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

日期:2017-12-19 14:59:50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资讯 >别有洞天

结就丹阳蓬岛去,仙乡别有洞天春。—— 元·刘处玄《望蓬莱·形如鹤》
白云深处,别有洞天居。——元·王哲《满庭芳 赠友人问题》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自由、平等、隐逸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只要在武陵溪中找到一个“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山洞,就能进入那个神奇的桃花源!就能够逃避现实苦难,就能够到达仙境般的世界!
    古人喜欢用“洞天”、“仙窟”、“洞府”、“石室”、“乳窟”等词形容大自然的山洞石窟。唐宋诗作中也多有描述洞窟的名句:“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唐·章碣)“丹砂已化黄金鼎,玉洞犹开白鹤花。”(宋·黄庭坚)、“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宋·文天祥)
    诗仙李白的“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对喀斯特地貌多溶洞这一特色生动地进行了描绘:溶洞里的钟乳石、洞溪、蝙蝠,都被他观察下来,并写进诗句。
    苏东坡在他的《濠州七绝 浮山洞》里,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地下河时涨时落的神奇山洞:“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古代游仙诗描写的神仙生活,往往也离不开仙人修炼居住的“洞府、石室”。诗人曹唐通过“刘阮洞中遇仙子、仙子送刘阮出洞、仙子洞中有怀刘阮、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几个情节,描写了一个奇妙的“人仙恋”故事。
    大部份中国人,对于洞窟的最早印象可能都是来自这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得道仙人、异人和妖魔鬼怪的活动,似乎都离不开洞窟。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提到了很多神奇的山洞:最出名的应该是 “水帘洞”了,洞口飞瀑如帘,花果山的猴儿们在这里天天举办狂欢节。除此之外,观音菩萨住在普陀山的“落迦崖潮音洞”里,各路神仙、妖魔鬼怪也都有自己的山洞,并自称“洞主”:傲来国混世魔王的“坎源山脏水洞”、黑熊精和白衣秀才及凌虚子的“黑风山黑风洞”、乌斯藏国黄风怪的“黄风岭黄风洞”、白骨夫人的“白骨洞”、宝象国黄袍怪的“碗子山波月洞”……还有“平顶山莲花洞”、 “压龙山压龙洞”、“火云洞”、“金兜山金兜洞”、“毒敌山琵琶洞”、“破儿洞”、“翠云山芭蕉洞”、 “积雷山摩云洞”、“盘丝岭盘丝洞”、“狮驼岭狮驼洞”、“连环洞”、“虎口洞”、“九曲盘桓洞”、“青龙山玄英洞”、“赤炎洞”、“无底洞”……一部《西游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洞”的世界!也许,作者吴承恩先生应该和徐霞客一样,是一名探洞爱好者,否则他怎么会如名士填词般想像出这么多的山洞名字?
    又如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弟子都有自己的洞府:九仙山桃源洞(广成子道场)、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道场)、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道场)、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道场)、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道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道场)、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道场)、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道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道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道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道场)、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道场)。另外,燃灯道人的道场是灵鹫山圆觉洞,云中子的道场是终南山玉柱洞。
    中国古籍《山海经》、《搜神记》、《搜神后记》、《淮南子》、《神仙传》、《太平广记》、《云笈七籖》、《神异经》、《轩辕本纪》、《神农经》、《述异记》……也有很多对神奇洞穴以及那些发生在洞窟石室里神奇玄妙故事的描写,洞中仙人那种逍遥、潇洒的快乐让人啧啧称奇、羡慕不已,而寻仙不遇或与神仙失之交臂的传说则又让人叹息感慨。
    国外的文学作品对山洞的描写往往都是“藏宝洞”,或者和探险家离奇的经历有关。阿拉伯文学名著《天方夜谭》里那个“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叫一声“籽麻开门”就会开启的藏宝洞。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讲述了法老号大副埃德蒙成功越狱并报复仇人的故事,也是因为狱友法里亚神甫告诉了他一个关于藏宝洞的秘密,从而成为基督山伯爵并达成心愿。
    法国现代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地心游记》、《神秘岛》等名著中,应用了丰富的地理地貌知识,大量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些神奇的天然山洞,在这些在石窟洞穴里演绎的探险故事,符合地貌学的科学性,又充满了浪漫大胆的想像,引人入胜。
    亿万年来,冰川的搬运、风沙的剥蚀、水流的磨蚀、火山的喷发、植物的根劈以及古人采石作业,都是形成千姿百态山川地貌的复杂原因之一。而自然地貌中最神秘和不为人知的,是古怪清奇的洞窟,让我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天真的想象——里面是否真的有修炼奇妙仙术的世外高人?有至今不为人知的怪异生物?是否暗藏传说中所罗门的宝藏?或者,充满了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让进入者有去无回?
    于是,我一一探访深山里不为人知的天然溶洞、戈壁上千姿百态的风蚀洞、海岛礁崖间飞鸟成群的海蚀洞、河西走廊和东南亚诸国的千年佛窟、以及古代山越族在浙皖山区采石作业留下的石窟迷洞……
    我的探洞故事,留在记忆中、画作里。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