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号 陈少梅《净水生莲》
苏州吴门拍卖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2年12月22-23日举槌,20-21号预展,预展、拍卖地点均在苏州维景国际大酒店,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
本次拍卖会中,书画部分仍然作为重要版块全力表现,汇集四个专场。“中国名家书画专场一” 、“永源斋藏品集”、 “20世纪早期油画” 以及“ 中国名家书画专场二”,精品迭出,来源于海外回流、名家后人、名人家属、画家本人等等,其中不乏首次在市场上亮相的精作及专场小辑。四个专场荟萃约500余件书画佳作,届时同与广大藏家赏评。
中国名家书画专场一中67-70号拍品皆得自黎元洪后世亲属提供。黎元洪在袁世凯去世后继任总统,后在北洋军阀支持下继任总统,他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虽然出身行伍,由于家学渊源和个性使然,也算得上半个文人。一生钟爱书法,有较为深厚的颜字功底,如本此67号 黎元洪《行书七言》和68号 黎元洪《行书五言》即可窥其一斑。
69号 陈少梅《净水生莲》,为黎元洪孙旧藏。图中绘观音大士秀发披垂,斜倚山石,手中宝瓶倾斜,净水垂流,涌现一朵白莲,显得殊异绝伦、超凡脱俗。以白描的手法写观音,衣褶以书行笔,线条稳健快速富于节奏,以长锋狼毫中锋勾勒,力透纸背,笔锋时藏时露,重按轻提,一贯到底,干湿浓淡一挥而就。右下角题“仿贾师古本”,贾师古,南宋画家。善画道释人物,师法李公麟。此幅《净水生莲》即仿其《大士像》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陈少梅此幅观音像表现了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画技巧。亦是在陈少梅佛教类题材绘画中不可多见的精品代表作。
27号 程十发 《头顶花篮的女孩》
书画专场一中,另有24号至32号9件藏品均由藏家许士青先生提供的精品小辑。其中程十发两幅《头顶花篮的女孩》和《延边舞蹈》,画家分别亲赠许士青先生的大伯许筱彦同志(上款人)和许士青先生的父亲仲懋同志(上款人)。27号《头顶花篮的女孩》、28号《延边舞蹈》画作描绘了单纯开朗的少数民族少女。她们或是头顶鲜花草篮的挤奶姑娘,又是手拿腰鼓,裙摆飞扬的延边舞者,程十发先生匠心独具的水墨风格将两个淳朴的少数民族少女表现得鲜活生动。两幅画满营造了一派欢乐清新的情景,画面色彩清新艳丽,柔和的朱砂、沉着的青绿产生出典丽古雅的格调,具有欢快的抒情氛围。29号出版著录《庞薰琹画集》,庞薰琹作于1975年5月的《游园挥墨》,其上款人士青即为本作品藏家许士青先生。在《庞薰琹画集》后记中可见许士青与庞薰琹关系交好:“热心支持画集出版的中国美术馆……以及庞先生的好友和亲属华君武、许士青……等均为画集出版做出贡献。” 33号是海宁名人张宗祥的《行草》为书家赠大伯许筱彦先生,张朋所作《有馀图》(30号),上款人黄镇先生为前国家文化部部长。由画家送黄镇,后又黄镇送大伯许筱彦。作品笔墨丰润饱满,高度的物象结构凝练了笔墨技巧,画作沉厚滋润,充满了生活朝气与乐趣。卢光照、蒋凤白、费新我《行草》、李铎《草书》、吴玉梅、苏局仙等名家作品均出自藏家许士青先生,且画作都为诸位书家、画家之精良佳作,绝非应酬之因,可想藏家与诸家关系非一般。
341号 任伯年《 桃花仙侣》
341号 任伯年《 桃花仙侣》,任伯年擅花鸟画,钩勒,点簇,泼墨交施互用,赋色鲜活明丽,形象生动活泼,别具风格,为海派之首。此幅1884年作,为任伯年鼎盛时期不可多得的佳作。画中任伯年以没骨法,绘桃树枝遒劲,三五横斜,笔墨简逸放纵,浓淡有致的墨色行笔使得桃花枝条圆转结构和质感精简利落表达的淋漓尽致,其桃叶阴阳向背皆以浅绿极尽叶色角度变化,桃花下一片宁静无波的水面,直接留白表示,两只相依偎的鸳鸯其中,不用丁点水墨,一片水气跃然画中。鸳鸯结构精准,落笔大胆、肯定、爽利,精绝在,画者将一只鸳鸯的背部留白,只以一条淡色墨线区分出鸳鸯的形态结构。令人不得不佩服画家精熟的画技。任伯年的花鸟画注重写生,此画中他将桃花与鸳鸯连在一起,天然巧趣,生气盎然。
71号 吴昌硕《 四隅新篁》
71号 吴昌硕《 四隅新篁》,吴昌硕就是晚清时期海上画坛的领军人物,是一位金石、书画、诗文、印章全能的艺术大师。吴昌硕的竹子独树一炽,别有一番金石味道。这幅綾本的《四隅新篁》,是作者“胸有成竹”,磅礡气势一挥而就,一气呵成地将叶子和枝竿写成,尽得生动自然的意趣。画中风竹的叶子大小近似,总体方向趋一,浅色竹竿与浓墨竹叶,更带出竹林的深度,强烈的对比与节奏感增强画面的效果,产生了打动心弦的艺术力量。
100号 黄宾虹《明月出穹峰》
100号 黄宾虹《明月出穹峰》著录于1、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书画选——启功题》之P201;2、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浙江四大家》第三集;3、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作品集》P76。是黄宾虹1941年所作,是年,黄宾虹七十有八,居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闲时作画,曾被日寇拘留,旋即释放。《明月出穹峰》中:奇峰之下,茂林之间,几间茅舍,一位隐士独坐亭中,漫听分声天籁,谈看云起云散。该画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谵宕,笔墨上,黑、密、厚、重,用笔繁而不腻,构图满而不塞,设色淡而见秾,气息难得地厚重中寓空灵。结构精严,诸种意象安排妥贴。呈现出时而特别湿润而浓重、时而干处发白的审美效果,而笔墨攒簇、层层深厚,入眼皆是水墨淋漓,云烟幻灭,好一派活生生的自然胜景。此《明月出穹峰》是黄宾虹晚年师法造化的绝佳实践。
104号吴湖帆《江山胜览图》
104号吴湖帆《江山胜览图》1934年作,时正是吴湖帆学古仿古的巅峰时期。这幅《江山胜览》自是揉以自家风格特征寓于其中,生发出一种水墨设色的新绘画模式。画中落墨轻巧,加以花青淡赭设色,用笔精炼,收拾细致,见温婉秀逸,品格清奇,笔墨气韵相埒,名曰仿古,实能熔铸前贤之法而自成一家,诚属创作成熟期经意之作。
108号 徐悲鸿《神骏图》
本次108-110号为黄养辉先生旧藏。《神骏图》,是徐悲鸿较早时期的奔马经典作品,有铜山张伯英题跋“赏其神骏”。画作于1926年寒冬,此期间是徐悲鸿留学法国至比利时临摹大师作品时期。在其早期的中国画中以写实为特色,中西画法兼容,明显采用了水彩画的一些技法,具有明暗体积变化。造型厚重结实,体现了徐悲鸿画马的一贯风格,造型上颈部粗长,四蹄奔腾,都体现出天马善于奔跑,驰骋疆埸,勇猛精进的特色。尤其是马的鬃尾处在剧烈运动中向上飘扬,奋力摆动。他用笔用墨完全是中国化的,鬃尾用浓墨挥洒,肩部的转折面、颈部阴阳交界处也使用浓墨,其它处使用淡墨,颈和肩交接处留白。浓淡墨写腿,劲笔勾蹄,无不体现笔力的劲健俊爽。马在奔跑,四蹄腾起,蕴涵着一种野性的力量。从而形成的美的感受、美的意念、美的赞叹,当然就成了难得的精品。
另一件黄养辉珍藏的徐悲鸿手稿,手稿为徐悲鸿所写一文为序,文章情文并茂,抒情寓以观点,同时徐悲鸿之书法窥得一斑。黄养辉于手稿后写注:徐悲鸿大师手稿真迹,情文两茂,书法之美无与伦比。一九六零年三月黄养辉藏并志于北京。
110号 李可染《桂林名胜图》
110号 李可染《桂林名胜图》,此件为黄养辉先生旧藏。作品明显地表现出李可染艺术。
作品山苍秀蓊郁,墨色浓重而滋润,山质则坚,山气则润,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特色,笔端既有力量又充满韵致。山石用积墨、破墨交递画出,笔法层层叠进、交错生辉,令人称奇。《桂林名胜图》来自桂林名胜,有深切的实感做后盾,新鲜而充满情感,置身清漓,眼中所见,无处不美。
111号徐悲鸿《喜上梅枝》
灵鹊兆喜,喜上梅梢。本次一件徐悲鸿的经典代表作品《喜上梅枝》(111号)此幅堪称悲鸿国画创作之经典。 “喜鹊登梅”寓意着画家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期盼,也寄托着对友人衷心的祝福。此作以简单凝练的花鸟构图,水墨浓淡勾勒梅花遒劲枝干,转折之间尽显悲鸿深厚笔力。点点红梅穿插其间,是春意的始然,是生命的律动。大师融西画之工笔与水墨之写意,一反古人之法,墨趣之中形神兼备。此作疏密有致,气韵灵动,一花一鸟透染盎然生机。上款人慕端女士是徐悲鸿生前好友梁永泰先生的结发之妻。梁永泰—中国现代版画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梁永泰仅仅走过的36年的短暂人生,他的子女们都还是孩子,最小的女儿还没有诞生,而这个家庭的母亲—慕端女士,带着五个孩子,执着地走过了整整50年的岁月,并把他的子女都培养成优秀的艺术家,蕴藏的是一个母亲博大的爱。这就是最忠实的纪念,也是最令人感动的继承。
190于非闇《扑蝶眠茵》
妙观逸致——永源斋专场中一幅190于非闇《扑蝶眠茵》开篇,上世纪40年代,于非闇正处于艺术上的鼎盛时期。这幅《扑蝶眠茵》创作于1946年,画中,花、蝶、猫三者一起融入画面,取其诙谐寓意,象征富贵长寿。用笔劲健,设色雅致宁静,形象生动,富于装饰性。加之右上角极为熟练的瘦金体题写款识,更增画的古韵。
198号 傅抱石《重游北碚》
美国皇冠集团总裁、著名美籍华裔收藏家邓士勋先生旧藏198号 傅抱石《重游北碚》,图作于1964年,为作者离别重庆十五年后重游北涪之写生,从题字中可以看出他的激动与兴奋,正处于创作颠峰期。表达了时隔十五年重游故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画家借此画一抒胸中意气。
本次专门开设了《中国20世纪早期油画——20世纪早期中国油画和先驱们》专场。收纳民国油画家精品数十幅,皆有海外油画藏家提供。如周碧初、潘玉良、庞薰琹、颜文樑、吕斯百、吴作人、唐一禾、胡善馀、陈抱一、关良、卫天霖、陈澄波、关紫兰等。以上艺术家及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赵无极等中国早期油画先驱者倡导的美学思想奠定整个中国油画史的基石,是中国油画史得以开始的根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在那些时空里开辟了中国油画早期一片自由的精神净土,而这些艺术家也毫无争议地进入到中国近现代油画史和美术史的坐标中。
146号 关紫兰《坐在窗前的红衣妇人》
关紫兰因才貌双全被海内外称为“中国闺秀油画家”。关紫兰于1927年入日本东西文化学院深造,深得野兽派精髓,深受日本油画界器重。回国后多次举行个人油画展,宋子文先生也曾出席过关的油画开幕式,建国后多幅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她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影响很大。
关紫兰一直喜欢画女人肖像和花卉,她其实也在画自己的人生,从少女到妇人再到母亲,从青涩、张扬到丰润、内敛。此次上拍作品《坐在窗前的红衣妇人》与另一幅《瓶花》,用笔豪放,时时透出一派大家风度,体现出艺术家极高的绘画水准及艺术修养。《坐在窗前的红衣妇人》人物肖像画,显见关紫兰所擅野兽派风,其画色彩讲究,形体严谨,极富形式感与张力。此画中,人物神态自然愉悦内敛,一观便知有着良好的修养和生活背景。整个画面运用绿、蓝、红、褐四大色块,色彩鲜艳,完全用直觉去表现,幽秀华丽,大胆新鲜。用笔奇特,自由奔放,有着率性而为的独立的审美,浓烈的视觉对比之中,又给人一种纯净的淡淡的愉悦感,一种和谐的、纯粹的、宁静的艺术美,给观者以平静的心态去享受画面的宁静。
160号 庞薰琹《瓶花》
160号 庞薰琹《瓶花》,庞薰琹是著名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擅长油画、水彩及白描,尤精图案和装饰艺术设计,均融入中国民族特色。此幅《瓶花》与《百合花》是他花卉作品的一个典型。不难看出,整个画面(包括背景)是画家“设计”的结果,花、叶陈列有致,色彩对比靓丽,富有强烈的装饰趣味。一大把盛开的花朵插在一只赋予花纹图案的古色古香的瓶里,形式和谐完美的画面充满了装饰的美。整个画面作高调处理,色彩鲜明,构图饱满,显示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量。
238号刘旦宅《浣纱图》
在中国名家书画专场二专场中,238号刘旦宅《浣纱图》本件由藏家2000年直接得之于画家本人。历史人物故事是刘旦宅常画的题材。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时鱼羞而沉底,因成千古美谈。此幅《浣纱图》,两位人物身着罗裙,手提浣纱篮,开相俊美,仪态阿娜,人物衣纹线条柔美,飘逸脱俗,设色丽而不俗,赏之心神愉悦,气定神闲。不禁地想起战国时那位曾在溪边美煞鱼儿后来泛波太湖相忘江湖的西子。
378号 黄胄《枇杷丰收》
378号 黄胄《枇杷丰收》,此作品为1993年北京荣宝斋首拍326号作品。黄胄笔墨以速写起家,强调骨法用笔,强调毛笔线条的表现力,很好地将速写与中国画笔墨结合,于大处见气魄,小处见精微,作品充满生活激情和新鲜活力。此幅《枇杷丰收》,作者以急速线条刻画人物,并以疾厉的线条来表现生命的动感,轻松活泼、随心所欲。黄胄作品里在表现事物飞舞、奔跑、转动等动态时,经常有复笔,使整个画面产生强烈运动感,烘托热烈氛围,造成满壁风动的效果。而人物的脸部五官和表情细微动作则线条明确、下笔果断,未有一丝多余,本画就是描绘了一位热情朝气的少数民族女青年劳动者漂亮形象,运笔激情奔涌、活泼潇洒,路边的墨竹与石,浓淡相映,水气墨韵,朝气蓬发,渲染了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愉快的勞作心情,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