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早在西汉时的《历书》就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唐代诗人杜牧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将牧童几乎化身清明的代名词,牧童这一形象也多数为骑牛的童子,被广泛应用到画作、瓷器纹样上。
清明在古代诗词中总是被描写成下雨的情景,除了杜牧的《清明》,赵令畤在《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中写“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等等,都写清明时节的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水稍多,也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农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等,来催促人们抓住好时机春耕春种。
清明踏青由来已久,南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记载:“清明日,都市人出郊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园囿之间,杯盘酬劝,抵暮而归。”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与亲朋好友野餐,亲近自然。清明时节踏青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生气,驱散身体的寒气和抑郁的心情。
清明还有插柳的习俗,柳在古代人心中有辟邪保平安之意,观音菩萨的净水瓶和杨柳枝,可以救人脱难。也有人认为民间戴柳和插柳是为了纪念神农氏。表面上看各地对插戴柳枝的解释纷繁多样,但其实质并无多少差别。寻求身体健康、生机勃发乃是民众在清明时节插柳 、戴柳的根本动机。
清明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祭扫的习俗据传承于古代帝王祭祀之礼,后民间纷纷效仿,在唐代,清明祭祀才逐渐形成定制。到宋代,朝廷做出了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规定,在寒食、清明的三日内,各地均须祭扫陵墓。届时无论官员士庶,都出城祭扫。于是清明祭祖扫墓渐渐演变成为我国一种固定的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
农历三月,寒食清明,连翩而至。寒食节通常都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悼念介子推,古代寒食节的主要活动是禁火三天 ,吃冷食,这种冷食,也因时因地有所不同。江南一带有清明时节吃青团的风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古称“寒具”。据说宋代“网红”苏轼就很喜欢吃馓子,并为此写下了《戏咏馓子赠邻妪》的诗句。
寒食、清明荡秋千也是由来已久,从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可以看到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官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在唐代不在寒食荡秋千还是一件遗憾的事,李隆基就在《初入秦川路逢寒食》中写道:“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因此感叹“今岁清明行已晚”,只好期待“明年寒食更相陪”。在宋代荡秋千还是宋代皇帝祭祀祖宗的惯例,如《宋史·礼志》记载:“上元结灯楼 ,寒食设秋千,七夕设摩喉罗。”宋代郭祥正也在《临江春晚》诗中所述:“清明将近见鞦韆(秋千,古代多写作鞦韆)”具体为何要在寒食、清明荡秋千,真实含义已无从查证。
无论是踏青、祭拜还是插柳、荡秋千,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生机盎然的日子。我们赞美生命的萌发,也追思生命的逝去,在对生与死的感悟中,也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大好春光。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