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韵”剪纸大赛述评

“南风韵”剪纸大赛述评

“南风韵”剪纸大赛述评

时间:2008-06-26 14:18:12 来源:三明日报

资讯 >“南风韵”剪纸大赛述评

从第三届国际(北京)剪纸艺术博览会、“南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上捧回金奖后,我市民协主席廖允武就开始琢磨着如何在自己的剪纸作品里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

  不仅是像廖允武这样的业内人士,在这次大赛的承办地泰宁,大赛留下的思考正在成为当地政府的行动:如何在发展旅游业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让民间艺术和旅游相互浸润、增辉。

  作为这次大赛评委之一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张树贤这样评价:这是中国剪纸界、中国民间艺术界一次重要盛会。它对弘扬我国剪纸艺术、促进剪纸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搭建起了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展示了一座古城的魅力,同时,它留下的思考将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建起一个艺术交流平台

  6月11日,“南风韵”全国剪纸大赛在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佳魅力名镇———泰宁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剪纸艺术家们带着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精品,展示了一场剪纸艺术的精美盛宴。

  本届剪纸大赛的剪纸博览会展馆第一站设在泰宁尚书第博物馆,一座被称为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明代民居古建筑群落内。极具特色的殿堂内展出了500余幅来自全国的剪纸精品,其中有不少是国内大师级作者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风格不同,手法各异:有的温婉纤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粗细结合、意趣横生。有的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有的是用刻刀刻出来的,有的是又剪又刻,还有的是手撕出来的。它们各具地方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美、精巧。

  这些剪纸珍品在大赛之后,将赠送给作为主办方的三明市人民政府。

  “细品这些作品,一种发自内心的惬意油然而生,如同立于旷远的田垄,呼吸泥土的清香。太美了、太神奇了!这是剪刀剪出来的吗?”在博览会第二站展馆———三明市书画院,从未接触过剪纸的市民张巧感叹。博览会展出的作品让许多像张巧一样的年轻一代为剪纸这一古老艺术绽放的魅力而惊讶万分。

  当然,剪纸爱好者更是乐在其中,来自泉州南安的杨民兴说:“剪纸实在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一花一叶、一眉一眼,沉溺其间,是有创造的喜悦的。而且,拿着剪刀的手也是有愉悦感的,非常原始而清澈的快乐。”

  陈岑是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官,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剪纸大奖,这次,他特意请了假赶来参加大赛,他告诉记者:“交流、学习、交友是我最大的收获。”

  文促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王言昌这样评价说:“这次大赛架起了一座剪纸艺术的交流平台,水平高,有特色。”

  展示一座古城的魅力

  “想不到钟灵毓秀的碧水丹山沾染了如此浓烈的书卷味;想不到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里还蕴藏着‘丹霞洞穴文化群落’现象,堪称独步天下,值得研究!更想不到的是这里的规划,大气,不像一座小县城。建筑、雕塑、道路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处处传递出这里政府官员的远见和开放。”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在参观泰宁期间用了“三个想不到”表达了他的感受。这位被众多知名媒体称为中国作家界和出版界的风云人物还说:“通过这次举办全国剪纸大赛,泰宁打开了一扇窗,展现了这里的灵秀山水历史文化,使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亲身感受到泰宁的神韵,必将促进泰宁旅游业的发展。”

  事实上,许多嘉宾都与张胜友有着类似的感受。正如此次大赛承办方泰宁县的县委书记曾祥辉所希望的那样:这场剪纸精英云集的艺术盛会,不仅让人们真正领略剪纸艺术美丽隽永的韵味,而且成为展示泰宁魅力的一个途径。

  文促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张树贤说:“主办方将泰宁灵秀的自然风光、淳厚的历史文化与剪纸这项古老神奇的民间艺术结合,互为浸润,为民间艺术更好地服务旅游文化搭建了平台,同时,泰宁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积淀也必将进一步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对展示泰宁、宣传泰宁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县城举办全国性的剪纸大赛,三明市政府、泰宁是有水平和远见的,它唤醒人们审视自己的文化、保护民间古老文化的意识……希望泰宁做好民间文艺和旅游相互融合这篇文章,在打造泰宁文化生态旅游城进程中,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林德冠如是说。

  来自漳浦的剪纸艺术家卢淑蓉被泰宁风光所打动,将一幅表现泰宁风光的剪纸作品《魅力泰宁》送给当地政府。

  许多剪纸艺术家用镜头、摄像机记录下泰宁的风光。“不仅是欣赏,更是珍贵的创作素材。”这次大赛金奖获得者马炜萍说。

  此时,作为有着“一个皇帝赐名的地方,一方原生野性的山水,一脉厚重辉煌的历史,一座古韵犹存的明城”之美誉的泰宁,已不单单是原先人们心目中的山水与人文相互激荡、自然与历史神秘交融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的承载者,更成为了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的彰显者,泰宁潜在的价值被展现。

  一些关于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博览会期间,一系列的展览、对话、座谈会一一铺陈开来。对话、沟通、交融,多元的文化在这里展示碰撞。剪纸艺术家们就中国剪纸如何走向文化产业市场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谈到剪纸的前途与发展时,文促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主任张树贤更注重市场走向和技法的提高和创新。他认为,原生态的民间剪纸应逐渐得到提升并分化成两个流向,即民间剪纸与现代剪纸,这是由不同的市场流向所决定的。而现代剪纸可能更易推动剪纸艺术走向市场化。

  关键是市场化、产业化之路如何走?

  文促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刘士标说,人们的生活品位越来越高,富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品稍经转化,就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宠”。这也是动态保护和抢救民间艺术的一条渠道。“市场化途径有很多。比如,许多家庭对美的追求,与剪纸艺术的根源不谋而合。目前经过民间艺术家的创新,剪纸装饰、室内布艺、风景墙挂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剪纸作品,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满足他们的现代审美情趣。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市场对剪纸作品的包装很看重。文促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刘继成说,剪纸可以与旅游经济相结合,把当地的风光、古迹、名山、民俗、风情等各种文化资源做成剪纸,通过精美包装,成为旅游产品。它不仅是实惠的特色礼品,也是宣传本地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

  为迎合市场的大众化,民间艺术会否走入歧途?其实,眼下就有人担心,产业化会导致民间艺术失去本色。

  在这次“南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上,许多剪纸作品不同于传统剪纸,它们学习、借鉴和融合了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多种艺术门类,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深刻。我市剪纸艺术家刘进才的《毛泽东像》在展会上就被人以3000元价格买走。张树贤认为,这意味着剪纸艺术有了跳跃性的发展,说明市场化并没有让民间艺术失去本色,反而使其在创新中不断发扬光大。

  “‘南风韵’全国剪纸大赛如同一场剪纸艺术盛宴,它带给民众丰富的、精湛的剪纸文化艺术,提高民众的文化修养,这是毋庸置疑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大赛和博览会,唤起民众对剪纸这项民间艺术的重新审视,希望它留下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里延续。”作为承办方之一,市文联主席龚一风表达了这样的期望。

  正如上海游客吴兢基向记者所描述的那样:这次,我入住泰宁宾馆,发现一楼餐厅墙上的装饰画都是剪纸作品,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很有特色。

  也许,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