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拍:在深圳掀起盖头来
中国艺拍:在深圳掀起盖头来
中国艺拍:在深圳掀起盖头来
自从1744年和1766年,当今世界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先后在伦敦成立。至今,文物艺术品拍卖一直起着整个文物艺术品流通领域中的旗舰作用,几乎所有轰动世界的文物艺术品交易事件,都发生在拍卖场上。而相较西方两百多年的艺术品拍卖历史,中国艺术品拍卖史很短,只有15年光景:1992年10月3日,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才响起了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而在这一槌响起后,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便风生水起,引领着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步入收藏盛世——
1 中国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在深圳敲响
中国艺术品拍卖走过了15年,记者在对这第一槌的寻访中竟然发现,这一槌唱响的地方正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中国解放后的第一家拍卖行便是“深圳市动产拍卖行”,1992年10月3日,该拍卖行在深圳举办了首届“中国当代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从而掀开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首页,并因此载入史册。
为采访到当时中国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响起的见证者,记者拨打多家信息台电话查找“深圳市动产拍卖行”的联系方式,均被告之没有登记,而最后记者无意间在一个网站上发现“深圳市动产拍卖行”已改名为“深圳市拍卖行有限公司”,这才联系上了该公司副总程光慧女士。
程光慧告诉记者,深圳市动产拍卖行成立于1991年6月26日,其作为政府组建的一个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拍卖海关等单位的罚没物资,“我们是解放后中国首家拍卖行,而整个拍卖行业可以说就是从深圳搞起来的,我国的《拍卖法》制订之时多次来深研讨,我们行的拍卖师亲自参与了《拍卖法》的起草。”程光慧说,当时的深圳市动产拍卖行并没有设立书画部,但出于希望对中国文化事业作些贡献的考虑,这家拍卖行在成立的次年10月便举办了我国首次艺术品拍卖会,“我们希望以此让艺术市场繁荣起来,进而推动艺术创作,也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
当时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的程光慧依然记得,这一场开中国艺术品拍卖之先河的拍卖会是如何的火爆,“当时是在深圳博物馆内进行拍卖的,在三天的预展时间里就有很多人来看,而拍卖当天更是一、二、三楼都挤满了人,大家争相探着头往一楼中厅的拍卖场看,香港和台湾的画廊都有人来竞拍,竞拍非常踊跃。”这场拍卖的拍品都是王明明、刘大为、林墉等当代画家的作品,拍卖师正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一槌”的郑晓星,交易额超250万港元,成交率达85%。
“这场拍卖会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意义非凡。”艺术品拍卖界的人士均如此评价这场拍卖会。在这燎原之星火点燃后,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开始壮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开展文物和艺术品拍卖业务的公司遍及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总数达200余家,已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龙头,北京、天津、上海三足鼎立,各省、市、自治区首府作为全国网络的布局。在多项拍品中,屡创世界纪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之一。
2 深圳艺术品拍卖在秋瑟中等待春天
虽然在1992年10月3日的这个金秋时节,深圳敲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但此后的深圳艺术品拍卖市场却陷入了一片漫长的萧瑟之中,正处低谷的深圳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秋瑟中等待春天。
据说首拍之后的最初几年,深圳的艺术品拍卖还是屡创新高的,其极盛势头还一度引得北京的嘉德、瀚海等大拍卖行前来取经。但深圳艺术品拍卖市场在1999年前后开始滑向低谷。这些年来,虽然深圳时有书画艺术品拍卖活动,但有时精心准备的书画拍卖,到场买家却不足10人,一场大型拍卖会甚至拍不出一件作品。深圳各大拍卖行渐渐从书画艺术品拍卖中淡出。
深圳市荣峰拍卖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注册拍卖师张京对此有着切身感受。接受采访时,张京刚刚从杭州、上海回来,相较之下他有了更多感慨:“江浙沪那边几乎是全民收藏,每个人都懂一些艺术品的门道,每个人都能说出一点道理,大家互相比着自己的藏品,而深圳基本没有这种氛围。”张京说,深圳的收藏队伍比较窄,高档的藏家群体比内地少。内地大城市的每场艺术品拍卖会来的人很多,有时可谓人山人海,其中不少人并不打算举拍竞买,但他们乐意前来欣赏艺术品,而在深圳就连来拍卖会光看看艺术品的人都很少,竞拍者更为寥寥。此外,内地企业参与艺术品收藏的非常多,他们注重企业文化,企业办公室里常挂着名家字画。”
比之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深圳依然难掩尴尬。张京介绍,一年之中,深圳的艺术品拍卖会质量高的加起来也就四五场,而北京可能就有400场,“上周在北京就相当于是个拍卖周了,几天时间里有十几家拍卖公司同时举行了艺术品拍卖会,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众多买家聚集在北京。”
为何深圳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总在低谷中徘徊?张京认为,“北京有齐白石,上海有任伯年,南京有傅抱石,而深圳没有一位泰斗级书画家,你让深圳藏家追捧谁呢?”二则因为深圳的人口组成特点,“虽说深圳有1000多万人口,流动性强,与其它大城市有所不同,无从考虑艺术收藏。”三则因为深圳是座商业城市,投资渠道太多,而艺术品投资的效应还没受到足够重视。
而对于深圳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未来,张京并不悲观,他表示就趋势而言,艺术品收藏必将在深圳掀起热潮,因为深圳是座有实力的城市,有经济实力者不在少数,这一两年已可见深圳的新买家在不断增加,关键是深圳人的艺术品收藏观念和深圳的艺术品市场有待培育。“这要从基础抓起,社区里可以搞一些艺术品鉴赏的文化活动,财政也可拨款给博物馆收集一些艺术珍品充实馆藏,市民从有档次的展览中获得艺术熏陶。”就艺术品拍卖公司而言也需不懈努力,把深圳人的艺术品收藏兴趣培养起来。
3 在线拍卖让艺术品走向平民消费时代
谈中国艺术品拍卖,就不能不谈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北京是我国艺术品拍卖交易最活跃的地方。而谈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就不能不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这个于1993年5月诞生在北京的拍卖公司可谓是国内艺术品拍卖的一面旗帜,享誉中外。
虽然国内第一场艺术品拍卖发生在深圳,而真正最有影响的艺术品拍卖最早是1993年由嘉德举行的一场拍卖,这一场拍卖吸引了众多海外买家,成交额达数千万,成功培育了国内的高端收藏市场。而到2000年,嘉德更领风气之先,与海外资金合作共同组建了北京嘉德在线拍卖有限公司,这是我国首个专门从事网络拍卖的公司。
嘉德在线总裁助理刘晓琼介绍,与传统的艺术品拍卖行典型的高端路线不同,嘉德在线将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确定为广大的中产阶级。“不可否认,嘉德在线也有一部分高端客户。早在2000年11月,嘉德在线就以250万元的成交价拍出了徐悲鸿的力作《愚公移山》,创下了当时国内网络拍卖单件商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但支撑嘉德在线的中流砥柱是庞大的中端客户。”到目前为止,公司会员已达到数百万人,遍及全国各个省、市、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也有嘉德在线的客户。高峰时,嘉德在线的日拍卖额逾百万元。
有专家指出,中国艺术市场尚刚刚步入快速成长期,艺术品走向家庭是一种大势所趋。而通过网络拍卖的形式,嘉德在线将艺术生活化演变为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真正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 艺术品拍卖有待规范,必将走向繁荣壮大
我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虽然在求新求变求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依然存在种种问题,一些拍卖的假大空的虚假成交动摇了整个拍卖行业的诚信度,扰乱着真正的市场价格体系,更为严重的是赝品的泛滥,从各方面调查数据来看,全国艺术品古玩交流市场的真伪比例高达1:9,甚至在艺术品拍卖会中,也出现过不负责任的拍卖品半真半假的情况,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持续发展中留下隐患。
对于这些情况,嘉德在线总裁助理刘晓琼表示,拍卖是信誉垄断的行业,专业形象至关重要,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这种不规范的拍卖行终会被淘汰。
对于我国艺术品拍卖的未来前景,深圳市艺术品拍卖行总经理助理张霖表示,国内艺术品拍卖行业会跟随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壮大与成熟,“目前市场虽处于理性盘整时期,但我相信未来一两年后,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国内艺术品市场将重新走向繁荣。一是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二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展现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中国收藏主体呈快速发展趋势,国内现有7000万收藏大军,还在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四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引下,人民物质生活将更加充实,为盛世收藏打好了殷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纪录
2002年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990万元创下中国古籍善本拍卖的世界纪录
2003年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891万元创下中国古琴拍卖的最高纪录
2003年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166万元创下铜炉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
2003年康熙交龙纽碧玉玺600万元创造了单件中国皇帝印章拍卖的最高纪录
2006年一块130公斤重的新疆羊脂玉子料4950万元创下中国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2004年元管道升绣画《十八尊者册》1980万元创下中国刺绣品拍卖纪录
2004年明陈洪绶中国画《花鸟册页》2860万元创下中国古代绘画的拍卖纪录
2004年元鲜于枢《石鼓歌帖》4620万元创下中国古代书法拍卖纪录
2004年陆俨少《杜甫诗意册页》6930万元创下中国近现代绘画拍卖纪录
2004年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帖缂丝全卷3575万元为中国缂丝品拍卖纪录
2006年应天齐的系列版画《西递村》101.2万元创下中国版画的拍卖纪录
2007年吴冠中《交河故城》4070万元创造了在世中国画家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2007年陈逸飞《黄河颂》4032万元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2007年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8400万元创下中国瓷器在国内的最高成交价
2007年篆刻家方介堪先生为张大千所刻的“潇湘画楼”印章99万元创下单方名家篆刻拍卖的最高纪录
2007年清代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96.8万元创下单方名砚拍卖的最高纪录
2007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嘉禾壹圆银币金质呈样试铸币616万元创下中国钱币在世界拍卖中的最高纪录
2007年宣统辛亥年陕西官银钱号拾两纸币69.44万元创下中国单枚纸币的世界拍卖纪录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