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莫兰迪:在他的瓶瓶罐罐中,倾听生活的真实

日期:2019-01-21 15:15:21 来源:解放日报

资讯 >乔治·莫兰迪:在他的瓶瓶罐罐中,倾听生活的真实

20190118081341507864988

近日,在沪上举行的“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品展”中,有一位画家因其创造的独特颜色而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他就是静物画大师——乔治·莫兰迪。

莫兰迪如苦行僧般画了一辈子的瓶瓶罐罐,它们看上去并不完美、真实,但观众却可以从他的画中进入以物观物、物我相融的无我之境。

忘记自己的风格

莫兰迪1890年7月20日生于意大利博洛尼亚,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出艺术天赋。1907年至1913年期间,他在博洛尼亚的美术学院学习,这是意大利第一个美术学院。刚开始画画时,他最喜欢的艺术家是塞尚。1920年,莫兰迪在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中认真研究了28幅塞尚的作品。塞尚的绘画,尤其是静物画特有的纯粹性和感性的组织形式与莫兰迪的艺术观念有着内在的契合。

世界上很多艺术家的艺术生涯都是抛物线状的发展,但莫兰迪的艺术生涯并不是,如罗伯特·隆吉所言:“按莫兰迪那从未丢掉的明晰性,他走的毋宁是一条笔直的线,一条漫长的路。”无论是塞尚,还是莫兰迪,在他们的绘画中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情感甚至情绪,带着一些忧伤、孤独等,但莫兰迪最初的动机不是表现这些情感,它是自然而然渗透进去的。

莫兰迪的作品第一眼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是简单的,甚至有些浅薄,但实际上却是复杂又深刻的艺术。1928年,莫兰迪在他的《自传》一书中强调:“这让我认识到必须完全放弃自己,把自己交给直觉,相信自己的力量,创作时要完全忘记所有自己的风格。”他曾经这样对朋友说:“我不能去看太多的展览,它会搅得我两三天都心烦意乱。”他不想向当代学习,他清楚自己要向塞尚等艺术家学习。倾听,对莫兰迪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前进的方式,他感悟过去数世纪中最精彩的绘画艺术并真正了解自己想要的艺术是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莫兰迪划归到现代主义绘画中的任何一个流派,他只是处在现代艺术很多主义或流派的交叉区乃至边缘地带。莫兰迪认为自己在探索中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是:“忘掉在过程中事先孕育的风格化观念”。莫兰迪的绘画改变了以往绘画对空间和物象的视觉和态度,他的艺术在现代主义绘画的基础上,吸收了塞尚的艺术和传统壁画的外在形式及内在精神等因素。

与世无争的“莫兰迪色”

当观众用惯常的经验审视莫兰迪作品的透视、形体、色彩和空间时,可能会感到失望,他作品中那些看似单调的符号和平常的色彩一点也不能使人们的感官欲望得以满足。这是瓶子吗?这是罐子吗?面对莫兰迪的作品时,很多观者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事实上,他的作品并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感官而创作的。他的瓶罐不是生活中看到的那些瓶罐,风景也不是路边的风景,它们不够完美和真实,缺少层次与对比,没有鲜艳的颜色和优美的造型,更没有那种所谓的黄金分割的构图,但却是超真实的和超完美的,最接近物象的本真。

莫兰迪的作品无论绿色、黄色和紫色都掺入了灰色和白色,这时候就产生了色彩差异,但由于在全部颜色中掺入了灰色和白色又产生了统一,所有的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就决定了画面的平和、宁静、神秘和深远等。《静物》(图1)中他的用色首先注重物象固有色的稳定感,同时也运用色彩冷暖以及互补的规律。他还经常运用相对鲜艳的土红、土黄、褐色、橄榄绿以及群青的颜色,这些技法和色彩可以在早期的湿壁画里找到来源。

莫兰迪的色彩感觉来自于文艺复兴早期壁画色彩的启示,同时也来自于艺术家自己与世无争的性情,带有一种对故乡环境色的回忆。豪斯特·比奈克认为:“与那些充斥在我们周围的色彩斑斓的绘画相比,莫兰迪的作品是在诉说生活,诉说真正的生活。”

莫兰迪就像一个调音师,把瓶瓶罐罐当成一件件乐器,把它们“同一协调”起来后再按照自己的思路搭配,但这个调音师手里并没有公开标准的调音器,只是凭着自己对这些瓶瓶罐罐长期观看的感觉来重新组合。

似曾相识又有内在不同

莫兰迪绘制的静物作品看上去都似曾相识,但每一幅都有差异,有着内在的不同,表面看上去技法简单,但实质上却是深刻又纯粹。他用视觉把精神世界浓缩到最常见、简单的瓶罐、花果这些日常实体之中。

在莫兰迪的成熟期即1943年后,如《静物》(图2)中的“差异”开始变小,有时很难分辨出来有什么差异,通过简化空间后获得画面“统一”,再通过安定和有力的几何形状分割出空间的结构,形成稳定的建筑形式感,在作品物象的内部空间与墙面背景和桌面平台的外部空间互相渗透,形成艺术上的“同一”。物象之间的前后空间也进行交换和相互开放,再通过微小的差异使无生命的空间有了自己的“存在”,最后所有的小空间相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同一的大空间。

他笔下的瓶罐,不是普通的瓶罐,而是超越以往我们生活经验中对所谓“瓶罐”那种生活中概念性的界定。他是通过自己的直观来面对事物的本质的:一是把往常认知的二元对立的情况统一起来;二是把艺术家对事物的普遍认知和个人的感觉集中起来,用来弥补这一缺憾。这些常人看来简单的物象,莫兰迪一次又一次地去倾听它们并进行反复描绘、创作。

欣赏莫兰迪的作品也需要倾听。在仔细倾听中,我们会发现莫兰迪绘画的一个个秘密:静物的形象在任何情况下都受心灵的支配,形式之间保持着那种类推的数学联系。

清静无为的东方诗意

虽然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但莫兰迪的心态更像中国的禅学者——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尘不染,心念不起。他的创作道路走的也是“寂寞之道”,在生活中他清高孤傲,且隐居避世。

莫兰迪的一生都隐居在意大利的一个叫格里扎那的小镇上。“他生活和工作的区域都是在这个中等大小的起居室中……这个房间里有他的小床,一张老式的组合桌,一个书架,还有他的画架。这些东西的四周是那些放在架子上的,为我们所熟悉的瓶瓶罐罐。这些酒瓶、花瓶、大水瓶、厨具以及罐头瓶,默默无语地伫立在那里。”这就是沃纳·哈夫特曼所描述的莫兰迪的公寓即画室。

他生前没有浪漫的举动和故事,在自己的世界里平淡生活着,性格内向低调,为人谦逊,淡泊名利,终生专注并坚持独立的艺术探索和创作,宁静、平和与孤独形成了莫兰迪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影响了他的艺术道路。

莫兰迪可谓是最接近中国艺术精神的欧洲艺术家了。巴尔蒂斯说:“按照道济的说法,莫兰迪是‘有笔有墨’的。他把笔墨俭省到极点。他的绘画别有境界,在观念上同中国艺术一致。他不满足于表面看到的世界,而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画中的静物和风景,高雅的色彩和细腻的色调,如同中国艺术家黄宾虹。

莫兰迪把生命交给了瓶瓶罐罐和颜料,平凡的时间培养了他的敏感性和把握物象的脱俗超凡的能力,他在简单的瓶瓶罐罐的形体中寻找到了秩序与和谐,回归这种古典和宁静。在莫兰迪的艺术作品中有一种“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在简单中呈现丰满,在平淡无奇中呈现出一种难以传达的东方诗意。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