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秋拍

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拍卖场上最好的水绘园女史作品

日期:2018-11-20 14:31:04 来源:中贸圣佳

拍卖 >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拍卖场上最好的水绘园女史作品

中贸圣佳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  Preview

2018 / 11 / 22-23

拍卖  Auctions  

2018 / 11 / 24-25

地址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中贸圣佳精品拍卖会第23期

预展  Preview

2018 / 11 / 22-23

拍卖  Auctions  

2018 / 11 / 25

地址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中贸圣佳2018秋拍精品巡展

上海站

2018/11/13

花园饭店(上海)·2楼茉莉花厅

上海市黄浦区茂名南路58号

杭州站

2018/11/15

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2楼莲池厅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78


LOT3047 蔡含、金玥合作《 春色先来十二红》 设色纸本 立轴 148×38cm

《春色先来十二红》为冒襄二妾蔡含(女罗)、金玥(晓珠)联袂所作。图绘杏树双鸟,寓“红杏枝头春意闹”之义。杏树为江浙一带最为常见的树种,繁花满枝,春意盎然,间以山茶,一派生机。双鸟名为“太平鸟”。“太平鸟”有大、小之分,尾羽端部黄色者为“大太平鸟”,俗称“十二黄”;尾羽端部红色者为“小太平鸟”,俗称“十二红”。​

2

十二红

​蔡含、金玥擅绘,人称“冒氏两画史”。 凡钤“书中有女画中有诗、雉皋冒氏水绘庵兰双画史”两印者,皆为二姬合璧之作。根据画上款识和钤印,本幅作品乃康熙十六年(1677)蔡含、金玥合作,时蔡含三十有七,金玥二十有八。


蔡含绘《冒辟疆姬人金晓珠小像》出版:《妇女杂志》第二卷第一号

​蔡、金二女未嫁之前都曾在水绘庵中学习绘事。顺治年间,蔡含曾拜吴琪(蕊仙)为师,在庵中学诗作画。康熙三年(1664),金玥曾作《凤凰于飞》,署款“甲辰二月水绘庵兰闺学画女史金钥”,证明居水绘庵亦有时日。康熙四年(1665)和康熙六年(1667),蔡金二女先后归嫁冒襄。两位如夫人曾多次联袂挥毫,康熙十四年(1675)曾合作《午瑞图》,二年后又作此《春色先来十二红》,冒襄均为之题款。


金玥《午瑞图》设色纸本 立轴南京博物院藏 

《春色先来十二红》乃二姬仿元人笔意之作。元代文人画追求古意和士气,提倡简淡闲逸、遗貌求神,与刻意求工的宋代院体画大相径庭,蔡、金二姬笔下的杏茶二花,均采用彩色没骨画法,不沿雕饰和工丽,而小太平鸟则兼工带写,简逸秀淡,颇具清幽雅致,更得元人真髓。

没骨画法 

没骨法是国画术语,直接用彩色作画,不用墨笔立骨的技法叫做没骨法。分山水没骨和花鸟没骨两种,最初相传由南朝张僧繇创始,而没骨花鸟传为南唐宋徐崇嗣,实应真正始于清恽寿平。这种画法打破了前代习用的“勾花点叶”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时代风格。

 5

《春色先来十二红》局部图

冒襄所题上款为:“春色先来十二红。丁巳小年,客吴门之松岩小隐,及与四十年老友澹心长兄比邻,命姬人仿元人笔意,用介春酒兼博嫂夫人一笑。同学弟冒襄题。”钤印:“巢民命姬人仿古”、“书中有女画中有诗”、“雉皋冒氏水绘庵兰闺双画史”,“雉皋古巢民冒襄辟疆之印”。

6

若识此款,必先对冒襄与余怀的交游作一番考究。

余怀

7

​余怀(1616—1696)清初著名文学家。字澹心,号曼翁。祖籍福建莆田,生于南京,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熟读经史,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曾游学南雍(南京国子监),与黄冈杜浚、江宁白梦鼐并享盛名,称“余杜白”。南京国子监司业吴伟业对余怀十分欣赏,作《满江红·赠南中余澹心》相赠。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邀余怀,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并掌管文书。

 《满江红·赠南中余澹心》

 绿草郊原,此少俊、风流如画。尽行乐、溪山佳处,舞亭歌榭。石子冈头闻奏伎,瓦官阁外看盘马。问后生、领袖复谁人,如卿者?鸡笼馆,青溪社,西园饮,东堂射。捉松枝麈尾,做些声价。赌墅好寻王武子,论书不减萧思话。听清谈、逼人来,从天下。

(见《吴梅村全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67页) 

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才女辈出。所谓“金陵八艳”或“秦淮八艳”的说法,最早出自清末张景祁《秦淮八艳图》和叶衍兰《秦淮八艳图咏》,他们凭借对秦淮河历史的研究,选出最出色的八位,就这个“金陵八艳”的构成,后来也有过许多版本。

8

事实上,同时代的余怀在《板桥杂记》中共记载了二十多位才女,李湘真便是其中皎皎者。当时,余怀常在李湘真处会友待客。崇祯年间冒襄五赴金陵乡试,便与余怀相识于李湘真处。据余怀《冒巢民先生七十寿序》,“与巢民交在己卯、庚辰之际”,即崇祯十二(1639)、十三年(1640)。“时余少巢民五岁,以兄事之”。(1)两人都艰于科举,屡试不售,愈发惺惺相惜。

9

余怀《板桥杂记》

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复社在苏州虎丘召开大会。大会由郑元勋、李雯主盟,冒襄、余怀、方以智、邓汉仪等复社名流均与会。此间交往见载于青浦杜登春《社事始末》。甲申之变后,马士英把持弘光朝政,引用阉党阮大铖,大肆迫害东林与复社人士,余怀积极参加了反对马、阮的斗争。后来,他回忆说:“阉儿得志,修怨报仇,目余辈为党魁,必尽杀乃止。余以营救周(镳)、雷(祚)两公,几不免虎口。巢民亦以名捕跳身幸脱罗网。”(2)此后,两人便失去联系。

“复社”​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万历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到天启年间更出现了阉党擅权局面,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张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弋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

清军占领南京后,余怀流亡异乡。余怀《山阴道上·自序》言:“余以五月一日闻国变,五月五日渡浙江。山阴道上,又以夜卧竹(舟空)而过之。”(3)《鸳湖中秋诗》小序又说:“辛卯(1651)八月,寄居萧寺……忆已丑(1649)中秋,迹遁海陵之隅。庚寅(1650),漂泊虞山之下。余亦五年四处见中秋矣。”(4)

入清后,冒襄、余怀两人都拒仕清廷,投身复明运动。据顾启先生推论,冒、余二人当为钱谦益之左膀右臂,从顺治年间直到康熙初年,余奔走于南京、苏州、嘉兴一带,冒劳顿于海陵、扬州、苏州之间,联络志同道合者,进行抗清复明活动。但惜无此间两人交往实证。

11

钱谦益

康熙初,抗清势力被摧残殆尽。不久,钱谦益病逝,冒襄、余怀复明的希望终于破灭,一归隐于雉水,一栖居于吴门(约在康熙七年1668)。忍受心灵巨痛,坚守遗民身份,不忘故国,拒不出仕,这种守身如玉的崇高气节难能可贵。莆田后学称颂余怀“高风亮节可比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诸公”。(5)

康熙十五年(1676),冒襄之母去世,庶出的弟弟因舅氏的唆使,在家产问题上发难,告发冒襄曾“通海反清”。因许之椿、许元博事发,冒襄本就有案在册,此时更是“危如一发”。幸而朋友相助,案情稍得缓解,冒襄决定外出暂避。

12

冒襄

康熙十六年丁已(1677)冬,冒襄移家江南,居于吴门焉,而余怀流寓吴门已近十年。冒襄余怀这对好友劫后重逢,抱头痛哭。自崇祯十二年(1639)初识,已近四十年,故冒襄于《春色先来十二红》题款中有“四十年老友澹心长兄”之谓。

13

《春色先来十二红》局部图

冒襄移居江南,得到了诸多好友的倾情相待。常熟邓林梓(肯堂)嘱王翚(石谷)临赵孟頫《程学士全家重游江南图》以赠冒襄,邓林梓题诗画上,孙朝让、蒋伊、严熊、戴洵均以诗相和;苏州高简(澹游)亦写《移家江南图》以赠。为此,余怀于腊月十九日作《题高澹游写赠巢民移家江南图二首》,这是已知最早的冒襄与余怀的诗文交往:

“千里江涛一舸迟,移家正及小春时。文章久被虚名误,意气惟凭我辈知。自有琴尊传北海,岂无佳丽敌西施。梅花几树垂垂发,东阁应催白雪诗。”“我作梁鸿已十年,君来同买洞庭船。当时党祸悲携手,此日风流愧比肩。幸筑浣花居杜甫,好留银汉待张骞。郑公通德门相近,搔首城南尺五天。”(6)

余怀在“当时党祸悲携手”后注:“阮、马构党锢之祸,余两人皆在罗织之中。”说明崇祯末年冒襄和余怀均曾遭阮大铖、马士英所迫害;在“幸筑浣花居杜甫”后注:“方伯丁公,今之严仆射也,余两人并受其庇。”(7)说明冒襄和余怀寄寓吴门均幸得江苏布政使丁思孔的庇护。余怀将丁思孔喻为严武,实则将冒襄喻作杜甫。

在诗后注:“郑子兼山,割宅留住,乃祖三山翁,余两人之老友。”(8)可知冒襄寓居于名医郑栉(兼山)的别业松岩小隐。” 但在“岂无佳丽敌西施”下注:“李义山云‘分无佳丽敌西施’,余特反之。”此处有误,该句出自白居易《重答刘和州》,非李商隐义山诗。

重答刘和州-白居易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随分笙歌聊自乐,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冒襄与余怀在苏州相邻而居,“望衡对宇”。丁已小年(腊月二十四),两家相聚,冒襄命蔡、金二姬仿元人笔意,为四十年老友余怀绘《春色先来十二红》,并以介春酒相侑,以博余怀夫人之欢心,这便是冒襄画中题款的来由。这是现存冒襄、余怀交往的唯一书画实证,是《春色先来十二红》最重要的史料价值所在。此外,此画还清楚地记载了冒襄移居江南的时间、居住的地点、同行的家眷等等,亦可资证冒襄研究。

14

《春色先来十二红》局部图 

冒襄寄寓苏州时近一年,与余怀唱和不辍,主要有《移家江南图》倡和诗、丁巳除夕倡和诗、戊午元旦(正月初一)倡和诗、戊午人日(正月初七)倡和诗、桃坞草堂倡和诗、梅花倡和诗、戊午游吴倡和诗等等,收入《同人集》卷八。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初秋,冒襄与余怀洒泪而别,举家返回故里如皋。

15

水绘园内董小宛、冒襄像

 康熙十八年(1679)中秋,冒襄长子谷梁经苏州过访余怀。余怀即席填《浣溪纱》四阕转赠冒襄。其二为:

五十年来老铁龙,

相逢一笑在孤峰,

世皆欲杀是渠侬。

白马清流初梦觉,

绿珠红豆本成空,

酒酣高唱大江东 。(9)

 “五十年来老铁龙”是余怀对自己和冒襄都能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度自许。“世皆欲杀是渠侬”是他们对所处环境的悲愤描述。“白马清流初梦觉”是对他们都曾参与同阉党斗争事迹的理性反思。“绿珠红豆本成空”是对他们与秦淮名姝缱绻历史的沉痛回顾。冒襄阅后即答和见寄,其二为:

莫问人中虎与龙,

此身拚倒闭千峰,

说来往事惯愁侬。

傀儡登场双泪尽,

邯郸入梦万缘空,

任他日月走西东。(10)

《浣溪纱》倡和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铁龙”之谓。元末文坛领袖杨维桢号“铁龙道人”,入明,力拒朱元璋之邀,不复出仕。其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苏州昆山顾德辉(阿瑛)发起主持的“玉山雅集”,实以杨维桢为领袖,大小雅集五十余次,上百名士参与,集诗文三千余篇。浙江桐乡濮允中(乐闲)发起“聚桂文会”,时年五十余岁的杨维桢任主评裁,五百多位东南名士会聚而来,杨维桢为撰《聚桂文集序》。

此皆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盛会。冒襄诗文气节与水绘园文酒之会闻名天下,较玉山、濮院毫不逊色,且冒襄年近七十,余怀喻之为“老铁龙”确是神来之笔。其实,“铁龙”之谓,余怀亦不遑多让。 

康熙十九年(1680),冒襄七十大寿,余怀作《冒巢民先生七十寿序》以贺。序中有言:“巢民之拥丽人,非渔于色也。蓄声乐非滛于声也。”“古人之胸中有感愤无聊不平之气,必寄之一事一物以发泄其堙暧”。(11) 这应该是冒襄与余怀最后一次文章之交。但仅此一段足以佐证,知冒襄者莫过于余怀。 

康熙三十五年(1696),即在冒襄卒后三年,余怀辞世,葬于苏州桃花坞,享年八十有一。

16

《春色先来十二红》另有两处题字和八方鉴藏印,可以大致说明此画的流传。左上题签:“水绘园女史花鸟,麓云楼藏”,下钤朱文“麓云楼书画记”印,另左下有白文“向叔心赏”印、右下有朱文“麓云楼藏”印,此乃汪士元所题所钤。

17

右下边跋:“壬戌十二月,归千卷楼主人。”下钤朱文“千卷楼主”印,左下又钤白文“千卷楼主人藏过”印,此乃1922年(壬戌)新任两浙盐运使杜纯所题所钤。杜纯,字梅叔,号了盦,广东番禺人,精鉴赏,室名“千卷楼”。

18

左下“雪庵铭心之品”、“古堇周氏宝米室秘籍印”两方朱文印,说明此画曾为清末宁波巨商周湘云所藏。周湘云,号雪庵,大收藏家。因其收藏米友仁《潇湘图》,故名其斋为“宝米斋”。

19

左下“高要何氏昆玉瑗玉同怀共赏”、右下“端溪何叔子瑗玉号蘧庵过眼经籍金石书画印记”两方朱方印,说明此画曾为广东何氏昆仲鉴赏。何瑗玉,字蘧庵,号莲身居士,广东高要人(境内端溪为产砚石之地),晚清翰林院待诏,精鉴赏,与其兄何昆玉同享盛名。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