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鲁:生命激荡 艺术从未离开

马可鲁:生命激荡 艺术从未离开

马可鲁:生命激荡 艺术从未离开

时间:2008-08-26 09:03:07 来源:美术同盟

资讯 >马可鲁:生命激荡 艺术从未离开

北京798艺术区的水木当代艺术空间推出开幕展: “穿越”Cross-Reference。这是十一位久居纽约的中国艺术家联展,聚集了他们自九十年代初以来的四十余件代表作,包括绘画、雕塑、综合材料及装置作品。参展艺术家分别是:袁佐、陈丹青、林延、梁好、崔斐、白京生、韦佳、张伟、倪军、冯良鸿、马可鲁。

作为本次参展艺术家,同时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在纽约生活了将近20年的马可鲁,已经习惯穿越各种籓篱,深知独立和多元的真意。用他的话说:“我们自己的处境,自己想说的话,自己来做更合适。Do it by yourself.”

从下面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海归艺术家远离浮躁、远离喧哗,不拘泥于形式、也拒绝定式,在对艺术的无限执著中,每一次下笔都是崭新的尝试。

中国如今的开放,已远不仅是经济社会层面上的,也开放了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了视觉艺术中的绘画。一些久居海外多年的中国艺术家逐渐频繁回国,甚至彻底回来定居。从当年的出去,到现今的回来,步步都是对勇气的极大考验。马可鲁是其中一位。

他除了灰白的长发,几乎不像民众概念里的“艺术家”形象。不显山不漏水,没有不可一世,没有怀才不遇,只是思维敏捷但话语缓慢。再看他的作品,平静多元的面貌之下,暗流涌动,那是生命的湍急。无论是温和有力的语言,还是跨越了抽象具象的作品,仔细听,静心看,处处闪烁着他深邃开阔的自由思想。那种对艺术的坚韧开拓和对俗套的不屈服,力透纸背。

的确,不同于久居国内的某些艺术家,马可鲁的安宁心境和生命张力,唤起久违的对艺术本体的严肃探索。在中国,太多人已经忘了艺术是什么,以为纷繁的艺术市场就是艺术创作的全部呈现?我们的眼球充斥着画廊、博览会和拍卖行里被“订制”的作品。这些作品已经沦为僵化的符号,被流畅而熟练地制造出来,颇有些Made in China的商品味道。然而,为了商业目的而限时限量赶出来的“高级订制”,想想这些作品是由于什么而做,为了什么而做,就会明了他们的苍白。

谈到纽约的艺术环境,马可鲁认为那是一个国际开放的环境,不论你的艺术创作呈现何种风格,倾向哪种流派,观众和评论家都是首先承认你的存在。不像目前中国媒体上,市场上铺天盖地的政治波普、“一边倒”的艳俗艺术。这些作品最初的产生,与89后中国的政治语境有着很深的关联。而马可鲁这些海外旅居的艺术家,当时并不在这个语境中,他们在遥远的纽约。确实,到了纽约,政治的墙倒塌了;而这些艺术家则更多回到艺术本体,回到艺术语言和艺术自身的生存环境。所以,他们的作品更多是东西方文化互为角力情景下的产物,更多表现对人的生存概念的不同诠释。

回想到身居海外的日子,马可鲁感慨良多。这些艺术家面对各自生存的挑战, 文化与语言的差异的困扰,一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全新的文化的冲击, 而另一方面又被令人膛目的当代文化艺术的隔膜与距离所困扰,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迷惘与失落,甚至自我价值的怀疑。但他们选择接受“边缘”的现实, 抱着开放的心态, 在漫长的实践、思索中重新确立价值与信念,创作并参与当地艺术群体之间的交流。他们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现实中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和“面对自己的艺术”、“省悟”则是必修的课程。历史与现实, 无论你情愿与否, 你随之固有的文化历史, 思维模式, 艺术观念, 及生活方式之反映都会提醒你——你的文化身份。而“她”在这漫长的异地的艺术实践中始终会帮助你确立你艺术中的关注,认识自己, 确立自信, 走出困惑。

我问马可鲁,创作一件作品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回答:“发呆”。 创作一件作品,在画布上涂抹和勾勒都是表面的劳动,而那个发呆的过程,那个不断在内心调整和完善画面的探索,才是一幅作品积蓄能量的宝贵源泉。赵无极的作品,看似无形和轻松,可是他一年只创作26幅。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因为严肃的艺术创作永远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行了”这样一件事。不仅是在政治和社会范畴,而且更是在文化范畴,艺术和生命,艺术和生存,在本质上产生着深刻的关系。

谈到这次展览,他说到:随着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在本土社会情境中的发展, 这些在另一半地球生活过的中国艺术家也在所处的背景与艺术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虽然离开了本土的社会政治语境, 但由于他们相对的“边缘”身份与国际的视野, 又由于看待母语文明的政治、历史、文化、哲学以及艺术的角度与距离发生的变化, 自然而又必然地重新切入、阐释, 并作用于各自的艺术实践。而此次展览中的这些同样具有个体独立意识的、人文的、审美的、国际化的、关注当代视觉艺术语言与自身历史文化语境的艺术家,他们为今天被概括为本土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符号, 玩世、媚俗与暴力化的中国当下艺术提供了另一种不同的关注与视野。

说到年轻一代,70、80后,我们直接跨过那些抒发个人小欢娱小伤感小孤独的作品,马可鲁谈到美国年轻人对生存的悲剧本质的认识要关切很多。他们对环境保护,对自然的理解,对个体的尊重都有自己的思考。在发达社会里面,人的生存应该考虑和注意什么,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对于生存的严肃性,对于悲伤和无奈,对于大自然,中国的年轻人则更为“乐观”。而这样的乐观是经历过大悲之后的超然,还是盲目乐观?

好了,从生存层面的讨论再回到艺术,回归艺术语言。不过,这两者可以全然分开吗?不。艺术本身或许正是生命暗流涌动的呈现。在暗流的激荡前行中,艺术本身从未离开。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