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投资中的“厚今薄古”现象之解析

书画投资中的“厚今薄古”现象之解析

书画投资中的“厚今薄古”现象之解析

时间:2011-07-05 14:17:04 来源:华夏收藏网

书画 >书画投资中的“厚今薄古”现象之解析

    书画自古就与琴棋一起被视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一件上好的书画不仅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艺术享受,往往还传递与负载着许多历史与文化信息。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书画历来倍受国人喜爱与推崇。历朝历代涌现出的无数热衷书画、酷爱书画的收藏大家乃至帝王,他们收藏的书画珍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随着收藏热重新兴起,书画再度成为收藏界人士收藏和投资的热点,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书画占据了拍卖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买家众多、成交踊跃的情况相比,尚显得稍有逊色,可以说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的“厚今薄古”现象。


  艺术品市场中存在“厚今薄古”现象


  今年,中国书画拍卖成为艺术品市场一大亮点。许多近现代大师的拍品成为买家追逐的对象,一些重量级拍品屡破纪录,连创新高。如:郑板桥的《竹石兰蕙图》继中国嘉德以3800万落槌4370万成交的《行书诗翰》后,以4600万成交;黄胄巨制《驯马图》以6037.5万元刷新画家个人拍卖成交纪录;吴冠中先生的《狮子林》以1亿元落槌,加佣金达1.15亿元,同时还创下吴冠中个人作品最高拍卖纪录;张大千的《嘉耦图》以1.9106亿港元成交;《乾隆阅兵图》第四卷《行阵》以人民币2.037亿元再创高价纪录;“元四家”王蒙《稚川移居图》以3.5亿元落槌,成交价为4.025亿元;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格让人瞠目,使中国近现代书画站上新的台阶。中国书画市场行情的快速升温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和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寇勤在接受《文物天地》记者采访时,都认为中国书画将得到“落实政策”,市场升值潜力巨大。


  但与近现代书画买家众多、成交踊跃的情况相比,古代书画似乎就平静了许多。造成这种“厚今薄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对古代书画的价值、审美内涵往往缺乏了解与认知;而近现代书画则不存在时代上的隔阂,更容易给人一种亲近感,在审美与欣赏上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其次,在真伪辨别上,由于人们更容易见到近现代名家的真迹,真伪判断更有把握;而古代书画的庐山真面目买家们往往见之极少,知之不多,所以对古代书画敬而远之,这恐怕是重要原因所在。再次,古代书画的巨迹多珍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因而很难在拍场上买到唐宋两朝的佳作,投资古代书画通常需要藏家们具备一定的美术史知识,对书画家有较深的研究,对买家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以上种种,便造成了书画拍卖中古冷今热之现象。


  古代书画艺术品升值空间大


  不过,随着市场的日益发展,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价值将被人们逐渐认知,其价值挖掘与发现也将成为必然。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千百年来成就了许多名垂史册的书画大家。当然,就算买不到唐宋两朝的书画,元明清三代也均不乏开宗立派的巨匠。如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之八大山人、石涛、“四王”、“扬州八怪”等可称一代圣手,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近现代书画所难以替代的,其中董其昌、八大山人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们的真迹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投资古代名家书画无疑将获得可观的回报。


  中国古代书画史璀璨夺目,流派纷程,名家众多,所以,如何选择书画才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目前大陆拍场的古代书画,明清两代的占了大多数。因此只要确定收藏范围与对象,如针对某一群如“四王”、“扬州八怪”,或一两家如八大、石涛开展个体研究与收藏,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专注一家,如专门收藏八大的花鸟、山水、书法,郑板桥的《竹石图》或明清书法 等。只要选对作品,再随着古代书画所蕴含的价值被人们逐渐认知,古代书画的投资收益则更为可观。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