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艺博会-青年推介项目 李季《齿轮屋》访谈

2016上海艺博会-青年推介项目 李季《齿轮屋》访谈

2016上海艺博会-青年推介项目 李季《齿轮屋》访谈

日期:2016-11-04 17:39:00 来源:

访谈 >2016上海艺博会-青年推介项目 李季《齿轮屋》访谈

2016上海艺博会-青年推介项目 李季《齿轮屋》访谈

  看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那些最智慧的头脑,就可以感受到科学与艺术原本就不分家:达·芬奇在画蒙娜丽莎和岩间圣母的同时还在研究怎么制作滑翔机;爱因斯坦能提出相对论,也能用小提琴去拉莫扎特;我们知道歌德是一位大文豪,却不知道他在解剖学和地质学等多项科学领域内都有研究。
  在给李季做这次采访之前,我在百度上搜了这么几个东西:能量、焦耳、功、能量守恒定律、牛顿三大定律。是的,要把李季这次在艺博会上呈现的《齿轮屋》理解到位,我真应该翻出高中课本,重新回顾一下力学那一章,因为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全部都来自于物理学中的概念:永动机、能量、做功。

永动机是一种属于理性逻辑者的浪漫
  Q:永动机一直是你在作品中不断表现的主题,它的哪些特性激发了你的创作灵感?
  A:因为我爷爷是钟表匠,所以那些齿轮、螺母之类的机械零部件在我的记忆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小时候就觉得这些小小的零件很有意思,后来它们就成为了我作品中很常见的元素。后来上了学就非常喜欢物理,尤其是永动机的设想,觉得非常神奇。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虽然无法真正实现,但它至今依然在激发着人们对它进行探索。我觉得永动机就是这样一个象征,永远敢于探索,精力充沛、充满能量。永动机的这些象征意义激发了我的灵感,我希望自己能对这个世界,还有艺术创作都保持着好奇和怀疑的态度,做一个不知疲倦的怀疑论者,就像一直在工作中的永动机。
  Q:所以你创作永动机系列也可以视为将物理问题在艺术领域中的延伸和转化。
  A:是的。我以永动机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并不是想阐释什么物理学问题,或者借科学之名鼓吹什么;但似乎通过艺术的手段反而可以将让某些东西永动起来。永动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伪命题,自身具有充满理性的科学性,同时也有着某种神秘色彩。在我看来,它就是一种属于理性逻辑者的浪漫。
  Q:为“一种属于理性逻辑者的浪漫”这个说法鼓掌!
  A:科学必须经过缜密的逻辑推理,艺术就相对感性和浪漫。我关于永动机的那些作品就是希望能从科学的逻辑中找到浪漫的一种美感。艺术是实现这一想法最快捷的途径,它可以将科学中原本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更具象,更可感的形式,这一转化过程本身就是非常浪漫的。
来自艺术的审美做功
  Q:将科学的抽象概念变成具体的艺术形式,这里面是不是也存在着某种“能量”的转化?
  A:对。在艺术中的永动机可以传递出某种能量,在人们的感知中永远存在。我认为这种能量就是美。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科学是理性的,但其中也会有浪漫的部分;我在永动机身上找到了关于不知疲倦、精力充沛这样的象征意义,然后用艺术的手段将它表现出来:画面中的永动机在无止尽地运动着。在这样的艺术处理过程中,我就将原本的物理问题赋予了我的个人思考和情绪,以及形式上的美化,这些都最终构成一种关于美的能量,这种能量也是艺术作品要向观众传递的能量。
  Q:这次你在艺博会上展出的《齿轮屋》,可以看到整间屋子的墙面上都布满了会动的齿轮。这在视觉上比静态的永动机更具有表现力,甚至的确会给观众造成“永动机的确真实存在”这样的错觉。而且这样动态的呈现方式似乎更加贴合你源自物理学的灵感。你觉得使用动态与静止会对作品意义的表现和观众的感知带来哪些不同?
  A:这次的《齿轮屋》可以说是我的永动机系列在装置艺术中的一次尝试。在这个正方形的房间里,有一个附有齿轮和永动机图案的镜箱体,通过箱体中灯光的转动,投射在墙面上的齿轮的影子也看起来像在运转一般。我认为相比原先那些静态的永动机,这次把画面做成动态的除了在视觉上更加生动之外,也为作品本身赋予了一种“时间性”。运动让作品被定格的某一瞬间得到延长,使原本凝固的静态图像转化为一种关于时间的表达。对于观众而言,动态的作品也能在更具象的层面上引导观众对原先的静态画面产生思考,使得原先需要拓展联想的部分变得更具有可视性。
  Q:动态的画面使得整件看上去很有“能量”,尤其还是这种全景式的呈现,感觉更有力度了。
  A:借助动态的呈现方式,我作品中的永动机可以向观众传递能量,就像力学中的“做功”。
  Q:通过作品对观众的“做功”传递美的能量。
  A:是的,此外也不仅仅只是作品在对观众进行“做功”。艺术中的“做功”我认为可以包括两层关系:艺术家对作品、作品对观众。这期间的能量被最终转化成美,审美经验的获取和感知过程就是艺术作品产生的能量与观者之间的能量传递:艺术家通过作品这一载体把个人理念和情感传达给观者,使得观者面对作品得以获取某种反思与共鸣。在这过程中,作品成为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能量传递的媒介,通过观者的个人感知从而形成艺术意义上的“做功”,而审美体验就是最后能量转化的结果。

审美体验可以比真理更真实
  Q:《齿轮屋》是一件装置作品,装置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需要观众的介入。请谈谈你对装置艺术的理解,以及希望它为观众营造怎样的观看体验。
  A:相对于传统形式的绘画,我认为装置艺术更能表现展示空间在作品与观众之间发挥的作用。在装置艺术中,包括观众、作品在内的整个空间都是一个整体,观众在作品中扮演者参与者与观看者的双重角色。作为观众必须介入作品,进入作品,并且构成作品的一部分,整件装置才能够完整。正是因为观众对作品必不可缺的介入体验和真实感知,装置艺术才能在情感表达上相对于传统媒介更具表现力,给观众带来更立体的感官体验,从而对作者的创作理念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Q:虽然可能联系不大。。。。。。但《齿轮屋》在形式上让我联想到柏拉图的那个洞穴理论,还有他关于艺术的看法:柏拉图认为现实再现真理,而艺术是对现实表象的模仿,因此艺术是远远脱离真理的。你在这件作品中表现的主题是原本就违背科学真理的永动机,而你用通过艺术手段为观众营造了“永动机可以一直运动”的假象。你是如何看待艺术作品与真理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A:柏拉图探讨现实世界的表象和真理,而我们自己也具有本我和真我的区分。我认为在现实世界存在的真理或者伪命题,那些关于哲学和科学的解读都存在于我们已知的认知范畴内,而对于人的本我与真我的追求和认可则因人而异。如果作为一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一直固守着科学和真理,那么艺术中最有趣、最感性的地方也就被消解了。艺术家毕竟不是哲学家和理论家,可以从科学真理中获取灵感,创作过程也需要具有逻辑的理性思考,但艺术家最终的叙事手段我认为还是应该更偏向于感性的。虽然艺术作品只是对现实的模仿,甚至完全是虚构的,但只要最终能营造出审美体验,我认为它就是真实的。因为毕竟,由艺术激发的情感就是绝对真实的。

[艺术家简介]
  李季,男,1989年出生于上海,上海青年美术家协会委员,2011年赴美国阿肯色中央大学交流学习;2015年参与法国鲁昂艺术学院驻地艺术项目,同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美术学硕士学位。李季的主要创作媒介包括架上绘画、影像和装置,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展览经历:
  2010
  生于1989.11.25--李季 个展
  中国-上海-华东师大美术馆
  不存在--李季 个展
  中国-上海-华东师大美术馆
  小众革命--首届大学生艺术与设计交流展 策展 联展
  中国-上海-1933创意园
2011
  红线-新锐艺术家 联展
  中国-上海-虹桥国际展览中心
  THE DIVINE WOO 联展
  美国 阿肯色中央大学
  Art of the Uncanny Valley 联展
  美国 阿肯色中央大学
  2011年“直觉”上海市美协小幅油画作品展 联展
  中国-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创作中心
2012
  “春意” 联展
  中国-上海-北外滩111 创意园
  北京偶发影像艺术节-上海站 联展
  中国-上海-北外滩111 创意园
  2012年“图像”-上海市美协小幅油画作品展 联展
  中国-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创作中心
2013
  “夜袭”青年艺术家群展 联展
  中国-上海-M50 视界艺术中心
  温度-当代艺术展 联展
  中国-上海-明园艺术中心
  冲撞浮华-当代艺术展 联展
  中国-福建-闽都美术馆
  “大家都有”研究生作品展 华东师大美术馆
  “唐氏综合症” 华东师大美术馆
2014
  日常之变 策展
  中国-上海-上海湾
   《这是一个很棒的展览!90+白皮书》策划 联展
  中国-上海-上海明圆美术馆
  “世界看第三只眼” 上海新泽园艺术中心
  “第三只眼看世界” 华东师大图书馆
2015
  《初·计划 青年艺术家回顾展PLUS+》联展
  中国-上海 1929Artspce平阁文化艺术空间
  《艺术驿站--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2015届毕业作品展》联展
  中国-上海-红坊创意园-上海城市雕塑中心
  《四是而非 90+白皮书》
  中国-上海-MaoSpace(静安嘉里)
  《第二届 初·计划 青年艺术家系列联展》联展
  中国-上海 上海半岛美术馆
  《被遗产的机械时代》 联展
  中国-上海 华东师大美术馆
  《江南之春-上海市民美术大展》 入选
  中国-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分馆
  《90+白皮书 第二季 OVA—不开灯》 参展
  中国-上海 老码头 DNA画廊
  《尺度-2015上海小幅油画展》 联展
  中国-上海 陆俨少艺术院
2016
  《TEDx苏州》策展
  中国-苏州-新光天地
  《站在感性,律动的惯性上》联展
   中国-上海-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
  《看得见的声音》策展
  中国-上海-MOCA
  《艺术未来 艺术博览会》联展
  中国-上海-锦江饭店
  《光辉历程:第六届上海市市民艺术大展》联展
  中国-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
 《艺术未来 艺术博览会》联展
  中国-上海-锦江饭店
 《伙聚x蓬皮杜 高校巡回讲座》讲座
  中国-上海-上海戏剧学院
 《伙聚x蓬皮杜 高校巡回讲座》讲座
  中国-上海-上海建桥学院
  《2016 JISP 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联展
  中国-上海-静安雕塑公园
  《2016 上海设计周:一花一世界》联展
  中国-上海-上海展览中心
《2016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静态艺术展》联展
  中国-上海-奉贤图书馆
  《工业朋克穿梭机》联展
  中国-上海-M50小美术馆
 《Thirsty Stories》联展
 中国-上海-Scribble Studio
 《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联展
  中国-上海-水晶艺廊
 《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联展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
 《南京艺博会》联展
  中国-南京
 《伙聚x蓬皮杜 高校巡回讲座》讲座
  中国-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国际艺术节-青年创想周:白日梦想家》联展
  中国-上海-上海戏剧学院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