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秋拍 蓄势待发

翰海秋拍 蓄势待发

翰海秋拍 蓄势待发

时间:2007-11-24 00:00:00 来源:

拍卖 >翰海秋拍 蓄势待发

北京翰海2007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15-17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12月13、14两日为预展。在这之前,即12月1-3日,假北京长城饭店还将有一次精品展。本季拍卖,场次包括中国书画(近现代)专场(Ⅰ、Ⅱ)、中国书画(古代)专场、中国书画(明清迎联)专场、国之瑰宝(当代艺术品)专场、日精月华(国石艺术)专场、中国书画(当代名家)专场、油画雕塑(Ⅰ)专场——中国现代经典美术、油画雕塑(Ⅱ)专场——21世纪亚洲当代艺术、中国玉器专场、怀德堂藏玉专场、菩提主义——金铜佛像专场、古董珍玩(Ⅰ、Ⅱ)专场、书斋四品(庆云堂珍藏文房)专场。本季拍卖,翰海颇具匠心地采选角度,整合了众多专辑,来梳理、展现拍品。拍品数量达2000余件,总估价在人民币4亿元。   《古董珍玩》Ⅰ专场 康雍乾单色釉精瓷唱主角   翰海甄选康雍乾三朝60余件单色釉精品瓷器,推出“康雍乾官窑单色釉瓷器”专辑,单色釉也称“一色釉”或“一道釉”,发展至清康雍乾时期达到顶峰,是时,作为满汉融合之象征,单色釉瓷出现规模化的创新与生产,技艺炉火纯青,品种空前繁多,釉色超越古人,丰满地构成中国制瓷史上推陈出新的盛景。   康熙豇豆红是此朝晚期官窑生产的名贵高温红釉品种。其釉色浅红,色调淡雅鲜丽、釉面多绿苔点;有“美人醉”、“娃娃脸”和“桃花片”等别称。烧成难度极高,传世精品极为稀少,所见都是专供宫廷御用的文房用具或陈设品,器物均为不过盈尺的小件雅具。“清康熙 豇豆红釉柳叶瓶”,造型别致,胎质洁白坚细,釉面莹润光亮,釉色淡雅,为康熙豇豆红瓷的典型器。   雍正时期仿古之风盛行,仿古玉釉是雍正时期新创的高温色釉品种之一,赭褐色釉面隐现不规则的斑片,似出土的玉器中的浸斑,故称古玉釉。缸为雍正时期新创器形。“清雍正 仿古玉釉缸”,缸呈钵式,唇口,圆腹,腹下收敛,圈足。通体施仿古玉釉,外底阴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造型古朴、釉质凝重,为雍正时期官窑仿其它工艺品的典型器物。   乾隆时期国力强盛,瓷器的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烧造品种之丰富,种类之多样,装饰之华丽,堪称空前绝后。茶叶末釉瓷器的烧制比较困难,不能大批量生产。好的茶叶末釉价值极高,传世精品,多为雍正、乾隆时期造器。“清乾隆 茶叶沫釉摇铃尊”,足内刻“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造型典雅端正,胎体厚实稳重,通体内外施茶叶末釉,色泽浓重而又不失质感,莹润亮泽。   清康雍乾三代颜色釉瓷,典雅隽秀的器形与瑰丽明艳的色釉完美地结合,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艺术境界,富有天然韵致,使人领悟到古人非凡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   除上述单色釉精瓷外,此专场还包括“元 青花云龙纹罐”、“清雍正 斗彩竹纹小碗(二件)”、“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如意耳瓶”在内的众多精美瓷器,器型涵盖“盘、碗、瓶、笔筒、执壶、罐”等,釉色包括“青花、粉彩、斗彩、五彩、洋彩”等。   《古董珍玩》Ⅱ专场 之精湛犀角——方寸杯中见乾坤   自古以来,犀角就被视作是辟邪稀罕的灵物,受到世人的追捧。犀角雕刻与竹、木、金、玉的雕刻艺术一起,都被视为艺林珍赏之品,其中以犀角杯最负盛名。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利用犀角的材质,和犀角所特有的树干质感的扭曲、虬劲等特征,制作雕刻成一个个工艺精湛,玲珑精巧的犀角杯。并在犀角周身表面,甚至内壁上雕琢山水、松石,意境幽远古韵。   “明 犀角雕螭龙秋葵纹杯”,整个杯身犹如一只悠然行驶于江面的小船,它色泽深沉,光亮的表面褐色中微微泛红,好似包有一层亮浆。遍布杯身的是高浮雕秋葵花纹饰,花形完整,花瓣硕大,或分或叠,浑然浮现于杯身;秋葵纹稀疏处点缀着几条攀爬虬曲的螭龙,螭龙与秋葵缠绕叠加,却又层次清晰,整体连成一气,又互有动静。充分彰显犀角特有的造型魅力,和工匠的匠心独具。   “清 犀角雕松舟垂钓杯”,从整体看去,杯身造型瑰丽中充满动感,精湛的雕刻工艺遵循犀角自然的形态,除了运用深浅浮雕外,并无过多的镂空修饰,整只犀角杯于雄浑中透露着奇险。杯身上松石交映,雁翔云端,深浅浮雕或镂空而成的画面浑然一体,杯口上别具匠心地雕刻着两条螭龙,螭龙在云间嬉戏翻腾,充满情趣。一件象征尊贵的犀角杯,不仅体现着一种生活品位,更是持杯者内心的一种延伸,一种释放。   “清早期 犀角雕松涧人物杯”,犀角杯上,松间流云浮现,远处宽阔的江面船舶隐现,   船上的人物形象雕刻非常精细,有的甚至只有几毫米,却丝丝入微,形象姿态非常精到,山路,骑马人,近处的松枝,远处的江面,画面远近层次充满立体,雕刻在犀角杯上,加深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山路松石间寺庙禅房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一般。杯上题字“生涯一片青山”,文字中流露出的淡薄清雅,和杯身上的浮雕景致非常贴切。   正如唐代韩愈《马说》中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怀才不遇,他们大多寄情山水,过着隐士生活。伯乐相马也就成为多少志士抒发胸臆的题材。   “清早期 犀角雕伯乐相马图杯”,杯上雕刻的正是这种广为流传的故事,松间林荫下,两个人坐在嶙峋的树干上,品头论足。身旁远近各五匹马,它们姿态各异,有的回首相望,有的蜷在地上,有的只露着半个身子藏在林间,情趣昂然。在清朝文人志士已不再逃避社稷,他们渴望施展自己胸中志气,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清初,统治者更是求贤若渴。因此,这件清代的犀角杯上雕刻题材虽然古老,但充满着向上的活力,伯乐松间品头论足,怡然自得的神态,和五骏马嬉戏的场景雕刻得浑然一体。   犀角杯珍贵的材质,精美的雕工,充满深意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牙角类古玩中的顶级精品,在国内外艺术品拍卖会中长盛不衰。由于风传国际市场将对于非遗存性犀角进行交易限制,可以预见明清时期的犀角价格,将出现一轮隐性上涨,即爆发一轮冲高行情。其中原因是市场缺少名品拉升价格,本次翰海的犀角雕专辑中能否创出犀器价位新高值得期待。   本场次拍品还涉及竹、木、牙雕及珐琅器等,其中一件“清乾隆 铜鎏金珐琅多子多福如意” 工艺绝伦,色彩艳而不俗、造型繁而不乱,为清宫珍藏少见精品。苍虬蜿蜒的铜鎏金桃枝为如意柄,一柄如意两镶石榴如意头,另一柄两镶佛手如意头,祥瑞的如意融合多子多福的寓意,匠心独具的深意和浓重的文化气息,荡漾于流光溢彩的两柄如意间。   《书斋四品(庆云堂)》专场   庆云堂开设于光绪年间,以经营历代碑帖、文房四宝为主,并肩负收藏石刻文物,传播历史文化的责任,收藏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及中华遗产。并以其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了海内外的名人墨客、文化使者纷至沓来,留下诸多传奇和墨迹。本次翰海特推出《书斋四品(庆云堂)》专场,选件来自庆云堂珍藏精品,拍品包含“砚、墨、纸、印章”等。印章专辑尤为精彩,其品类之多,内容之丰富,堪谓积年罕见。   中国印章的历史,有实物可考的,可以追述到战国时期。篆刻创作主流在明清时期,民国以降得到继承、发展。为鉴赏赵氏作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明末清初,作为后期皖派代表人物的程邃,刻印惯用冲刀法,重气势、多灵动,线条圆润浑厚,有阴柔之风,赏心悦目。此场一程邃篆刻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文石俱佳。清中叶时期,篆刻艺术发展迅速,艺术风格更加成熟,篆刻名家辈出,并逐渐成为两大流派——浙派和皖派,本场汇集浙派大家丁敬,蒋仁、黄小松、赵之琛等人多枚印章。   赵之谦在晚清艺坛上,是一位“诗、书、画、印”堪称四绝的多面手,他的刻印“赏心乐事”及“美意延年”,晚年作品可常见此二印。   邵章先生是民国时期文物收藏大家,本场拍卖之1盒18方印章为邵章常用印,以往只散见于各种书籍。邵章自用印包括姓名印,别号,室名印。多为其交往密切的篆刻名家所为,如陈曼生,王禔等。这些印章的出现为今后鉴定其资料提供佐证。   书斋、文房用品小巧、精致,是文人墨客借以挥洒才情寄托忧乐的工具,也是达官贵胄提升品味的助力,是工艺大师的功力、造诣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它本身就被书香缠绕,雅致、清高,意蕴深远。《书斋四品》一品精品神采、二品书斋雅致、三品历史传承、四品文化幽香。   《中国玉器》专场之佩玉、赏玉浸染文化意蕴   《中国玉器》专场拍品达200余件,其中古玉专辑涵盖70余件,更为重要的是,此专辑拍品接近百分之百为海外回流,即本次翰海将古玉征集的重点落在了海外,这在国内各家拍卖公司的常规性专拍中为独有。   唐宋以前出土或传世的古玉,是为原始信仰、典章制度、理学精神的直接产物,由此体现着中国文明演进。古玉经历上世纪80年代的窜升,及至90年代末,受作赝频兴的影响,大幅回落。与此同时,在市场的持续引导下,明清玉雕渐成为赏玉、藏玉、佩玉的主流。此次翰海推出古玉专辑,旨在将这一传统文明的遗存与经典藏品,通过拍卖使之文明价值和史学审美得以充分展现,进而将佩玉文化深入地引入赏玉文化。   西汉 “玉人(君王将相)” 为圆柱形,上下通穿打眼,玉人头戴冠帽,脸部浅浮雕出五官,嘴角有对称胡须,脑后以阴线刻出条理有序之发丝,身穿高领长袍,袍上以阴线饰出其花纹。雕琢细密,线条流畅,人物刻画神形兼备,实属难得的玉器精品。另一战国“玉龙瑗”也是此专辑中精品   君子以德比玉,玉常常象征着高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玉有着深远而意境博大的文化内涵,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清乾隆 白玉雕花卉福寿如意”通身玉质精美,色泽莹润,如意头的两侧分别线刻勾勒出牡丹和蝙蝠的形象,花开艳丽的牡丹,惟妙惟肖的蝙蝠,线条流畅,雕工精美;如意柄上还刻有玉兰花,呼应如意头上绽放的牡丹,整件如意尽显生机盎然。这柄玉雕福寿花卉如意,用一整块玉打造而成,在精湛的工艺和美好的寓意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圣洁尊贵。   另还有宋 “白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玉管”、“清中期 白玉蟾蜍望月摆件”,玉质温润光洁、器物美观大方,雕琢精细周致,文化意蕴深远。   《怀德堂藏玉》专场之罕见珍品——   清乾隆 和阗碧玉御制暗刻描金“十全老人之宝说”册   玉器专场一直是翰海常规拍卖中的亮点,继06秋拍推出《怀德堂珍藏清代玉雕》专场后,此次翰海还将推出《怀德堂藏玉》专场,此场汇集80余件明清玉器,一件 “清乾隆 和阗碧玉御制暗刻描金‘十全老人之宝说’册”为个中罕见珍品。   玉册为碧玉质,共十片,为同块和阗山料玉剖解而成。首面正面镌「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两侧刻饰浮云龙纹,下饰海水江崖纹。背面四面阴刻卷草为框,内镌「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二行,文一行,共计三行,每行有八字。第二至第九片正、背二面题文三行。第十片正面无刻文,背面镌浮云龙纹与海水江崖纹。每片玉册上,刻文与图腾均暗刻描金,上所刻文大小字共376字。图腾与文字镌刻细腻,流线顺畅,犹如用笔直接写在玉片之上。   宝册刻文内容为“御制十全老人之宝说”,与“十全老人之宝”玺印实为一组。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制此宝、册,不仅是要显扬其“十全”之武功,亦有时时训勉自身尽人君之全职,以实现“千古全人”之夙愿。   “清乾隆 白玉雕龙纹活环双耳熏炉”,白玉为质,晶润玉色,豪无瑕玷。炉型制仿商周青铜器「簋」之造型。炉身连接双耳,耳呈龙首活环式样。炉顶附盖,盖面镂空雕花,盖顶蟠龙式钮。熏炉内外打磨细致,炉身腹部碾琢单圈仿古象形钩龙纹。乾隆皇帝强学好求,博学多闻。加上嗜古成痴,因此装饰纹饰与器物型制的仿古与尊古成为乾隆一朝工艺品独有特色。此熏炉不论纹饰、器型皆充满仿古风格与古朴雅致的气息,为典型乾隆朝制品。   此外,清“翡翠净瓶观音”、清乾隆“白玉带皮如意平安洗”等也是此场玉雕精品。   《中国书画》—— 名家名作接力各专场   近代书画专场(1、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傅抱石1944年作《前赤壁图》淋漓尽至地描绘出苏轼名篇《前赤壁赋》之诗情画意。从画面上看,眑岩取斜势,造成奇崛而惊险的视觉效果,而同样取斜势的小舟、石壁上斜生的植被则又因其与山石的强弱对比而加强了这一效果。但舟中人物的淡定自若、谈笑风生,却正好化解了这一险势。正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糜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独特的“抱石皴”法,水墨渍晕,淡赭渲染,将月夜下的物象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对苏东坡等人物的神态作了精心描写,每个人物的性格、情绪皆跃然纸上、生动异常、意蕴深远。观图者仿佛能聆听到苏子在发思古之幽情——“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徐悲鸿1944年所作《奔马图》是为老友黄孟圭精心创作的一件佳作。图中奔马四蹄腾空,舒展豪迈,用笔坚实有力,并设赭红色于马身,下有绿草荫荫,广阔无边。马为赭红,草为嫩绿,相互对比,更觉此图精美无比,可见画家创作时倾尽了心力。 将猫、蝶组合在一起,寓意“耄耋”,表示对人们长寿的祝福。于非厂所绘《耄耋图》,以工整细腻的笔法画一白猫绻缩熟睡于锦缎之上,两只蛱蝶随着空中飘落的花瓣翩翩而至。猫身体的起伏圆转自然生动,观之仿佛能听到它轻微的鼾声。蛱蝶姿态方向的变化,也使画面产生立体感和纵深感,空中飘落的几片花瓣更使画面荡溢着一种纯凈、平和、秀雅的意境和格调。 齐白石水墨纸本《松鹰》,与白石老人惯常的表现手法颇为不同。淡而润的墨色写松干,疏朗的松针结满松果,雄鹰静立于松干之上,昂首眺望画外,浓墨干笔皴擦出翎毛的结构大要,再以阔笔画出正羽和尾羽,落笔沉着有力,层次分明,又以淡墨浓点羽翼,使之质感增强;而以焦墨勾喙和点睛,更觉雄鹰神态炯炯;鹰爪以挺劲坚实的线条勾勒,雄健之气跃然纸上。松枝疏密得当,浓淡相宜,虽细如发丝,在老人的笔下,也具有如屈铁般的坚韧。   李可染书画作品专辑   为纪念20世纪以来中国水墨画家中最富时代精神与卓越个人风格的现实主义大师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将联合举办系列纪念活动,翰海公司作为支持机构参与其中展览及展册事项,并在本季拍卖中近现代书画专场中着力推出李可染书画作品专辑,包括《漓江胜景》、《无限风光在险峰》、《蜀中小景》、《爱牛图》等近多件、不同时期的李可染大师之精品力作。   入蜀,对李可染的艺术道路产生深刻影响,巴山蜀水,成为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重要题材内容。《蜀中小景》即李可染二次入蜀时写生作品,画上所绘山上错落的房子在丛树浓荫映衬下,显得清凉、明亮。房前十分俭省的画出一两个点睛人物,顿时显出温煦的人气。山上树木一片葱茏,水墨之中微加花青,赭石点染,既模糊又清醒。几丛近树极富恣态之美,尤其是左上方的一排树,有水光在枝干间透过,使整个画面增加了活泼生动的气息。环绕山城的大江,空蒙、碧透,三艘帆船驶过江面,娉娉婷婷。画家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不加矫饰的自然美,然而又是经过精心结构的。值得一提的是,此图参加了纪念李可染诞辰一百周年的“世纪可染”画展。   李可染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师牛堂”,他本人因爱牛、画牛、师牛而享有盛名,他笔下的牛,形象生动,神态各异,情趣横生,堪称一绝。李可染以牛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大写意作品,用笔豪放,用意精微,可以单成一大系列,有着难以估量的艺术价值,它们直接反射了画家美好的精神境界和过人的艺术才华,虽点墨片纸皆为世人所宝之。李可染1982年作《爱牛图》用笔沉着痛快,落拓大方,运筹自如,坦坦荡荡,一气呵成从不拖泥带水,可谓两笔三笔而笔笔用繁的典范。于洒脱豪放中,给人以尽精刻微,无限丰富的审美享受,令人叹为观止。 古代书画专场   项圣谟山水尤能领取元人韵致,设色明丽,风格清隽。其晚年作品中仍保持着一股蓬勃的朝气。《闽中山水》便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之一。是图以细腻的笔法,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闽中的风景和民俗。开首村镇渡口,古老的榕树,枝叶繁茂,其中一株,独立溪边,团团如伞盖,其后溪水横贯整个画面,两岸群山起伏,临溪有各种各样奇形异状的石头,参差错落,极富变化。溪水流过石濑险滩,形成旋涡激浪,与山石一样多变。整个山、水、树石,都与他过去所画山水长卷中的造型不同,有种新奇的感觉。画中人物安插很多,篙师、纤夫、架鸬捕鱼的渔人,赶驴的脚夫,骑马的客人,树下的息者,均各有情态,充满着生活气息。   焦秉贞长卷《南巡苏州虎邱行宫图》描绘的是康熙微服出巡虎邱行宫的场景,其规模堪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媲美。此卷很可能是遵旨绘制,构思宏阔缜密,人物众多,用笔谨严,从构思到定稿,没有数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随着画卷的展开,村落农田、河湖浅渚、纤陌交通、水乡集市、官署寺观徐徐出现在观众眼前。画卷中段,一艘游船上那位气度不凡的持扇老者大概便是微服南巡的康熙皇帝,因为他的身边不仅有若干侍从及官员的陪伴,而且他的出现,还引来岸上和江上游船上无数人的目光,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翰海在书画作品的征集和推出上,一直秉承着把关严谨的传统,选件不仅要看画作本身质量,更为看重其流传有序、出处可靠。 此画正钤有“雍正御览之宝”,题签清末民初学者罗振玉于宣统丙辰,该画的确经清宫内廷收藏,后散出辗转流传。   此外,书画部分还将特别推出《中国书画-明清迎联》专场,此场包含拍品70余件,其中不仅包含清康熙、乾隆等帝的多幅手书,还涵盖郑板桥、伊秉绶、陈鸿寿、纪晓岚、刘墉、曾国藩等在内的多个时期、是时代表人物、名家名人的作品。另外,本季还将继续推出《中国书画——当代名家》专场,此场涵盖宋而桂、崔如琢、何家英、吴冠中等名家作品,吴冠中的《高原人家》、龙瑞的《太古阁》、张仃的《走亲戚》都是个中精品,其中吴冠中的《高原人家》连续参加了2004年“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巴黎及北京站分展,并被选入多本以吴冠中作品为主题的著录。   《菩提主义——金铜佛像》专场   本季翰海秋拍金铜佛像专场以“菩提主义”为名。菩提,是使心变得恭敬,柔软,成就一切福报的种子。是“观一切法空”的空性智慧。菩提主义是生命开启的内在的智慧,是使自身具有的一种大爱济世的情怀。以及基于这种情怀的种种利他行为。此次推出《菩提主义》是对于此前《永乐气象》、《经辨》两次阶梯教育的强化与总结。使在供奉诸多的神祗面前。放弃狭隘的物质私欲,真心地体味他们至美的同时,感悟心灵所带来的宁静。   本专场之一“清宫福寿秘修金铜佛造像专辑”。内中包含多件清宫盛世铜佛拍品,宫廷风格,特色明显,上乘工艺,独树一帜,珍贵异常。   随着康乾盛世华章的奏响,清代藏传佛教艺术,步入了一个极为活跃,兴旺发展的时期。如果说永乐宣德佛像代表了汉藏佛教艺术交流的第一次高潮,那么康乾时期的佛像无疑是第二次高峰。以宫廷佛像为代表,领时代风骚,推波助澜使得清代佛像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清帝举皇家之力,集中全国各族的能工巧匠,不惜工本,精工细作。是时,宫廷佛像艺术风格多彩多姿,但其风格主旋律可用“汉藏交融”概括。全面深入观察宫廷佛像,在造型上完好的展现了西藏佛像朴拙、粗犷、律动、鲜活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又加入了汉地佛像的艺术因素,丰满浑圆的佛面相,灵动的衣褶刻画,华美的须弥方座等,把汉地悠久深厚的造像传统与西藏佛像独特的艺术造型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大放异彩。   此次拍卖,一尊“清乾隆 千手观音像”为内地宫廷造像。该尊造像,千手观音立于赤莲花上,前三面呈菩萨相,上部的左右三面及中间一面各有三眼,均为忿怒相。顶上一面为阿弥陀佛,表示此尊为阿弥陀佛的化身,造像工艺精湛,甚为罕见。   另一尊“清乾隆 弥勒佛”为是时内地造像。此尊造像,佛结全跏趺坐,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神态沉静,躯体比例均称,结构合理。造像铜质精良,手头沉重,做工考究,应为清乾隆皇帝为皇太后八十大寿所制作的一批佛像。   克什米尔地区文化久远,自古就是佛教传播的重镇,在佛教艺术发展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克什米尔的金铜像在国际一直占有很高的份量。   此场拍卖的一尊站立的莲花手菩萨应为十一世纪以前的克什米尔作品,其五官完全符合喀地作品的特点,眼睛嵌银,靠近上眼睑阴刻瞳孔。佛冠为三尖瓣式,中瓣中央有一阿弥陀佛,两侧的卷发式装饰相当少见。其发髻呈鸡冠花形,具有八世纪史瓦特作品的特征。耳后两侧垂下两片如编席的长发,非常生动有趣。其右手做无畏印,左手自然下垂持长自底座的莲花,双脚做三七步,身体微微右倾,构成正要做出舞蹈动作的姿势。两臂披搭一条粗编绳,跨垂到小腿位置,肚脐附近的腹肌结实隆起,大腿线条相当优美。腰带上的结垂以非常简洁浮雕方式表现。裤子上刻有斡旋、菱形和半花三种图案。作品的背部虽然没有清楚交代衣纹,但非常用心地打磨抛光,裤子也做了简单的收尾。   造像材质是质地非常好的合金黄铜,因特殊的环境下,形成咖啡色皮壳,并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丽光泽。目前不论是传世或出土的藏西克什米尔风格作品,十件有九件是残件,本件莲花手的工艺水平相当高,艺术性也相当好,尺寸不错,并保持完美的全品相,此次现身翰海拍卖,实在令人惊艳。   虽然这两三年来永宣佛像成为佛教艺术品在拍卖场上的主流,但由于市场数量越来越少,一些资深的收藏家们开始把收藏目光转向了具有很强美感,工艺精细的印度、尼泊尔高古佛教造像上。   《油画雕塑》(Ⅰ)专场之——中国西南的力量   从1976到2007,三十年间,地处西南一隅的四川美院,一直是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重镇。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美院在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曾对过去三十年间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间,“川美”的油画创作曾出现两个高峰。一个是“四川画派”时期,时间大致是在1979年到1984年间,以高小华、程丛林、罗中立、何多苓等为代表。另一个高峰从90年代初开始,集中体现在1992年到1998年这段时间里,四川美院出现了一种与“伤痕”、“乡土”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这主要以1993年的“中国经验”展和1994年的“陌生情景”展为标志,以四川美院出身的张晓刚、叶永青、周春芽、忻海洲、陈文波、钟飙、郭晋等为代表。   此次秋拍,中国现代经典美术专场的“中国西南的力量”板块焦点落定为代表西南美术及中国当代美术史嬗变的名家之作,画家涵盖罗中立、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庞茂琨、冯斌、陈树中、陈安健等。其中包含罗中立1994年创作的“巴山夜雨-急诊”、2002年创作的“敲门”,这两件时间跨度将近10年的极至经典拍品。陈树中完成于今年的“野草滩2008年的多彩奥运(四联组画)”(2008年北京双年展的参选代表作品)也将出现在此专场中。   《油画雕塑》(Ⅱ)专场之 ——21世纪亚洲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单元中,除推出周春芽、徐冰、叶永青、宋永红、杨劲松、郭伟、何森的作品之外,中国70、80后创作群拍品数量也有显著增长,拍品件数总计约80余件。   07年春季,北京翰海首开国内先河地推出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受到市场专业人士与藏家们高度的认可与关注。本季拍品总数量将由前季的80余件增加为130余件。   包括日、韩、中国台湾、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区在内的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品,约计50余件,所占份额比例由上季的25%增长到40%。其拍品征集来源汇集海内外著名收藏家与亚洲各地资深画廊,创作者包括朴西浦、李锭雄、日野之彦、松浦浩之、金昌烈、李桓權、北川宏人、裴准晟、三沢厚彦、澤田知子、申東媛……等优秀的当代艺术家。鉴于本季亚洲当代艺术的拍品征集,创作者平均年龄,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本专场特聘当代艺术评论家陆蓉之女士,专文论述“21世纪亚洲新艺术”,陆女士以前瞻性的艺术视野,阐明面对即将来临的亚洲美术整合趋势,分居各地的艺术工作者将如何在文化的趋同性上,展开21世纪的美术对话机制。   当代艺术品专场   近年来,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被广为关注,在市场上也逐渐升温,本着推陈出新、宏扬民族文化、创立中国工艺美术品新形象的宗旨,翰海尝试推出《国之瑰宝——当代艺术品》专场,这个专场以当代活跃在中国工艺美术届的优秀工艺美术家富有时代感的优秀创作作品为主体,作品涵盖国石、瓷器,紫砂器、砚雕、漆器、缂丝等焕发时代光芒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国石》还将推出专场,名为《日精月华——国石艺术》专场,其中包含“田黄石”、“寿山石”、“鸡血石”等名石精作。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