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勇:近现代书画艺术的价值

日期:2020-04-03 10:30:30 来源:雅昌艺术网

资讯 >刘尚勇:近现代书画艺术的价值

我曾供职过的荣宝斋其书画经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荣宝斋是以商家的身份全程参与了中国近代美术的发展。荣宝斋的百年经营史中,在学术与商业的互相推动下同时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艺术收藏史。改革开放之后二十年的经营史和拍卖史,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史。如果将这几条线索汇总在一起分析和研究,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过程。

中国近代书画主要以民国时期为主

民国艺术大师都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由历史检验而被证明是艺术经典。辛亥革命是一场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它是由一些留学生发动的,在书画界也出现了很多游学海外的名人,如徐悲鸿、林风眠等。其实,这个时期不同领域的革命都是由留学生主导的,这个革命有两个理想与目标,一个是推翻满清、驱除鞑虏,第二个就是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这是孙中山等人最初的目标。在文化艺术上,受过西方新式教育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起了一场“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为五四运动的发生铺平了思想道路。这场革命基本上延续到新中国,至文革终结。

1

徐悲鸿(左4)在巴黎留学期间与同学朋友的合影

在文革中对古代文化和西方政治的强烈否定是这场革命最激烈的演变,一些对文化、对艺术的价值最激进的判断都是因为这场革命引起的。它成为那时的价值判断标准。所以说,如果对这场革命不理解,对这一百年的历史不理解,那就会给我们后来的收藏和学术研究带来很多的困惑。

在近代美术史中可以看到,政治制度影响着我们对美术价值的判断,比如徐悲鸿是否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呢?这个判断就有很多种说法。再比如刘海粟在近代美术史上有没有意义呢?他的作品价格一直徘徊不前,除了市场因素外,更有深层次的学术原因,以及其他极为复杂的社会原因。

近代美术的价值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是我们对艺术品投资最需要了解的。

“以西为新”的徐悲鸿

在近现代美术史中,徐悲鸿有着突出的贡献。他是“以西为新”,将西方的绘画技术带进中国的一个重要人物,虽然他所学的西画技术在当时西方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但对中国来说是很新颖的,以至于后来影响了今天的美术体系——徐蒋美术体系——徐悲鸿和蒋兆和,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不管什么学生进美术学校,第一件事情是画素描。其实画素描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缺乏创造力,会把自己变成一个绘画机器。但是我们仍然说徐悲鸿是一个很重要的画家,毕竟他的画曾经鼓舞了中国人民。徐悲鸿解放以后创作的作品《九州无事乐耕耘》, 嘉德第一次拍出了192.5万元,后来在北京荣宝卖了1705万元,最后到保利拍卖了2.668亿元。

2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近现代中国画为什么不能在世界主流美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画作表现的全是农业社会的事情。我们知道二战是工业社会的胜利,是以石油为动力的工业社会对以煤炭为动力的工业社会的一场革命,二战不是农业社会反抗工业社会的胜利。虽然在二战中,中国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战后重新安排世界利益格局时,中国却没有任何话语权。

我们的美术在社会形态上比世界主流美术还差着一块。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虽然反映的是一个农民家庭辛勤劳作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与赞美,但与世界主流社会形态还相差甚远。所以,若我们把这样的画作拿到世界主流文化中去,想与人平起平坐还是很难的。他们不会把我们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只是摆在附属的位置。

一代宗师林风眠

林风眠在中国美术界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从一开始画画学的就是立体派、野兽派,他学习的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东西。在当时,林风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国艺术家,在中国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的蔡元培很推崇他,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对他的研究还不到位,他作品的市场价值也不到位,没听说林风眠哪幅作品过亿的,连过千万的都少有。但是他的学生吴冠中的画过千万的却很多,赵无极的作品也都过千万。

所以,大师后面有大师,那么他就是宗师!

林风眠是美术史上永远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他的山水画厚重感非常强烈,我们目前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李可染后来也运用了这种逆光表现手法,但事实上这种逆光的东西,林风眠早就有了,如果李可染这样的山水能过亿的话,那林风眠的山水也能过亿。从学术来讲,他的价值可不比李可染差。

3

林风眠《林中人家图》(荣宝斋收藏)

由此可见,我们的市场有很多价值洼地,有很多价值误区,但是没有办法,这是由于历史认识造成的。但是,这种扭曲还是能被纠正的,需要有时间去不断地推演。所以,在研究近现代美术的时候,像林风眠这类的艺术大家特别值得关注。

价值两重天的刘海粟

刘海粟对西方绘画很有研究,擅长油画、诗词、书法等美术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但是刘海粟的画在市场上价格很便宜,过千万的都不多见,原因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海派",他在上海,在南方,如果他在北京或许就不同了。解放以后,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上海只是一个经济中心。但是,刘海粟在民国美术史上却很重要,尤其是他的油画作品。因为那时的上海既是经济中心,又是对外交往中心,也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4

刘海粟《天都峰雷雨》(刘海粟美术馆藏)

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这三个人都是民国时期学院派的代表,一个是北平艺专,一个是上海美专,一个是西湖艺专,都是学院派的领袖。但在市场上,徐悲鸿的作品价格最高,刘海粟和林风眠的作品相对不贵,有明显的价值落差,这就跟这场革命的接力棒最终落在哪里有关。

5

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

两大主线——南方艺术与北方艺术

民国美术基本搭建了我们近百年艺术的价值体系,而这里产生了两条主线,即:南方艺术和北方艺术。北边以京派为代表,南方以海派为主。京派之名来源京剧,事实上是没有明确的京派,它是代表了整个北方艺术。

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就曾经总结过南北艺术论,他站在一个思想家的历史高度上去评论。他说,北派艺术是为统治阶级、达官贵族和遗老遗少服务的;而南派艺术则是靠资本家、商人和富裕市民阶层存在的,归根结底还是市民阶层,所以北派艺术必定要超过南派艺术。

"扬北抑南"是因为"重官抑商"造成的,是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造成的,政治挂帅,商人再有钱有力量也总是超不过统治阶层。刘海粟和林风眠长期居于南方,因此就不能和在北京中央美院任教的徐悲鸿相提并论了。这从艺术研究的角度看显然是不够公平的。

南方有一个顶尖一流的山水画家陆俨少,早先其作品一直在市场买不上价。但艺术地位与他相当的李可染,虽是南方人,但是后来到了北京中央美院任教,他的作品就非常值钱。再如黄宾虹,原本一直在北方,解放前去了杭州,导致其作品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认可。

南北文化之争从民国开始,到今天还在延续,特别是1949年后政治中心落在北京,高度集权与计划经济使北京长期处于强势地位,艺术只有主动依附才能获得支持,直到今天艺术家要北上或北向积极参与主题创作是艺术生态的必须。

“以旧为新”——接上历史的正宗文脉

在我的研究中发现,还有一种现象叫"以旧为新"。在近代美术里有一大批人是以旧为新的,力争将本土的传统血脉延续到新的时代中并获得持续发展的营养,即弘扬汉族文化传统和审美。因为辛亥革命推翻的是满清统治,所以这批人首先追寻的就是明代,而明代文化追的则是宋代文化。这里的代表人物就是很著名的"南张北溥"——张大千和溥心畬,这两个人在民国市场上很是活跃。

"以旧为新"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这种复古不是一种回头,更不是落后。在文革时期特别否定这种做法,认为是复辟,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其实,它是接上了历史的正宗文脉,是借着古代的躯壳画了今天的心境,和复辟是不一样的。在市场中,这一部分画家的作品也卖得很贵,证明他们也是被市场所接受的。

站在经济的角度来说,市场是永远正确的,因为没有人会随便花钱。典型的例子是画家齐白石,他是拜师自学,没有上过新学堂,但也是被市场承认的。

“厚今薄古”——民国美术里的怪现象

民国美术里有许许多多的怪现象,以致我们今天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它有它的独特意义。比如,张大千在当时办一个画展,卖掉自己画作的收入就可以买到明代大家文徵明、唐伯虎的画。除了画家的身份之外,张大千本身也是一个收藏家,他特别喜欢买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历史上很多重要的绘画作品都曾经过张大千收藏,比如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张大千最初的画作虽是传统风格,而不是后来的泼彩,却已经受到当时人们的热捧,所以他就懂得卖了自己的画去买古画。而我们在文徵明的笔记里发现他当时也曾卖掉自己的作品而去买宋代书画。这就是收藏界的怪现象,新的反比旧的贵。而大多数人都在花最贵的钱去买最新的画,我们称为"厚今薄古"现象。

6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张大千后来到敦煌去临摹唐代的画,竟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之前只见人们追明追宋,他竟追到了唐代,这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以旧为新"的例子。他的画在当时就卖到200到500大洋,这个高价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张大千已经是一个时代公认的大艺术家,在两岸三地都是被认可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那场革命离我们越来越远,发展经济是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艺术又可以从经济中心获取赞助,向经济中心靠拢获得相对自由的艺术生态。于是,经济中心区东南经济重镇也会吸引一些艺术家寄居其间。以政治考量艺术价值的方式将逐渐非主流化,南北的差异也在慢慢缩小,市场讲公正,水一定是会端平的。

新中国的现代美术

新中国美术是对民国美术的演变与发展。民国美术有两条价值线,到了新中国美术画派就越来越多了。京派延伸成了京津画派,从北京到天津沈阳都叫京津画派,这依然是个主线;新出现的有长安画派,是以石鲁、赵望云、何海霞为代表,黄胄开始也属于长安画派,后来他到了北京;新海派陆俨少、关良、谢稚柳等;新岭南画派是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这些艺术家为主。

新中国美术里还有一个不南不北的画派叫新金陵画派,是因为傅抱石到了南京以后,这批画家就开始了一个新的样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当时被广为宣传。由傅抱石带队的一群艺术家如长征一般走遍了全中国,到处写生,即“笔墨当随时代”。这跟长安画派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新中国美术反映出来的样式。

其实,这些艺术家都是从民国时期走过来的,已经打下了丰富的基础,在新中国美术里得到了发扬。比如黄胄,在民国时去了西安,后来作为一名军旅画家调到军博来,成为了新中国美术的代表性人物。

我们常说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市场的选择代表了一种价值判断。

老外看得懂的齐白石与黄宾虹

如果是研究近现代书画艺术有两个人必然跳不过,即齐白石和黄宾虹。他们在市场中大放异彩,不同于张大千的画作人们比较容易看懂,齐白石和黄宾虹的作品却有好多人看不懂。如果说一个艺术家的画只有中国人说好,没有外国人说好,那是不行的,说明他只是中国的而不是世界的。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外国人最能看懂的就是齐白石和黄宾虹两位画家,他们很容易看懂这两人作品的美。

7

黄宾虹《黄山记游》(荣宝斋收藏)

外国人比较注重画面的完整性,画作的体积感、厚重感,因为他们接受的是油画。站在他们的观点上,会认为我们大部分中国画画得都太薄,甚至于有大量的空白,他们认为很不值得。多数外国人就是这样想问题的,因为审美观念不一样。而黄宾虹的千笔万笔画在里面都非常厚重。

当你做美术陈列的时候会发现,如果将油画和中国画放在一起,中国画确实显得太轻,摆不到一起,感觉画没画完,不完整,很轻薄,很不讨好。但如果拿的是齐白石、黄宾虹或者是李可染的作品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所呈现的厚重感跟油画一样。虽然齐白石的画作有很多空白,但他的空白比他画的东西都漂亮,这就是齐白石的独到之处,是计白当黑的好,他画的空白比他画的黑(有造型的部分)还要美!那么这些内容外国人是看得懂的,特别是喜欢现代艺术的外国人,他们在讲究节奏、讲究空间、讲究形式美的时候,就越看得懂齐白石作品。

2011年春拍,齐白石的一幅篆书对联加一个《松鹰图》就拍卖了4.25亿,这是在嘉德拍卖完成的一个奇迹,可是目前还没有结账,什么原因呢?

8

齐白石《松鹰图》

现在各种传说,一说这个是假的。这个所谓假的说法肯定不对,我们都认为作品是真迹无疑。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卖的太贵了。齐白石是我国美术界的顶峰,在世界主流文化里面把他作为一个高峰也不为过,但是一下子就卖到4.25亿元,如此高的价格大家接受起来就有困难。同时,这里面还涉及到书画鉴定的问题,这是特别敏感的话题。书画鉴定本身,既不是问题又是问题,它是我们买卖书画的第一道门槛,如果鉴定问题没解决,恐怕第一个门槛就迈不过去,但一旦迈过去了,鉴定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包括这张画,它可能主要还是一个估值问题。

泼彩创新的张大千

张大千的意义是什么呢?毕加索曾提醒张大千说:"你要画你自己的画,不要画古人的。"张大千听从了毕加索的建议,就有了后来的泼彩。这种泼彩很漂亮,山水为主,外国人看到后,觉得这个东西很有新意,他很有一种抽象的美。

9

张大千《爱痕湖》

抽象艺术是二战以后由美国人推行的,我估计在中国再过5-10年,抽象艺术也要逐渐风行,甚至也许会大行其道,这也得益于美国在战后不断的推进抽象艺术。张大千顺应了潮流,画出了美感,这是中国古代从未有过的山水表现样式。他的这种画法刚出品时是没人要的,在台湾也卖不掉,因为中国人不太喜欢看抽象的东西,"以丑为美"的东西中国人还看不习惯。但是,不喜欢不代表不能参与,抽象艺术今天不值钱,也许明天会很值钱,那为什么不参与呢?

如果未来的5-10年,抽象艺术大行其道了,那要从今天就做好准备。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好自己,去接受它。

中西与新旧杂糅的海派

在对近现代的梳理当中,海派会时不时的跳出来,因为它是近现代美术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它不是主流而经常被忽视。海派画家吴湖帆的画作很漂亮,大家很接受,但是缺乏颠覆性的手法和元素,这是海派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海派文化主要是一个商业文化,在当时代表了一个先进的文化思想,有市民精神和平等精神,很多元,被注入了很多正面的力量。有中有西,有旧有新,这是很少有的文化现象,但是重官轻商的国家理念导致其最终不能成为主流文化。文艺服务了谁,谁就影响了你,海派服务的富人阶层,是靠商业文化存在的,如同政治文化容易僵化一样,商业文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容易"俗化"。俗化的文化肯定不是主流文化,它是服务于社会中低层的文化,如果不去规范就容易世俗。

10

吴昌硕《春风牡丹图》(荣宝斋收藏)

海派人物里最应该说的就是吴昌硕。因为真正对近一百年以来的美术有深刻影响的就是吴昌硕,齐白石也是研习吴昌硕。从当时的市场表现来讲,卖掉一张齐白石的作品就可以买到三张吴昌硕作品,简直无法相比。但是齐白石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我宁愿化作一只走狗,到吴昌硕家去转悠,只为看看他怎么画画。不过,齐白石非常聪明,他逐渐形成了齐派艺术,最终脱开了吴昌硕,产生了新的艺术价值,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无论从学术还是市场角度来看,吴昌硕现在的市场价格都是被严重低估的。艺术品收藏,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看这个艺术家在美术史上到底重要不重要,如果是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就不可能轻易地翻过它。

岭南大师关山月

关山月是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也画了很多革命题材,红色经典题材的作品类似李可染先生,当时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被称之为"红光亮",如红太阳、红树、着红衣的女民兵,田野中、阳光下冒着烟尘的厂房等建国初国家工业建设,是半农业半工业社会的景象。

11

关山月《红梅》(荣宝斋收藏)

自创“抱石皴”的傅抱石

傅抱石先生画的《毛主席诗意图》是新中国美术的题材。傅抱石的画作分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民国在重庆时的金刚坡时期,那段时间他的作品非常的文雅,而且样式新颖,因为他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又学石涛,他将古典跟现代的水彩结合,形成了非常新的样式叫"抱石皴",这是他自创的画法,虽然是对传统农业社会表达方式的颠覆,但还处于过渡式,朦胧期。

从学院艺术角度来讲,这是不成系统的画法,不讲章法,完全靠美术修养画画,所以他在美术学院没法讲课。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的教育体系和科学体系无法囊括的还有很多好的东西,傅抱石就属于这种。今天是一个讲求科学体系的时代,所有探索类的不够科学的都被我们摒弃了。傅抱石作品是无与伦比的好,但是究竟怎么好却说不清楚。

12

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荣宝斋收藏)

这一类的画家很多,也不容忽视,不能在美术史上将他抛弃,即使无法在学术研究上解析,也不能轻视,市场也从来不轻视他们。

市场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对以上几位大师的认知,把近代和现代的美术史进行解析,会发现我们对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是远远不到位的,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研究透。但是市场就在我们身边,其最大的存量就是近现代美术。由于资本的介入,这里面的好作品被搜刮殆尽,而且在短期内不会流出。那么,通过研究市场中过亿元交易的拍品,我们会感觉到艺术的精品正在渐渐枯竭,越来越少,再不去抢,就来不及了。后续进场的买家,大多数是只能选择当代艺术了。

但是,选择当代艺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是我们经常看不懂。看不懂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很多所谓的当代艺术实际上是外国人运作的,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时也弄不明白,他们认为好的、贵的我们还不能认同。所以,如果有机会再遇到上述的近现代大师作品,如果是精品、是来源出处好的代表作,我们还是不容错过的,因为它们将会越来越少。

13

​刘尚勇,1959年生,北京人。常年从事文物艺术品经营、出版和鉴定工作,有长达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是国内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尤擅长近现代书画的鉴定。长期在清华和北大的艺术研修班为学生传授艺术鉴赏和投资知识。曾任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现为荣宝斋艺术委员会委员。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