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爱尔兰文化节视觉艺术系列:沙妩若《逝》

2008年北京爱尔兰文化节视觉艺术系列:沙妩若《逝》

2008年北京爱尔兰文化节视觉艺术系列:沙妩若《逝》

时间:2008-03-13 09:22:45 来源:雅昌

资讯 >2008年北京爱尔兰文化节视觉艺术系列:沙妩若《逝》

《逝》是一个摄影与多媒体艺术作品,它探讨中国北京都市与爱尔兰乡村生活的区别和多元化。

  艺术家沙妩若从独特的视角出发来观察这个看起来矛盾的探索过程。她出生与俄罗斯,现在的她把时间分配在两个家乡:一边是位于爱尔兰西海岸的乡村,另一边是传统的北京胡同。 此系列作品将北京当地社区和爱尔兰乡村生活进行罗列和比较,着重表现了两种不同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人们生活中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

  这个系列作品着重表现北京城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准备迎接奥运这一过程中的亲身体验、以及社会变化。此展览将触动很多中国观众,尤其是生活在这里的北京人。

  迄今为止,有机会在中国深入研究并提出这样一个计划的艺术家屈指可数。沙妩若女士从3年前刚刚踏上中国这片热土的时候就开始其研究。从那时起,她便获得了很多机会去学习和体验北京的胡同生活,并把这些经验和她在爱尔兰度过的乡村生活做罗列比较。

  此系列作品由大型摄影装置组成,其中刻画胡同邻里生活的是图像犀利的黑白摄影作品,它们与荒弃在爱尔兰Mayo县乡村里的民居景象遥相呼应。

  这个系列作品把Ballycastle这个小城镇和北京胡同里正在面临整体改造的邻里生活做了罗列比较。沙妩若的作品间接地影射爱尔兰本土的‘Celtic Tiger’现象(‘Celtic Tiger’ 现象:‘Celtic’是爱尔兰本土的一种语言,古语里曾用来形容爱尔兰人民。 英文中于’tiger(老虎)’并置,常用来形容逐渐壮大的一种趋势。‘Celtic Tiger’ 可理解为使爱尔兰逐渐壮大,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迅速扩张和飞速发展地世界经济。

  这些变化都对中国和爱尔兰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相似的触动和影响。这其中引发出非常有意思的比较,即在猛烈的经济变动下影响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观众被邀请到展览中来同时设身处地地感受不同的文化和经验。从而从人性而非政治性的角度去理解和体谅这些社会变化。

  这些作品将被特别呈现在拥有双层高度的北京皇城艺术馆空间里,此展览同时穿插数码和幻灯投影,使作品循环地同时重复和还原对焦,同时伴有声音装置充斥整个展厅。 ‘逝’仿佛是一个挑战项目,观众在与之较量之中,方能体会作者之用意及感受。

  尽管沙妩若的摄影作品中缺少人物的存在感,一方面这种由人物缺失形成的伤感被破旧不堪、即将被推倒的北京旧民居墙体上的划痕诉说着;另一方面也从搁置在Ballycastle的一间农场小屋里的一本被丢弃的圣经这一情景中表现出来。

  与平面作品相比,沙妩若把影像作品的拍摄聚焦在人物和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上。她运用短纪录片的形式,纪录并塑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竞争地生活状态,由此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地方邻里生活和人物写真。两种状态都是城市中濒临消亡的状态。

  爱尔兰驻中国大使戴可澜先生曾在此项目致辞中写到,这个系列作品揭开“令人叹为观止的相似之处”。“我本人深深的为沙妩若这次展出的《逝》这个系列作品所体现的深度和创新而感慨。这些作品达到了艺术家经过两年努力创作地极至。”

  北京这一站过后,《逝》将会到其他城市巡展,之后还会展转到爱尔兰。这将成为一个绝好的机会让爱尔兰的观众有幸接触并比较自己和来自异乡的中国文化。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