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受力和新媒体艺术

新感受力和新媒体艺术

新感受力和新媒体艺术

时间:2007-10-17 00:00:00 来源:东方网

资讯 >新感受力和新媒体艺术

  对我们这个时代进行极其严肃的思考,免不了要与那种无家可归感相抗争。历史变迁的非人性的加速所带来的人类体验的不可靠感,使每一个敏感的现代心灵都记录下了某种恶心、某种智力眩晕。治疗这种精神恶心的唯一方法,似乎是加深这种恶心,至少一开始是这样。——《作为英雄的人类学家》,苏珊·桑塔格   我想用美国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的这段话开始对新媒体艺术的个人讨论,它已经很好地概括出我在肤浅接触新媒体艺术作品后的感受。新媒体艺术,作为对分裂割据的传统艺术语言的背叛,在观者的感官和精神世界掀起一阵风暴,强力有地刺激我们日益麻木的理性。多样的媒体手段对艺术创作的革命性介入使得艺术的感性烈度又标示出了新的历史高点。这种烈度和社会的理性化进程以同样的速度前进。   所以我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以架上绘画为代表的静态艺术,它在技术和心理层面的表现性已被穷尽,它在表达后现代社会集体意识方面捉襟见肘,因此它不再能够满足当代观众丰富的视觉期待,对于后现代,它不仅江郎才尽,而且先天贫乏。和绘画相比,诞生于19世纪末的影像,年轻富而有活力。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时间维度的表现,在人类的视觉经验中增加了运动画面的新内容。虽然以摄影、电影为代表的影像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语言,但是和新近冒出来的新媒体艺术相比,它不得不退居旧媒体艺术的位置。要对一个正在急剧生长的儿童的成年身理参数进行预测是很困难的,在新媒体艺术没有达到完全成熟前,对它特征的界定只能是大概的。从当前对新媒体艺术的多样称谓上,也可见界定工作的混乱现状。欣赏了AEC以及其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后,我很自然地把它与几个关键词相联:动画、互动、高科技、新奇。这几个词语之间并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它们的集合也未必能整体性地揭示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全貌,他们仅仅是新媒体艺术这颗钻石的某个切割面。   动画按照奥地利新媒体艺术机构AEC的分类隶属于新媒体艺术的一个大类,动画不仅构成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广泛地被整合进其他技术手段,作品比如《闹钟》,《陷落的地板》等。在这些技术手段综合性程度很高的作品中,动画手段成为作品的视觉展现媒介,作品还有声音维度,这也是新媒体的新颖之处-打通传统艺术视听单一维度的局面,给观者提供丰富的感觉体验。视觉和听觉互动其实在电影时代已经开始,因此也不算新颖,被标榜最多的新媒体艺术新颖卖点似乎当算“互动”,我以为粗糙地说,互动是观者对作品的介入和参与,精确地说是作品的运动和观者的运动互相挂钩。互动应该称得上是对艺术作品时间维度表现的新突破,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时间在旧媒体艺术手段中已经解决,新媒体艺术打通了作品时间维度和观者时间维度之间的障碍。这是我对“互动”的进一步挖掘。互动性的作品往往伴随光影技术、动画手段,技术综合化程度高。也有不少技术手段单一的作品,如《扬声器上的白色生命》但他们的技术复杂程度高,因此新媒体艺术作品总是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这可以算一个整体性的特征吧。新奇的体验也是新媒体的迷人之处,“新奇”更道出了当代艺术的本性,桑塔格早在1960年代在《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中便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如今是一种新的工具,一种用来改造意识、形成新的感受力模式的工具。”“当代艺术的基本单元不是思想,而是对感觉的分析和对感觉的拓展。”新媒体艺术标志着艺术实践手段的革命,为艺术家拓展人类感性体验的实验插上翅膀,一种新的感受力已经形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赵亚静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