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的秋水》100x80cm 2008
在邵增虎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条并行而相关的艺术轨向:一是大型的史碑式的主题性创作,这样的创作总是十年磨剑式的,一件作品出来就能够在大型展览中出现甚至获奖,被国家收藏; 一是作为这种史碑式作品的互补, 但在观念、情感和表现手法上又与大型创作密切相关的风景画创作。这样的风景画创作同样是磨剑式的,一件出来就是响当当的一件,也同样在另一种形式的展览如“中国的四季”等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王璜生
“老虎”之画,少有画笔软毫描出,多用画刀纵横涂抹。其画要“三看”:近看仅斑斑点点,只见肌理不显形态;中看是模模糊糊,初见形色而难辨细节;远看则清清楚楚,顿显全景而洞察秋毫。会“三看”者,莫不拍案叫绝。
——谭天
禅石静水 Meditative Stones and Still Water 175×87cm 2004年
镌刻金秋——邵增虎风景油画
面对邵增虎先生的风景油画,人们常常情不自禁地揣摩他作画的状态与过程,甚至产生一股拿起画刀来堆叠色彩的冲动。那金灿灿的秋之放牧、回归自然的天真野趣令人无限向往。
纵观邵增虎先生的艺术历程,无论是创作人物画还是风景画,他或倾向选择“以小见大”的理念为切入点,即不去刻意渲染大场面、舍弃宏观叙事的角度,从一个平凡而又能生发出新意的视角来构思画面,从而打动观者的心灵。其人物画《农机专家之死》《哀思如潮》《在延安的日子》《上士的队伍》等无一不是从“小”处着眼来表达出他对时代的见证与人生的审思态度,这些作品之名也平淡如水,但画里画外蕴含深意。《酣睡的猫咪》《耕秋》《闲》《石魂》等风景作品则是充满着脉脉温情、诗意或哲理;邵增虎先生把司空见惯之景与物加以组合、提炼,就能从中发掘出大美,这种“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朴素创作理念,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
桦之精灵 Spirit of Birch 135×97cm 2011年
邵增虎先生曾经是军人,威严而又不乏憨厚与朴实。军人自有一股阳刚之气,其画作也多壮美。邵增虎先生自退休后,绘画重心转移到了风景画,其技法愈加纯熟;但艺术创作理念作品风格未曾改变。然而,风景题材的选择似乎更适合他挣脱某些绘画形式上的束缚而达至“从心所欲”的境界。其作品色彩较之以前更多地突破了具象之形的藩篱,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因而也更加璀璨生辉。
邵增虎先生的风景油画,除了呈现属于自然的部分,更蕴含着纯粹的绘画形式语言如抽象的几何结构与色彩元素等内容,如作品《圆木》《石魂》等。若截取其风景画作中的某些局部来观察,层层堆叠而成的油画肌理与冷暖色并置的色块所独具的抽象艺术之美,就足以让人心潮澎湃与折服;甚至某些作品中的物象也难以辨别,画面的内容已经变得不重要,一并让位于纯粹的点、线、面与色块之间的对抗与融合。这些风景画作品中或繁复铺陈、或惜墨如金的探索,自成一家,浑厚壮美,又不乏些许浪漫情调与乡野之趣。
邵增虎 木材与狗 Wood with a dog200x300cm 2012布面油画
邵增虎先生的笔下,当代风景多姿多彩的样态,从山川、溪流、树林,一直到木头、石头、牛群等等,都得到了孜孜不倦的开掘。在技艺层面,层层堆叠的油画肌理感是他一以贯之的特点,利用画刀使色块相互掩映,创作出浑厚壮美的乡野之景,似乎成了邵增虎的个人专利,这种能力早在其人物画创作期间就埋下了伏笔。他的这一特有的技巧,已经被谈论得很多。然而,在目睹了当代绘画诸多时尚之后,我们倾向于相信:一个成熟的画家,最重要的不是新奇方式的变换,而是个人风格的养成。“能力”不仅包括造型、色彩与构图之功,还包括对生活和世界的领悟力和想象力,它要求画家能够在更广泛的文化关联中,思考绘画的位置,并有力地以作品的方式,塑造他的时代经验。在现代社会中,一个画家的骄傲,恰恰是以对这种能力的确信为底色的。从这个角度看,邵增虎先生的绘画具有极强的个性,在技巧的层面似乎是可以模仿的,但使这些技巧焕发出生机的能力,却是他人无法企及的。
艺海堂美术馆
2012年2月
小路弯弯Winding path 50x60cm 2012
邵增虎
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
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
1962-1998年为广州军区画家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广东省油画学会主席。
个展
2012年镌刻金秋——邵增虎风景油画展,艺海堂美术馆
1998年邵增虎·镌刻金秋的油画展,广东美术馆
1990年邵增虎油画展,新加坡
联展
2013年艺·粤秀——当代南方艺术名家作品展,上海
2010年四面风流——邵增虎、赖征云、杨尧、李金明油画展,艺海堂美术馆
2009年“风景这边独好”南方油画名家三人风景联展,艺海堂美术馆
“首届生”——李行简、邵增虎、郝鹤君、洪耀、潘行健五人作品展,广东美术馆
2008年邵增虎、邵灶友兄弟联展, 广州艺术博物院
1998年“98油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关山月美术馆
1992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上士的队伍》获金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1991年“中国的四季”画展,油画《泸沽湖畔》获铜奖,中国美术家协会、日本共同通讯社等单位联合举办
198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任弼时》获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
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农机专家之死》获铜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作品展,水彩画《栉风沐雨》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
邵增虎重要作品及收藏机构
1973年中国画《小岛百米赛》(合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7年油画《哀思如潮》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9年油画《农机专家之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6年油画《怒火》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9年油画《任弼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0年油画《镇南关大捷》(合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1991年油画《泸沽湖畔》为日本国安部牡丹园的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5年油画《秋天更美丽》为香港艺术基金会收藏
1997年油画《祝捷》为广东省美术馆藏
2006年油画《螺号响了》为广东省美术馆收藏
主要出版
《画汇——隔山邀请赛得奖作品集》《邵增虎风景画选》《中国的四季》《中国美术馆馆藏图录》《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邵增虎·镌刻金秋的油画》《南方油画名家:邵增虎风景油画集》
又见桦林 Birch Woods70x120cm 2012布面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