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艺术
细节决定艺术
细节决定艺术
2007年,这是一个细节坍塌之年。从九江大桥被撞一桥墩而折断两百多米,到凤凰堤溪桥建成拆脚手架而粉碎性的垮掉,紧接着又到凤阳经历600年风雨沧桑的老城墙因翻新巩固而自行倒塌……接二连三的建筑坍塌事故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吗?我想不是。
当然,本文并不是追究事件的安全调查报告。
在一系列不幸的事件过后,我偶然看到杂文家刘洪波先生的《桥垮墙塌的时代细节》一文。他所提及的“一个时代的所有细节,足以描画那个时代的面目”,确实让我感触很深。的确,细节本身是被一个时代、被一次人为所决定的,但它同时也会作用于这个时代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个“文化”泛滥的时代,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包装的噱头,在如此口号的虚掩之下,“细节”的缺失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在艺术的范畴之内,亦是难避此风气。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形态逐渐摆脱“形式美”,开始向“社会学”靠拢。在这个良性的转换过程中,很多的艺术家在创作上钻进了“文化”这个大而空的牢笼里,社会大众更是带上了“文化”这个有色眼镜看待艺术。这个问题,让本来努力摆脱“精英文化”回到生活中去的,做社会学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处在了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在此前提下,当代艺术应如何摆脱“以艺术之名义的旁门左道”和“离传统美学相去甚远的不是艺术”这两种身份呢?我认为,无论是艺术家本人还是大众都走入了一个判断的误区,由于所谓“观念“的审视而削减了主动感受的能力,因此忽略了“细节”决定性作用。
细节,在这里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某个作品的具体的语言表述方式和手段,它是在广义上的,作用于艺术创作中整个起始过程的结构性关系。是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开放型的艺术形态,与当代社会沟通的“常规”支点。
在2007年6月的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来自广东的国际策展人侯翰如先生所策划的中国馆,就可以很好的向大家解释“细节”怎样决定艺术。本届双年展的中国馆是由沈远、尹秀珍、阚萱和曹斐四位女艺术家组成,取名“日常奇迹”。沈远的装置作品《首次旅行》,高达6米,由巨型的奶瓶、奶嘴和瓶中关于儿童领养的纪录片组成,被别有用心的安置在空旷的户外。尹秀珍的《军械库》则是用旧衣服、织品、凉衣杆等日常生活物件组装成“武器”,布满在由巨型的废旧油桶排列成的油库上空,这些似乎带有攻击性的长矛式装置被塑造成威胁物占据着观者视平线以上的制高点。阚萱展出的是其影像作品《阚萱!哎!》,配合其它各种跳跃式的、词汇呼应的影声屏幕,以此充满私密化的语言来关注一个新世代的生存迷惘的议题。来自广州的年轻女艺术家曹斐,则以“ChinaTracy”为名字,化身为作品《第二人生》里的一个虚拟角色,这个类似网络游戏的影像作品就寄居在一个气泡式的大帐篷里,诠释了现实的日常生活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两者间无比暧昧的关系。
艺术家,在其特殊的身份背后,其实也只是大众的一份子。而大众只是生活的接受者和创造者,并不是生活的裁判。这四位从29岁到48岁的女性艺术家,分别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四个不同年龄阶段,她们的作品皆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为发端,用各自独特的视觉来诠释对生活的理解。无论是沈远将日常小对象巨大化,而牵连出的全球移民乱象所涉及的在将来人们生存环境的问题;还是尹秀珍的生活式武器配备,所关注在“全球化”货物经济及生态里危机四伏的窘境;或是阚萱和曹斐的影像作品所捕捉到的,在日常生活“视界”里发生的现实与虚拟的对话。她们的作品似乎都没有涉及到女性艺术家惯以依赖的“女权主义”。记得韩国设计师金伯宣曾说过,“不要主义,却要感知”(NOISM,BUISENSE)。她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摆脱了“形而上”,远离了被架空的命题,没有拘泥在形式之上。来自于生活的细节,更好地完善了她们的艺术样式,在陈述过程中可以给公众一个鲜活的轮廓和线索。
由此看来,“细节”才是对一种文化,乃至一种精神进行择优选择的途径。当下,我们不需要再像“文化巫师”波伊斯一样去颠覆整个艺术价值系统。如何让艺术更接近生活,如何让生活更靠近艺术?才是艺术家和公众的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创作的日渐开放与自由,让其更像来无影去无踪的季风。相反,能很好的把握“细节”,则会更清晰地追寻这风的轨迹。无论是创造者还是接受者,在面临当代的艺术形态时,谁也不愿意去肯定那滤去感知后,所剩下的枯硬的“观念”残渣。
当四位女性艺术家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馆上,用她们对生活细节的理解以及对创作细节的诠释,以最直观的穿透力和涵盖力,将“细节”所决定的最真实的艺术呈现于我们眼前。此时,正是她们想表达的“日常就是奇迹”!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