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古玩市场人声鼎沸 如今却无人光顾
近日,郑州古玩城的店主“文信侯”发了一条朋友圈,九宫格的图片,每一张都是空空荡荡的过道,连一个人影也没,配文“周末的古玩城”。有朋友在下面评论:“周末也这么冷清?”文信侯无奈地回复道:“想哭呀,心里哇凉哇凉的!”
现状冷清中暗藏机遇
一层秋雨一层凉,就连某一线龙头房企都在今年秋季例会上把“活下去”作为目标,向来小众的古玩行业又怎能例外?随着“消费降级”成为热词,古玩艺术品似乎成了人们首先“降级”的目标,毕竟,衣食住行这些刚需不好省,艺术品这种锦上添花的生活装点,倒是能先省省。
10月14日,记者来到郑州古玩城。古色古香的环境,颇为适合周末闲逛,可是逛了好一会儿,擦肩而过的人却没几个。开着门的店里,多是店主们凑在一起喝茶聊天;有些店则大门紧闭,贴上了“寻求合作”“此房招租”的信息。一位店主告诉记者,他只有周末才开两天门,“平时开了干坐一天也没人,不去开门还省点油钱”。
在郑州古玩城店主刘志平的印象中,这两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行情一直不太好,不仅郑州,全国都是如此。“听说北京古玩城一些大店都在转让,连转让费都不要,只为了尽快换个小店压缩成本。西安的大唐西市生意也一般,周末地摊逛着玩的人多,真下手的人少。”郑州碧波园珍宝大世界的店主何兴妞告诉记者,“碧波园主区那边坚持下来的没多少,都快转让完了,有的大哥级别的都准备转让了。以前还能收两三万转让费,现在一分钱不要还不一定能转出去。我当时接下这个店铺花了3.5万转让费,加上装修,现在能转一万就不错了。”
坚持下来的,大多是早期入行的老藏家,有人脉圈子、有眼力、有渠道和口碑,而且当年收的东西便宜,还能撑下来。何兴妞就是一位老藏家,他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是圈子里的熟人交易,偶尔也有生人,大多是抱着捡漏心态来逛的,出价很低。“生意还是有的,就是利润薄了。”他对此看得很开,“我继续开这个店,主要是消遣、玩儿,留个地方跟朋友喝茶聊天,能挣个房租就行了。”
但很多人连房租都挣不到。刘志平有一位在北京开古玩店的朋友,一个月租金1.5万,入不敷出,苦苦坚持。不过,古玩这行业不能按月看,虽说没有“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那么夸张,但每年春拍秋拍能拍出去两件精品,一年的租金就有了。
在刘志平看来,任何行业都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只要眼光好、东西好,还是能活得不错。每个行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高潮和低谷很正常,波谷与波峰的转换过程,正是暗藏机遇的好时机。“很多人后悔没早些年接触收藏,嫌东西贵了不好下手。现在行情冷清,漏儿多,不正是一个囤货的好时候吗?想开店的也有机会低价接手店铺,只要扛过去,未来还是美好的。”
转型线上网店、微拍火热
为了压缩成本,许多人开始尝试转型。一些店主转让实体店,开起了网店,或者在“微拍堂”、圈内微拍群等平台销售自己的藏品。
在网上销售,主要靠自己之前积攒的人脉和口碑。刘志平经常在网上买卖藏品,“网上沟通很方便,比店里成交的多,大部分是外地客户。现在留着实体店主要是跟朋友见面聊天用,不指望通过实体店卖东西了。”
提醒捡漏好时机
在何兴妞看来,冷清的行情对店主们来说当然不好,对藏家们来说却是难得的抄底良机。“以前人去找东西,现在东西去找人。有些店压着货资金紧张,就低价出手一些东西;有些人把东西放在微拍群,无底价起拍,给钱就卖;还有人急用资金,把东西批量打包清仓,价钱跟几年前的进价一样。古玩市场看似萧条,其实暗潮涌动,很多人在盯着下手捡漏的机会。”
刘志平提醒大家,捡漏也要凭眼力,尤其是一些批量打包甩卖的,可能夹杂着赝品,需要筛选辨别,不能看到便宜就盲目买。在行情冷清的情况下,精品更能保值增值,收藏时要注意藏品的品相、艺术性、历史文化价值,不要大包大揽收一堆破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