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士剑作品《移城》驶入上海美术馆

井士剑作品《移城》驶入上海美术馆

井士剑作品《移城》驶入上海美术馆

时间:2008-08-28 14:56:19 来源:今日早报

展览 >井士剑作品《移城》驶入上海美术馆

昨天上午,杭州滨文路浙江艺校背后的仓库边,一个锈迹斑斑的火车头静静等候。它已经被废弃了许多年,尽管在曾经的三十多年里,它是驰骋铁路的一员猛将。 

  而从现在开始,它不再是一个旧火车头。作为2008年上海国际双年展的重量级作品,今天凌晨1点,它以艺术品《移城》的全新身份,驶入新的目的地——上海美术馆正门广场。 

  “火车是一个移动的城市,同时它也在移动着城市。”《移城》的创作者、中国美术学院著名艺术家井士剑要用它,来表达火车、知青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它锈迹斑斑却得来不易 

  火车头静卧在一段铁轨的尽头,看起来坚强而又脆弱——在夏日的阳光直射下,车身上的暗黄锈斑呈现出饱满的色彩。但裸露的管子和线圈遍布了它全身,外皮稍稍一碰便剥落成灰,前面的司机舱也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敞开的填煤口。 

  井士剑拿起一根长长的黑色水管,开足水力,给它好好地冲了个澡。火车头看起来精神了些,露出了身上本被灰尘掩盖的字迹:“上游”,“1116”,“铁道部……工厂”,这些是伴随了它几十年的符号,说明了它曾经的身份。 

  “它有三十多岁了,我找到它的时候,被放置在一条铁轨上,也不知道废弃了多少年。”井士剑找了它很久。杭州、上海、北京、黑龙江……他甚至统计出全国目前约有200多个废弃的火车头。不过真要买一个来改造,还是花费了半年工夫,“原本在杭州闸口某机务段找到了一个,但因为许多原因,最后没能买下来”。现在这个,是他几经周折,在武汉找到的,用了“比宝马车还贵的价钱,二十天前千里迢迢运抵杭州。”作为一个杭州艺术家,没能用上本地的火车头,令井士剑很遗憾。 

  井士剑还为火车头配上了一节同时代的绿皮车厢,拼成一辆长约45米,重约150吨的火车。昨天,它被仔细拆分,吊装上五辆十几米长的货车,驶向新的目的地——上海。

    它承载知青们的时代记忆 

  井士剑说,《移城》述说的是一个和知青有关的时代故事。 

  “在那个年代,知青上山下乡,后来又离乡进城。这是一段对中国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历程,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生命轨迹。而承载它的就是火车。”他相信,作为工业时代的文明产物,火车的意义不可替代。 

  让火车成为艺术品,这样的念头,井士剑酝酿多年。五年前,他曾经建议在杭州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火车博物馆;三年前,他设计了以火车为概念的上海世博会雕塑创意……前几次尝试都未果,直到有了《移城》。 

  而《移城》的影子,在井士剑的童年就开始了。他说自己儿时生活在东北的一个山城,在知青往来和火车轰鸣的景象中长大。废弃多年的火车,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堆失去功用的废铁,但在敏感的艺术家心里,却能勾起当年的汽笛声。“它承载着一代人的生命记忆。” 

  接下来,井士剑将把车厢内部刷成全黑,再创作整面的抽象作品。他还要在里面摆上四处搜集来的知青旧物——有喝水用的瓷缸、有沁着汗水的毛毯、有知青们的家书……宛若一座知青的记忆之城。还有一个向日葵的装饰作品,来表达时代车轮和知青们的心灵。 

  此前,上海美术馆门口已经铺设了56节枕木的铁轨。今天,它们将迎来等候已久的《移城》。“到了夜晚,车厢外会亮起红似乡村篝火的灯光,那就是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色彩”。

  ●先睹为快 

  主题为“快城快客”的第七届上海双年展将于9月9日—11月1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本届双年展将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61名(组合)艺术家参与,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家岳敏君、贾樟柯,美国艺术家Mike Kelley和荷兰艺术家Lonnie Van Brummelen & Siebren De Haan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