、都江堰市政府主导建设“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事实上是一个信号,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已经越来越弱,政府也看到更多市场经济的真实。他们认可这些艺术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是绘画、影像等各个艺术领域的销售冠军。“近两年的艺术市场帮了当代艺术的大忙。”他笑道,但有一个严肃的命题紧接着提出:当代艺术不由市场来支持由谁来支持?很多人说艺术作品的价格越来越不符合其艺术价值,艺术市场已经进入泡沫期,但吕澎觉得这样定义的话,艺术品买卖本身就是泡沫。一件作品的原材料,即使油画最好的材料也不过几千元人民币,花几万、几十万元去买,这不是泡沫么?多出来的那些成本哪里来?这更多的是一种文明的承载。   中国的艺术市场交易 需要整体化   张培力今年初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毕竟国内为实验艺术提供的空间不多,这种长期的稳定空间更是难得。他初步设想,自己的美术馆既可以做成博物馆,也可以搞成一个实验现场,建成以后他会每年来这里待一段时间,做一些在其他地方不大 可能实现的作品。除美术馆功能之外,他希望自己的展馆更像一个定期面向公众的“开放的工作室”。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还未开建,几位艺术家已经开始期冀它所担当的作用。张培力承认当代艺术近几年在国内备受关注,但他认为水墨、影像其实没大家想象中的好,与西方的发展不能相提并论。作为当代艺术家,张培力的作品拷贝在国际上已经卖到数万美金,但他自己也怀疑这样的繁荣,因为中国的艺术家进入市场之后的操作、交易都是零散的个别行为,而西方已经形成一种完整的系统,什么样的画廊代表什么样的艺术水准、背后有什么样的学术态度,这些都是明晰的。画廊与评论、策展、博物馆、收藏、艺术家应形成一条良性互动的链条。但中国缺乏这样的制度支撑,张培力怀疑的是:艺术家和收藏者们依靠自己能支撑多久?   而对于刚刚踏进艺术市场的年轻艺术家的市场定位,他主张不要一开始就提太高的价钱,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而且做作品不是为了卖,创作之前先考虑市场是很荒唐的事。在作品完成后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制作相关文本、光盘,自我推广,选择画廊,以获得更多的展览机会和市场机会。作为年轻艺术家,展览机会远比价格重要。   艺术不是工业产品   张晓刚想起自己在艺术市场中的走红也挺有意思,当时自己的画价“呼”的一下就上去了,感觉很虚幻。“好像艺术品有另外一个你在那边操作,跟你没什么直接关系。”不了解的人会以为跟画家有着直接的关系,马上就想画家随便画两笔就能拿到很多钱。其实这中间要走很长一圈,画商、拍卖行和艺术家其实是两码事。他现在主要的代理画廊只有纽约的Max Protetch,所有的展览、拍卖都有这些专业团队在做,他因此可以比较安心地研究自己新的作品系列。市场的热炒中,有些藏家觉得买到张晓刚的作品会越来越难,甚至有人质疑他会不会“断货”。张晓刚否认这种说法,他感觉像在描述一种工业产品突然卖得很火,工人制作产品比较慢,供应不上就断货。艺术不是工业产品,虽然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东西,需要人的灵感、感觉和加工,不是简单依靠机械可以复制的东西。张晓刚认为真正成熟的艺术家不会为市场赶工。他在青城山的美术馆也是意外落到眼前的,虽然觉得挺有意思,但他抽不出更多时间去打理,还没想好怎么做,“干脆开个电影院也不错”。   梦想成真   周春芽对“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中拥有了自己的美术馆表现出更多的热情。而他也曾表示,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家乡拥有自己的私人美术馆,展出自己的作品。在美术馆建成之后,他表示大部分时间会在这里度过,比起“蓝顶”纯粹的工作室,这里有展馆和工作场所、艺术研究所等多重功能,也有更多的可能性。他认为运营一个美术馆,对艺术家来说的确是个挑战,但他会珍惜这个机会,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经营好。   王广义则希望多开展整个馆群的综合学术活动,充分利用美术馆群的总体优势,言语中间仍有当年“清理人文热情”的激扬。他虽然不在成都,但非常高兴自己也被作为艺术史的范例人物写进青城山,“艺术家奋斗一辈子就是希望能拥有自己的美术馆,而我的梦想成真了。”   如今中国当代艺术正可谓蓬勃发展,以经营中国当代艺术为特色的画廊、私人美术馆不计其数。但在一个占地110亩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由8位重量级当代艺术家组成的当代美术馆群落,在国内还是尚属首例。在全国各省市积极打造文化建设之际,都江堰地方政府推出这一举措无疑是双赢的,因为它的首创,加上8位艺术家馆长的名气,必将使该城市旅游区的整体项目得到文化品质的提升和引来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度,而艺术家同时也获得了一个独立自主的运作空间。但在2008年,青城山下的中国当代美术馆群落成之际,最终将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而8位艺术家又将会以怎样的姿态管理自己的美术馆,是我们拭目以待的。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