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香港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又早早地热闹起来了,下月8日,在位于香港湾仔博览道一号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苏富比2008年春季拍卖将拉开大幕。5月,香港佳士得将敲响拍槌。
这一季,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将有什么动向?中国古董珍玩、书画、当代艺术会有怎么样的起落?会对内地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连动效应?让出现在预展和拍卖现场的内地藏家,在欣赏、买卖之外,还兼打探信息。“去香港,我觉得更多的意义在于不一定非要买到很多的东西,更多的是想看看市场的变化,看看是涨还是跌,会不会受到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等等。”香港春秋季大拍几乎场场不落的北京世纪翰墨画廊负责人林松说。
宫廷珍玩不断刷新天价
这一季,香港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藏家的中国古董珍藏,对于参与者而言,收藏、买卖抑或一饱眼福,这里都是一个绝佳的盛会。比如香港苏富比将于4月11日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4个专场及一个常设拍卖囊括了300余件艺术品,尤其曾为清宫垄断的瓷器珍玩在众人面前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不论是香港,还是纽约、伦敦,中国宫廷艺术品一直是拍卖市场上的翘楚。继去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清宫遗珍”专场100%成交后,今春再推出“皇尊瑰宝”专场,除御制瓷器外,还包括各式御制料器、玉器、掐丝珐琅器和陈设家具等。
在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酒店的预展现场,一件乾隆时期的御制金胎掐丝珐琅开光式画仕女花鸟图多穆壸(估价待询)引人注目。此壶高51.5厘米,壸身硕大,金胎重厚,人物景致绘画精细,耗费的材质和繁赘工序之多十分稀有。据介绍,存世的同类器物非常珍罕,公私收藏中现知的只有两件同类多穆壶。
与之分庭抗礼的是乾隆御制白玉痕都斯坦式羊首洗(估价2000万至3000万港元),为乾隆皇帝受西域进贡的伊斯兰玉器所启思,以最上乘的和田白玉加以仿造。羊首轮廓刻划细致,玉质乳白丰腴,就连所配的双层镂雕紫檀架座也是工艺繁巧,绚丽豪华,可见乾隆对这件玉洗的高度珍视。
另一专场“珍瓷雅尚——乐山堂御制瓷器珍藏”承传了海派收藏的华萃,不乏著名上海藏家如仇焱之、戴福保等的旧藏。其中,最亮丽重点首推曾为戴福保旧藏的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这一系列明初花盆以厚润、艳丽的天青、紫蓝或紫红等釉色及优美雅致的器形著称,一直得到明、清各朝帝王珍重宠爱。据瓷器专家讲,这件拍品盆底刻“二”字款,是同类中极少见的大器(由一至十号、按大小排序)。
御制纯金器物是明、清两朝御制工艺中最珍稀和昂贵的品类,现存两代的御制纯金制品屈指可数,所以香港苏富比“帝廷金辉──珍贵明清御制金器”拍卖也将是最夺目的展出。
这场拍卖的重点是明朝宣德的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炉腹和盖面各錾刻最具皇室权力象征的五爪游龙纹饰,通体多处更镶嵌红、蓝宝石及珍珠等珍贵宝饰。它是在中国内地以外能找到的仅有的8件明初纯金御器之一,其余7件均收藏于国家和公营博物馆内。
苏富比中国艺术专家认为,自古以来,只有皇帝和皇族随从能独享使用纯金制品的权力。但是像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这种独特和大型的器皿,应是为个人量身定制,更独有珍贵。
北京故宫闻名遐迩的“金瓯永固”杯,是乾隆皇帝退位后,以太上皇身份在春节新正之日作庆祝和祈愿之用的酒杯。这次拍卖的“乾隆年制”款的清乾隆金胎累丝錾缠枝花卉纹嵌宝石执壶,跟“金瓯永固”杯,无论在雕錾技法,或是宝石的选材和镶嵌上都极度相似。专家推测,这把执壶极有可能是用来倒酒于金杯的盛酒容器。
“今季拍品从宋代瓷器到明清黄金瑰宝,非同凡响,整个拍卖涵盖多个朝代以不同素材制成珍品,可谓史无前例。”苏富比中国艺术部国际主管仇国仕认为,这季拍卖正好反映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蓬勃,让越来越多亚洲以及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参与其中。
中国书画低调吸引买家
去年秋季,中国传统书画在香港拍卖市场获得佳绩,给内地书画市场回暖注入动力,今年春季的行情又将如何?同样也牵动着藏家、买家和卖家的心。
4月8日,香港苏富比将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春季中国书画拍卖会,据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介绍,此次拍卖重点包括来自欧洲收藏家收藏的20世纪中国书画名家的精品,比如有来自法国私人珍藏的傅抱石作品、欧洲私人旧藏的4幅齐白石晚年作品、东南亚私人收藏的徐悲鸿书画,以及私人收藏黄君璧精品。另外,还有亚洲私人收藏林风眠作品9帧。全部拍品数量超过260件,总估价近9000万港元。
张大千常以旅游中所见景物入画,1959年台湾省横贯公路开通之初,他便前往游览,自此常以此入画。这次拍卖的亮点《横贯公路》(估价400万至600万港元),为张大千后期极具代表性的泼墨泼彩纸本作品,约创作于1964年至1965年间。当时,他的泼墨泼彩法已臻成熟,画中横贯公路的全景与大自然浑而为一,气势连绵,笔法雄浑豪迈,充分表现横贯公路的恢宏气魄!以半抽象技法点出的景物如房舍、老木及人物等,都富有文人情致,而传统笔墨皱法则大幅减省,充分地表现他这期间的作画特色。
另一不容忽视的作品为傅抱石于1947年作的人像作品《天廔先生像》(估价40万至60万港元)。“天廔”是抱石外籍好友田友仁(法文姓氏的音译),田氏对汉学造诣深湛,画家便待他如传统文人,为他在名字以外取号。画中田氏一身传统高士装扮,然而,他的鼻梁上却架着眼镜、梳西式发型,如此“中西合璧”的处理,恐怕仅见于此幅。
至于李可染的《山水清音》(估价300万至500万港元)也是本季的焦点之一,而且该幅作品是画家在辞世前一年(1988年)忆峨嵋山胜景所作。
古画作品中,文征明的《梅竹双清、中秋诗》(估价160万至200万港元)水墨纸本手卷,包括书画两段,从书画风格、纸张尺寸和所钤收藏家印记的不同,可推断书法及画作为文征明不同年代所作。绘画部分先后曾为梁蕉林、陈长吉、狄学耕收藏,估计于上世纪40年代流入广东人谭敬手中。书法部分为三纸接成,上题中秋诗三首,而装裱讲究,手工精良,这件兼有诗书画三绝的文征明作品,可以说是艺坛珍视尤物。
不过,在北京的香港苏富比预展现场,由于场地较小等原因,有评论人士认为书画部分并没有带来以往眼前一亮的效果。北京书画市场专家牟建平表示,此次拍卖书画作品估价并不高,比如黄胄的一幅画估价标为4万至6万元,上千万元的拍品还没看见,这也可能是苏富比吸引买家的“低价策略”。
牟建平认为,这一季香港市场上中国书画的风头被当代艺术所盖过,倒是内地拍卖市场上将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书画作品,比如齐白石一生中最重要之作《可惜无声》十三开册页将现身保利春拍,匡时国际也征集到难得一见的清宫旧藏唐寅行书《自书诗》手卷等。“2008年春拍,内地古书画有望在去年转暖的基础上再掀高潮,而近现代书画依旧会保持去年的热度,千万元拍品的出现只多不少。”
清宫钟表博物馆级收藏
外国传教士沙如玉(Valentin Chalier)曾估计,在乾隆初期清宫已有自鸣钟4000座以上,据说自鸣钟之声,在紫禁城内终日随处可闻。5月27日,一批来自日本根津美术馆收藏的18世纪清朝宫廷御藏时钟,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华丽登场。
据佳士得专家介绍,康熙、乾隆二帝均雅好收藏钟表,当时最受欢迎的时钟来自英国与瑞士,两国制造的时钟在根津美术馆藏品中都可见到。由于广州与西方已建立广泛联系,当时国产时钟主要在当地制造。广州工匠对欧洲时钟多有接触,不少想必也曾装配或修理过由欧洲进口的时钟,因此多承袭欧洲画工精细的珐琅钟面、色彩缤纷的人造宝石,以及各种装饰技巧。宫廷里的时钟匠心独运的外壳、音乐功能、活动零件,无一不是专为令人叹为观止而造。
比如,清乾隆时期,广州制鎏金铜镶嵌珐琅转花太平景象音乐钟(估价200万至300万港元),底座装饰极尽华丽,造工精巧,可算18世纪广州作坊工艺的代表作。另一件值得留意的珍品,清乾隆广州制鎏金铜镶嵌珐琅料石转花花盆顶水法音乐钟(估价250万至350万港元),精致的珐琅与无数满布表面的人造宝石相映成趣,装饰华丽,称得上是同时期中国工艺代表作。每当音乐钟声响起,底座上的欧洲人物群像就会同时起舞,花盆中亦有一朵花伴随乐声转动,令人目不转睛。
这次推出的中国时钟极为罕见,众多同类珍品同场拍卖也属首次,业内人士预计,将会吸引对珍贵时钟、自动机器及御藏工艺品特别感兴趣者以及有意搜购博物馆水平艺术珍品的收藏家,拍卖成交额可能会在35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
当代中国艺术拍价水涨船高
当代艺术在内地艺术品市场上刮起的高价风潮,最初就是由香港、纽约的拍卖会上吹来的。但经过2006、2007年的狂飙突进,这个市场会不会像股市一样出现动荡呢?香港苏富比2008年的当代中国艺术春季拍卖,可称得上是稳定军心的一役,推出逾270件拍品、总估价过2.5亿港元的强大阵容自然是志在必得。
焦点大型作品《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估价待询),是著名中国当代艺术家、“新写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刘小东(1963年出生)历年来惟一寄意政治且震撼人心的油画作品,包括被分成9组的18幅200×100厘米军人肖像,每组分别描绘一位中国大陆军人和一位台湾地区军人。艺术是最容易把两地军人放在一起,刘小东曾表示,作品欲表达两地军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分别,反而更像是兄弟。通过这张视野宏大的作品,刘小东尝试以艺术冲破政治障碍,为18幅偌大的军人肖像赋予慑人的气势,高姿态地表白对和平的期盼。
这幅油画创作于2004年,曾在引起轰动的“金门碉堡艺术馆——十八个个展”上展出。“这幅画拍得好与坏,将会对中国当代艺术整个一年的行情都有影响。”林松表示,“不一定会是我们去买,但觉得这是件大事。”
现场可以看到的另一拍卖焦点为,生于台湾的著名艺术家郭柏川的油画作品《北京故宫》(估价3000万至4000万港元),描绘从北京景山公园俯瞰紫禁城的震撼景致,宫殿耀目的赤红屋顶融化在火焰般的红色油彩中,隐隐蕴含着东方精神,正是郭氏画作独特之处。
在北京短短两天的预展,还是让林松捕捉到了新的信息。“我觉得市场越来越向成熟和理性发展了,这是一个好现象。”林松认为,之前中国当代艺术暴涨阶段,不论名头大小的作品齐头并进地快速上升,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当代艺术从被低估到报复性、爆炸性的增长。“这里面并不是每个人、每幅作品都是好的,甚至一些名家的作品并不是他最好的代表作。应该是好东西、代表作才会是好价钱,一般作品是一般价钱,我觉得从今年开始,当代艺术市场就要分化了。”
上涨的势头在今年内地的当代艺术市场上还会保持吗?林松认为,内地当代艺术市场历史还比较短,也就是2005年到2007年这3年,而且中国人、海外华人都来买,总体上供求关系还是不平衡,所以还有一个市场持续效应。
此次,刘小东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拍前就被认为将是当代艺术板块的“领头羊”。“内地藏家对天价拍品的竞争力还不能与欧美藏家、基金会抗衡,不过如果能在香港拍卖市场见证又一个天价的诞生也是件高兴的事情。”林松说。
港岛春季拍卖珍品主导
港岛春季拍卖珍品主导
港岛春季拍卖珍品主导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