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栖居于科技当中,或者相反

艺术地栖居于科技当中,或者相反

艺术地栖居于科技当中,或者相反

时间:2008-06-17 09:12:3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资讯 >艺术地栖居于科技当中,或者相反

  美术馆还是游艺场?

  今年春天敦煌艺术大展举办时,中国美术馆的外观曾“变脸”为敦煌莫高窟;而从6月10日开始,所有观众将通过由NOX(荷兰先锋建筑公司)带来的具有飘渺诗意的大型装置进入美术馆。那是一个仿如骨架一般的巨大装置,不停发出“滋滋”的噪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设备出现了故障,这就是埃德文·万德·海德创作的声音装置“气流声场”,它是“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的一个作品。这个被称为国际上最重大的新媒体大展,将从6月10日一直持续到7月3日。

  从展览前两个月,中国美术馆发布的志愿者招募启事,就可以窥见此次展览规模:他们招募至少五十名外语娴熟的志愿者。在这次展览,中国美术馆所投入的资金要远远高于前些阵子曾火爆京城的敦煌艺术大展,是今年中国美术馆展事的重中之重。

  宛若幻象的光雕塑,互动能力超常的电子机器人,后现代的全景式电影,置身于中国美术馆,观众仿佛转瞬间就来到了一个与平常生活截然不同的科技艺术环境里。“这还是美术馆么?简直成了科技馆。”时不时听到馆内观众这样惊呼。

  对于见惯展品纹丝不动地挂在墙上或者摆在展台的观众而言,本次展览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特色是大部分作品都会“动”。一不留神,你会遇见一个“到处乱窜”的花盆,别紧张,这个可爱的小东西会躲避行人。它是作品“生动的厨房”的一部分,在这间厨房里,刷子自动擦桌子、勺子自发搅拌咖啡、抽屉自己开合。假如你在作品《声音绘画》上信手涂鸦,四周的音箱会随着你的笔迹奏出音乐,而那边还有一个抚摸着一害羞就会出汗的《情感动物》,一个《人造的头》,这个面貌酷似作者的大脑袋可以准确流利地回答“你喜欢中国么?”“你知道我是谁么?”等提问。这几乎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你从来不会遇见这么好玩的展览。这个时候你会怀疑,自己还真是在那个略有些厚重和严肃的中国美术馆吗?

  正如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言,“这更像一个集合了多个展览、极具互动性开放式的公共教育项目。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近100位艺术家参加了本次展览,其中大部分人亲临现场,并将在中国美术馆、清华美院、北京皇城艺术馆和阿拉里奥艺术馆等多个场合与观众进行交流,这样形式的展览非常少见”。

  在这个巨大的游艺场,观众还面临着能否理性守序地观展的考验。既然大部分作品都会“动”,而且为了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大多未设防护栏,随着正式开放后大批观众的涌入,一旦有人忍不住用手触摸展品,这些用精密技术带动的艺术品就将面临出现故障的危险。

  游戏的背后

  无论是从材质媒介的运用上,还是从对于科技的理解上,本次展览都是正规美术馆层面目前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一次新媒体艺术展。旧金山博物馆和惠特尼博物馆举办过的类似展览,都不能出其右。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新媒体艺术家携作品参展,其中年纪最大的是已80高龄的蔡文颖先生,而最年轻的艺术家则仅仅26岁,年龄跨度非常大,这也更凸显本次参展作品的多元化。

  展览突出了鲜明的主题性和学术性,围绕四个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作品涵盖从远程信息处理到生物文化混合;从感应机器到衍生系统;从机器人的介入到影音的壮观景象;从融入式环境到纪念标志性结构。这些作品突出展示了最前沿的艺术想象力,同时提出了对文化产物的最新感知,并反映和批判了一个以技术凝练渗透为特征的当代社会。许多展出的作品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与观众见面,其中参展的华人艺术家有蔡文颖、徐冰、缪晓春、许仲敏、吴珏辉、杜震君。

  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曾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过三届,本展览策展人依然是策划之前三届展览的新媒体艺术研究专家张尕。他在2007年瑞士巴塞尔策展的“中国新方向”新媒体艺术展也同样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虚拟媒体艺术的关注。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这是他们首次举办这样规模的新媒体艺术展,为此美术馆拿出了约45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2000平方米的室外空间。而担任本次展览整体展示设计的是荷兰鹿特丹先锋建筑公司(NOX/LarsSpuybroek),该公司以敏锐的实验性建筑设计著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拉尔斯(Lars)施展奇思,整个展览的设计把观众带进似如绵延的山川湖泊,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黑盒子式的媒体艺术展示形式,为艺术作品创造了可感知的全景融入式空间。观众可以亲自漫步在“山河”之中,沿着起伏的展览通道立体地感受多媒体的冲击力。

  作为协作项目,此处展览还将展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藏的经典录像艺术作品和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ArsElectronica)提供的获奖动漫艺术作品,此外还将举办欧洲媒体艺术节提供的国际新人录像观摩展。

  对于四大主题的艺术探求

  本次展览的四大主题,即“身临其境”、“情感数字”、“现实重组”和“无所不在”,其探讨核心分别是四个不同的问题,“身临其境”讨论人与自身的关系,“情感数字”讨论人与机器的关系,“现实重组”讨论人与现实的关系,而“无所不在”讨论人与社会的关系。

  美术馆一楼大厅,鲜艳的“信息漩涡”盘旋矗立在那里,而犹如CS游戏一般的“物体Bvs”和好似驾驶太空船游戏一样的“北京加速器”摆放在一起,让人犹如走入了游戏厅一般。人与机器是如何共生又遇到困扰,如何获致便利但又需要逃遁,都能在这里获得直观的感知。

  80岁的蔡文颖先生的作品“双泉·北京”,主旨是“上善若水”。这个作品处在昏暗的房间一隅,自上方层层滴落的水滴与四面闪动的灯光,伴随着声音的闪烁,通过频率的调整,形成了好似水向天上流的视觉效果。科技手法的运用烘托出了“上善若水”的深刻文化意蕴。

  对当代艺术比较了解的观众,徐冰的名字是耳熟能详的,他的作品“天书”是当代艺术名作。这次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地书”,四台电脑分别两个一组,每组的两台用一面印有地书示例的白色墙面隔开,电脑上打开的是“地书”的聊天软件窗口,墙面两侧的人可以通过软件,用中文或者英文输入内容,而电脑会将其转变成“地书”的语言符号标志,发送给对面的人,无论双方是操着何种语言,最终用于交流的都是同一种符号组成的“世界语”,这也便是地书的意义,只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就能读懂“地书”的文字。“天书”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所有人都看不懂;“地书”对每个人也都是公平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看懂。

  在“主观重述,项目C”和“十六只鸟”的展览区域,地面变得崎岖起伏,犹如到了室外山坡。曾出现在CIGE2008上的许仲敏的作品“云”也出现在了本次展览之中,现场的观众都在猜测着作品究竟是实体的还是光影的。而现场最让人感觉惊奇有趣的,就是前面提到的“生动的厨房——快乐的21世纪末”这个作品了,看似平常无奇的厨房布置,所有的家具器皿竟然都像闹鬼一样会自己忽然动起来,而其中一个花盆更是独自走出了该作品的展览区域,到走廊间四处溜达去了。

  在谈到本次展览其中意义的时候,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强调说,“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第一步也许并不是产生实用性的产品,但它本身具有向应用性转换的巨大潜力,并预示着未来的生活方式,艺术创新总是启发人们对创造力产生新的理解,而这也是中国美术馆在北京举办新媒体艺术的最大意义。”

  体现奥运的人文精神

  Q:这次展览是在正规美术馆举办的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媒体艺术展,为什么把这个展览作为奥运年的重中之重?

  A:今年是奥运之年,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场所,将要举办一系列的视觉艺术的活动。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选择和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相关的艺术项目。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大型视觉艺术展览,这个展览就是2008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可以说这在中国的美术馆,乃至在中国社会都是先前没有过的。我们知道奥运三大理念里面有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人文奥运怎么体现?人文奥运的精神怎么在艺术的活动和公众的接受之间产生作用?这是非常值得考量的。中国美术馆主办这样一个国际新媒体艺术大展,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回应,或者说体现奥运的人文精神。

  Q:什么是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界定?

  A:传统中美术的创造方式,首先要有一个媒体,正是因为有不同的媒介,艺术家创作出了不同类型的艺术的形态。媒体永远是视觉艺术创作的一个基本依靠性的载体。表演的形态可能不需要依靠媒介,只是需要自身。但视觉艺术是一个有形的创作,就需要媒体。当这个时代发生变化,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媒体的时候,艺术家就开始在运用新的媒体作为他的创作的载体和手段。或者把这样一种新的媒体当做来表达他的思想观念的一个渠道。所以,我们说,媒体对于艺术来说,是跟随时代发展的。艺术对于媒体来说,又是不断的和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艺术形态。一些朋友们走到这个展览中以后,会觉得这个展览不像以往看到的艺术展,怎么都是一些机械和网络?实际上新的艺术形态要求参观的人也要抛弃一些原有的艺术观念。

  Q:这个展览四个分主题的用意是什么?

  A:展览四个分主题关注的是“人与自己”、“人与机器”、“人与现实”、“人与社会”。可以说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是最基本的。它们构成了我们今天深层的网络式的结构。我们要不断地跟新的机器,特别是机器所代表的技术进行一种交互关系。我们要用它,但是我们又经常感觉到被它控制的无奈,甚至需要逃遁、需要抗争。我们离开了它,又不能生活。遇到大问题,我们又感觉到对生存会导致威胁。所以,“人与机器”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人与现实”,这个现实包括环境、包括自然,也包括我们自己营造的都市的空间,一种文化的关系。当然“人与社会”这个主题就更大了,跨文化之间的面在这里呈现出来。“人与自我”,这是永恒的主题,到了更新的媒体时代,这个问题还存在。

  Q:怎样看待这个展览的意义?

  A:范迪安:我想每一个朋友都可以从这个新媒体展览中看到两个方面的东西,一个是它还有审美的因素,但是审美的形式显然不同于传统媒体。它会让你有新的发现和体会。但是更重要的,它讨论文化的认知方式,是属于一个知识论层面的艺术。所以,这就不能光看热闹,而是要关注在热闹的后面,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化特色,和我们文化继续发展下去会呈现出来的特色。因为一个艺术展览就是为了达到对文化进行思考的目的。这个关注本身,也是一种互动。观众之间的交流也是这个展览的延伸,甚至构成了这个展览本身。

  新媒体都是相对而言的

  Q: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曾经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过三届,本次展览筹备了两年,与以往有何不同?

  A:这次展览更注重前瞻性,涵盖了远程信息处理、机器人、互动影音等当今最具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以及最新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

  Q:尽管每件展品都非常引人注目,但一些观众表示,部分展品“看不懂”。

  A:观众的反应在预料之中,中国的艺术家和观众比较务实;而国外的艺术家更偏好关注社会和生存的广义概念,因而他们的作品比较务虚,所以国内观众接受起来需要一点时间。

  Q:像去年的“大声展”一样,娱乐性是否会淡化学术性的存在?

  A:这个要考虑展览的展场设计,因为“大声展”有它自己的目的,它就想做成一个这样的东西,就想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做这样的事情,它想打破传统的概念,它有自己的考量。而作为国家级美术馆这样一个大的场地、非常正式的场面,从正式感上可能就会使观众自然地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展览需要观众的介入,但介入的本身过程里面要产生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感就是能保持观众对展览有比较严肃的态度,在娱乐的这一面之后体会到严肃性。

  观众现场看一下就知道这里不是科技馆,作品本身也不一样。虽然都是带有很强的技术性,但是从你看到作品那一刻就知道这不是科技馆的技术层面和新产品的展示空间了。新媒体艺术关键在于观众的互动与介入,以科技为媒介来批判科技自身,对于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弊理解,关键还是看观众个人理解。

  Q: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新”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出现?

  A:对艺术品圈子有前卫观念的艺术家们的出现,意味着新媒体艺术形态的出现。新媒体都是相对而言的,无线电相对于摄影是新媒体,电影相对于摄像是新媒体。数码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是一种新媒体。所谓新媒体的概念可能会延伸,到时候可能会变成生物媒体,或者说基因媒体。

  从某个意义来讲,界定新媒体概念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艺术是什么。在这种媒体的载体上,艺术家不但要通过数码媒介进行形式上的探索。同时,他还要对媒介本身产生的文化效应和社会反响进行反思和批判。

  Q:能不能介绍一下参展艺术家的特点?

  A:可以举一个例子来阐述一下这个展览在哪些层面上不同于传统的艺术。

  有一个作品,看起来很朴素,现场就是一些蓝花,像一个小的植物园,它的作品要说明什么问题呢?任何生物都有一个生物信号,植物有植物的生物信号,他把生命通过感应器集成过来,上传到硬盘上去,上传到电脑上。通过上传的信息数据化,把它重新做成一个数据的结构。在这个过程里面,把现实的生命移植到虚拟的生命。当它跟蓝花分离的时候,还会按照蓝花的形态在电脑里面永远生存下去,只要这个硬盘不死,这个模拟的生命就会在一个媒介的空间中永远延续下去。从这个概念来讲,这些审美的概念、生命的概念以及艺术概念很大意义上都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识,或者说又延伸了这个概念。在一个新的文化空间里面,这个审美的概念会得到新的扩展。这就是从崇高美到形式美,或者说审美的体验,需要用新的语言、发展的概念来形容。

  我想这个例子是不是能够从某一个侧面来考量展览,为什么它会有很多别的展览不同的地方。它考虑的是人的走向问题。它发挥了一个身临其境的概念,超越身体的概念,这个又得到了一个延伸,植物也是生命,这个生命在今天这么一个空间里,一个合成的时代里面,它是大生命的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