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贸圣佳2018秋拍丨源自清宫—明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贲巴瓶赏析

日期:2018-11-20 16:57:49 来源:中贸圣佳

拍卖 >中贸圣佳2018秋拍丨源自清宫—明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贲巴瓶赏析

中贸圣佳2018秋拍精品巡展

上海站

2018/11/13

花园饭店(上海)·2楼茉莉花厅

上海市黄浦区茂名南路58号 

杭州站

2018/11/15

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2楼莲池厅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78号

中贸圣佳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  Preview

2018 / 11 / 22-23

拍卖  Auctions

2018 / 11 / 24-25

地址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中贸圣佳精品拍卖会第23期

预展  Preview

2018 / 11 / 22-23

拍卖  Auctions

2018 / 11 / 25

地址 Address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1

2

Lot3075

明 掐丝珐琅瑞狮戏球图贲巴瓶

H:22.5cm

Ming Dynasty

ANENEMAL CLOISONNE 'LION PLAYING THE BALL' VASE

RMB:4,000,000-4,800,000

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贲巴瓶赏析

文丨故宫博物院 杨勇

中贸圣佳2018 年秋季拍卖会上出现一件掐丝珐琅贲巴瓶,通体施天蓝色釉为地,腹部描绘狮戏绣球,颈部装饰莲花,外底装饰葵花,肩部镶嵌鎏金铜螭虎一对。

01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之一,其制作流程是:先在金属胎体(多为铜胎)上掐细铜丝构图,然后根据装饰需要,在掐丝轮廓内填入不同颜色的釉料粉末,再经烧制、打磨、鎏金诸道工序才能完成。将掐好的细铜丝图案固定在胎体上,需要经过900度左右的焙烧。釉料粉末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加热温度必须控制在800度以内,否则会令铜丝从胎体上脱落。当釉料冷却,固着于胎体表面时,原本填满掐丝轮廓的粉末会低于铜丝的厚度,因而需要再次填釉焙烧,该过程一般重复三至五次,才能达到烧结的釉料与铜丝轮廓齐平的效果。可以想象,掐丝珐琅器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繁琐,除了原料(铜、釉料),还要耗费大量时间本。

3

掐丝珐琅器不但利用各种釉色表现纹样,还结合了鎏金工艺,具备艳丽、耀目的视觉效果,其华贵、大气之特质,恰好与统治者的身份相符。《新增格古要论》认为“内府作者,细润可爱”。《春明梦余录》记载,景泰御前作坊珐琅器同永乐漆器、宣德铜器、成化瓷器一样,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富裕阶层竞购之物,用以彰显自身之雅致与时尚。

02

然而,由于标准器的严重匮乏,明代掐丝珐琅器的断代,除了宣德和万历两朝以外,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就中期而言,正统至正德这八十多年(1436-1521)的文化面貌则一直较为模糊。实际上,这一时期的瓷器也只因具备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年款,才得以辨识,空白期同样有待进一步探讨。除此之外,无论珐琅器、漆器、玉器,还是金银器等,宣德以后,嘉靖之前的文化特点皆不甚明晰,目前只能勉强将特征介于宣德与嘉万之间的器物定为明中期。

4

图1 乐从堂藏宣德掐丝珐琅贲巴瓶(左)

图2 故宫藏成化-正德时期掐丝珐琅摩竭缠枝莲纹烛台(右)

​明代皇帝大都崇奉藏传佛教,对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统治政策。洪武—永乐时期,崇奉较为节制,宣德朝开始大量封授、供养藏僧,克制渐少,肆意日增。这种“肆意”体现于掐丝珐琅器,就是出现典型的藏式风格器物—僧帽壶(西藏博物馆藏)和贲巴瓶(乐从堂和瑞士ULDRY 各收藏一件),(图1)但数量极少。正统—正德诸帝对藏传佛教极度痴迷,成化和正德两朝甚至达到顶峰。皇帝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反映在珐琅器上,大概是成化- 正德时期流行摩竭纹,及与之共存于同一件器物上的狮戏球纹、海马纹、如意云纹、莲纹、仰覆莲瓣纹等。莲纹乃中国掐丝珐琅器上最流行的装饰纹样,成化—正德时期整体呈扁体椭圆形,中间的一瓣或为锥形,其两侧各分布细长的五瓣。莲瓣内部的花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五裂,近似甲骨文的“自”;下部为八瓣花座。制作工艺方面,此时期掐丝末端回钩的做法非常流行。(图2)

5

图3 凤凰城艺术博物馆藏成化- 正德时期掐丝珐琅鱼纹盆

CLOISONNE—Chinese Enamels from theYuan,Ming,and Qing Dynasties,图44

6

图4 北京故宫藏宣德款掐丝珐琅瓶(左)

图5 北京故宫藏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右)

嘉靖皇帝鉴于武宗崇佛之弊,采取一系列措施禁绝佛教,倡导道教。隆庆至崇祯朝的诸位皇帝尽管依旧信奉藏传佛教,但由于经济匮乏,政局震荡,不得不再次转为节制。这一时期珐琅器上的摩竭纹、狮戏球纹等消失,莲纹由单瓣变为重瓣。本次拍卖贲巴瓶腹部的莲纹同图2 几乎完全一致,仰覆莲及填充狮戏球场景的如意云纹亦非常典型,外底的葵花同美国凤凰城艺术博物馆的鱼纹盆近似(图3),图案的掐丝末端回钩明显,因而,可以将其腹部的制作年代定在成化—正德时期。颈部的莲纹略呈方形,而非椭圆,掐丝末端未见回钩,青金蓝釉颜色较为纯正,皆与宣德莲纹的特点接近(图4),暗示该部分制作于宣德年间,或稍晚。换句话说,此件贲巴瓶由两个时期的典型珐琅组合而成。不同时期珐琅的组合件在掐丝珐琅器上并不罕见,例如北京故宫藏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图5),腹部属元代作品,颈部于康熙年间制作。将不同时期的掐丝珐琅重新组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对该种材质的珍惜。

03

传世的珐琅贲巴瓶并不多见, 已知明宣德有两件, 一件系瑞士藏家Uldry 所有(Chinese Cloisonne: THE PIERRE ULDRYCOLLECTION,图9),另一件由台湾的乐从堂收藏。成化- 正德时期有三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属清宫旧藏,其中的一对亦装饰狮戏球纹(图6),原存养心殿;一件装饰缠枝莲纹(图7),民国时期,先由逊帝溥仪带出紫禁城,抵押给了盐业银行,之后又交还故宫。

7

图9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晚清贲巴瓶(左)

图6 北京故宫藏成化-正德时期掐丝珐琅狮戏球纹贲巴瓶(右)

清代的珐琅贲巴瓶有三件,一件系雍正款铜胎画珐琅,装饰牡丹纹,现藏台北故宫,原存干清宫端凝殿。(图8)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五年传旨珐琅作,景泰款掐丝珐琅瓶“上螭虎款式好,尔等照样烧造珐琅瓶,其螭虎亦照样做。钦此”。七个月后做得呈进的,应即此件画珐琅牡丹纹瓶。一件系乾隆掐丝珐琅器,装饰狮戏球纹,收藏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显系仿照图4 制作而成。另一件属晚清作品,装饰花卉纹,现藏北京故宫,原存养心殿。(图9)由是观之,如果清代帝王不是对明代的贲巴瓶情有独钟,恐怕不会多次仿制。

8

图7 北京故宫藏成化- 正德时期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贲巴瓶

图8 台北故宫藏雍正铜胎画珐琅贲巴

本次拍品与故宫的两件同时期的贲巴瓶相比,无论狮子或螭虎的神态,还是莲花、仰覆莲瓣的设计构图,皆非常近似。需要藏家格外留意的,主要有三点:1. 本次拍品的外底有掐丝纹样,而故宫的两件都是铜鎏金光素底刻景泰款;2. 贲巴瓶的存世量很少,且多由世界知名的公立博物馆所垄断,中贸圣佳令中国艺术的痴迷者、品鉴者能够参与竞逐,实属难得的机缘;3. 瓶底残留的黄纸条上墨书“九十”,很可能原本是“(× 字)九十(号)”,类似的黄纸条常见于故宫藏品,系清朝为管理宫殿内存放物品所贴,亦暗示本拍品出自清宫。

15

16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