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墨山房主人藏书画专场

日期:2021-05-14 16:00:18 来源:永乐拍卖

拍卖 >十墨山房主人藏书画专场




本场专家:王鹏、王媛媛



米景扬先生与荣宝斋

米景扬先生自弱冠之年进入荣宝斋工作,自1956年至1998年,在这个三百多年历史文化老店里经营43年,曾任荣宝斋副总经理。在国内书画市场起步阶段,他曾数次组织画家到日本、香港办画展,接待了无数外宾和重要贵宾,把中国書画推广到全世界。他不辞辛苦奔波,到各地收购青年画家的作品,在经济上给予了很多画家莫大的帮助,把一批优秀的画家推向艺术市场。当年他支持过的画家如今都是成了中国画坛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且他对画家的资助从来都心甘情愿,不计报酬的。他的这些可贵的帮助至今让许多画家都心存感激。陆俨少先生生前就曾多次说过:“大米好,大米不讲回报。”米景扬先生不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练就了鉴别书画的眼力,他自身的绘画水平也很出名。自入荣宝斋后,他就是勾描的用线好手。1969年米先生进入故宫临摹了三年宋元珍宝。此后几十年中,他总是利用工作间隙临摹各位大师的原作、孜孜以求,醉心于此。米先生曾在海内外举办多次个人画展,并备受好评。



“我无意收藏,却成了众多名品的收藏家。原因是我对艺术的热爱。”

——米景扬



LOT 903

齐白石 (1864-1957)双寿

镜心 设色纸本

30×43 cm  

估价:RMB 500,000 - 600,000


题识:

三千年。九十四岁白石。

钤 印:

木人

著录:

《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港澳台及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交流展》页1,中华美术杂志社出版。


桃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长寿,喻有长生不老、益寿延年、福寿双全等吉祥意味。齐白石在画中所题的“三千年”,是源自于寿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一旦吃过以后长生不老、与天无极的说法。


“桃”作为绘画题材由来已久,各家描寿桃的表现方式不一,但所要传达的意思确实一致的。齐白石所画的桃,主要由赵之谦和吴昌硕演化而来。与前人相比,他的寿桃更有自家独特面貌,更加具有装饰趣味。本幅作品系小册页构图,作为画面主体的两个寿桃醒目突出。画面左上方的留白与繁茂绿叶的双桃的形成对比,也使得画面具有呼吸感。这件作品中,齐白石行笔粗犷,纵横挥洒,不拘绳墨。可以看出,晚年的齐老,用笔设色已经臻于化境,依照自己的感情个性,化古为我,把古人的种种笔墨风格变幻为自家笔下气足力健、笔酣墨饱又天趣盎然的风格。


LOT 901

潘天寿 (1897-1971)行书《毛主席诗词》

1965年

立轴 水墨纸本

132×34.5 cm  

估价:RMB 300,000 - 500,000


题识: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善之同志鉴可。一九六五年桃花开候,寿。

钤印:

潘天寿印、阿寿


LOT 902
潘天寿 (1897-1971)雏鸡
立轴 水墨纸本
画心:46×34 cm
诗堂:24×34 cm
估价:RMB 400,000 - 600,000

诗堂:
寿者笔墨奇崛,往往官知止而神欲行。张之素壁,清风顿生。乙酉范曾。
题识:
雷婆头峰寿者。
钤印:
吉祥、江东范曾、潘天寿印、金石之寿
鉴藏印:
米景扬
出版:
1.《丹青铸史》,页163,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2.《十墨山房藏近代书画名家暨范曾早期作品展》,页89,2013年。
3.《对画大师——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展》,页136,石家庄美术馆,2014年。
展览:
1.“十墨山房藏近现代书画名家暨范曾早期作品展”,2013年4月20-26日。
2.“对画大师——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展”石家庄美术馆,2014年。
3.“融古开今——京津绘画对话展”,天津美术馆,2014年。
说明:
1.原藏家得自马来西亚华人收藏。
2.「米景扬」为米景扬鉴藏印。

LOT 906
徐悲鸿 (1895-1953)日暮倚修竹
1933年
立轴 设色纸本
148×42 cm 
估价:RMB 6,800,000 - 9,800,000

题识:
君墨老友命写少陵日暮倚修竹诗意,卅二年大暑,悲鸿居青城山天师洞。
钤印:
东海王孙
说明:
上款人“君墨”应为林恕,四川内江人,擅书画,曾任四川美术专科学校教师。他在成都艺术圈十分活跃,当地著名书画社团“蜀艺社”在1935年成立,他即为成员之一。抗战军兴,大批艺文界人士避寇入川,他时任四川美术家协会干事,负责当地的美术展览活动,故与入蜀的艺术家交往密切,如张大千、徐悲鸿、谢稚柳、黄君璧、赵少昂等。

徐悲鸿的人物画大多取材自历史故实,如著名的《九方皋》、《田横五百士》,又或源自现实生活中的《巴人汲水》、《放下你的鞭子》等。另一创作泉源则得自文学作品,如《楚辞》及唐诗宋词等。若以衍生自文学作品的仕女画,则以晏小山词《落花人独立》和杜陵《佳人》诗句中《日暮倚修竹》屡见其笔下,尤以《日暮》一题恐怕是悲鸿重写次数最多者。按他在一九四四年时所题曰“第廿二次写少陵诗意”,日后未知有否再写,但廿二次已属惊人的数字了!现按传世画迹记录,依创作时序排列,最少可知有六本:

徐悲鸿《日暮倚修竹》1938 年作 成交价 RMB 7,233,325(左)
徐悲鸿《落花人独立》1943 年作成交价 RMB 32,200,000(右)


(一)一九四二年《壬午清明本》,赠好友赵诚伯,可参见香港苏富比,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32
(二)一九四二年《壬午晚秋本》,赠“中英吾兄”,可参见《近百年中国书画精品集》(北京,荣宝斋出版社),页109
(三)一九四三年《除夕本》,“九写杜陵诗意”,可参见《徐伯阳藏画展》目录(一九九0年十一月),页19
(四)一九四四年《甲申春尽本》,“十五写少陵诗意”,可参见《名家翰墨》第廿一期,徐悲鸿特集(香港,翰墨轩,一九九一年十月),页60

徐悲鸿《九写杜少陵诗意》1943 年(左)

徐悲鸿《十五写少陵诗意图》(右)

(五)一九四四年《三月本》,“第廿二次写少陵诗意”,可参见《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悲鸿》(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图版65
(六)一九四四年《大暑本》,“十九写少陵诗意,可参见香港苏富比,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85

参考资料:
徐悲鸿《君墨肖像》可参见《名家翰墨》第廿一期;徐悲鸿特集(香港,翰墨轩,一九九一年十月),页56 林君墨画迹传世极稀,惟其题款之作,见于一九四五年题于于非闇《太液紫荷上》,可参见《中国近现代画家--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集》上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二00五年三月),页32。

徐悲鸿与林君墨订交何时未见诸文字资料。但按悲鸿于一九四二年底为林氏造像,称曰“君墨老友”,与本幅称谓相同,可见是时已非泛泛之交。抗战初期,悲鸿奔走各地,远赴南洋、印度,未在四川居停。直到四二年初重踏国门,区区数月,难在作品上以“老友”相称。由此推之,似在一九三七年随中央大学迁川时结识,盖林氏在当地美术界颇具地位。

徐悲鸿作《君墨肖像》


本幅题曰“卅二年大暑悲鴻居青城山天师洞”。一九四三年七月中旬,徐悲鸿率中国美术学院部份人员到青城山避暑并作画。上山后,寄寓道教圣地天师洞,在该处设画室创作,逗留至八月下旬方返成都。在此期间,创作甚丰,包括国画及油画等。写于“卅二年大暑”,若以农历节令计算,即公历七月二十四日。若泛指盛暑之时,则七月下旬至八月下旬竟月也是如此天气!

悲鸿笔下的古典仕女多取坚强刚毅之辈,与传统中纤弱之闺秀大相迳庭。但在取材自唐人诗意的仕女画中,又是另番情态了,他具坚实的写生素描基础,在绘画动物、花卉或现实生活选材中,多采写实手法。但用于此类仕女画中,却与传统渊源较接近。除了脸部轮廓线条及五官的勾勒略显西画技巧外,如仕女体态修长,斜倚侧靠修竹,下半身略呈弯曲,见婀娜丰姿;双手拢于翠袖内,轻盈的交搭胸前,于日暮时分,置身幽篁丛中,形单影只仅与琅玕为伴,怀人思远,自是一番幽怨之情。这种种皆出诸传统国画的写意抒情手法,极具浪漫色彩。上述基本处理手法,在这个题材中屡有运用,分别仅在于图中人物或立或坐而已,余者只见于局部修饰稍异矣!本幅未具体注明乃第几次动笔,若按前述表列作品的创作时序,应属较早期版本。画中基本构图、背景已备,只是尺幅趋狭长,故琅玕布置空间感较强,前后掩映有序,画画不致挤塞。仕女写来线条流畅利落,但开脸似非出诸想像,舍古典美人的委婉纤弱,反而接近现代妇女的面容神态,恐有对象引作入画原型。如对照当时随画家共赴天师洞写生的身边人物,画中仕女取自何者,则呼之欲出了!


LOT 905
徐悲鸿 (1895-1953)奔马
1942年
镜心 水墨纸本
26×31 cm  
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

题识:
景伯先生惠教。悲鸿壬午。
钤印:
徐悲鸿

吴景伯(1892-1958),四川成都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同盟会会员。曾任川军24军团长、旅长、师参谋长等重要职务。吴景伯为人正直清廉,好读书,喜欢书画收藏,后因军阀混战,二十四军于当年7月8日撤出成都,吴便卸任,但未随军撤走,留在成都养病,赋闲期间结庐于东郊沙河堡,号“四间村”。在此期间,他与张大千、张善孖、徐悲鸿等交往唱和,作书绘画,极一时之盛。

LOT 907

齐白石 (1864-1957)鱼蟹图

1948年

立轴 水墨纸本

100×34 cm  

估价:RMB 600,000 - 900,000


题识:

借山吟馆主者白石八十八岁。戊子秋九月暮一挥。

钤印:

吾年八十八、借山翁


LOT 909
刘奎龄 (1885-1967)五福双美
1930年
立轴 设色绢本
165×64 cm  
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

题识:
庚午秋日画本,新罗山人刘奎龄。
钤印:
耀辰
鉴藏印:
杨群簪鉴赏书画图章

刘奎龄绘画艺术从题材上来说,在花鸟,走兽上的成就是最大的。从更大学术角度来说,他是二十世纪中西融合这条路的集大成者,开拓了一种新的中国画表现技法。

刘奎龄的绘画艺术在研究宋院体画、元、明、清诸名家的基础上,又广收并蓄,加入了西画画法,郎世宁画法和竹内栖凤画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此系列作品造型准确,形态逼真,笔墨生动,色彩雅丽,刻画工细,纤毫毕现,生动自然,雅俗共赏。其对动物的习性、神态的观察细致入微,理解很深。其通过精湛深厚的功力,将工笔画容易「板、呆、拮」都解决了,变得生动而又有情趣。他在技法上并不是一味求韧,而是善于结合运用多种用笔、晕染的表现力,用色淡雅,全画色彩协调,善于薄中求厚,和掌握色彩之间的对照关系。在章法上虚实与映照,不落俗套。在刘奎龄的花鸟画中,又以善画孔雀闻名。

在此幅《五福双美》中,其设色艳丽,用笔细劲,着力对禽鸟羽片的刻画。作品充满祥和恬静的氛围。在绘画技法上,他创造出勾线点染相结合,以较淡的墨色,表现不同的光感和技感的方法;以工细但不呆滞的用笔,替代了刻板的勾勒;以薄中见厚的墨、色,替代了工笔在花鸟翎毛中厚重的粉色。在画翎毛的质感效果时,常常把「湿地丝毛」与点染的技法同时结合渗入,使这两种不同的手法协调并用,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避免了繁复琐碎的细笔堆砌,用较工整的笔墨,表现了自然物象的栩栩如生的质感效果。

LOT 910
黄胄 (1925-1997)松鹰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38×69 cm  
估价:RMB 1,000,000 - 1,500,000

题识:
松鹰图,景扬同志参考,黄胄画于京郊。
钤印:
黄胄
说明:
上款人景扬应为米景扬。六十年代在故宫博物馆从事古画复制工作。历任北京荣宝斋编辑、副编审、副总经理。为国画大师陈少梅之贤婿。

LOT 913
张大千 (1899-1983)行书十言龙门对
1931年
立轴 水墨纸本
188×37 cm ×2 
估价:RMB 600,000 - 800,000

题识:
东邻之处子窥臣者三年,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宋玉赋。辛未十二月书于沽上借屋。李延年歌。蜀人张爰。
钤印:
张季、大千

LOT 917
启功 (1912-2005)行书王季凌诗
1987年
立轴 水墨纸本
139×62 cm
估价:RMB 500,000 - 800,000

题识:
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王季凌诗以郭茂倩本为长,一九八七年秋启功识。
钤印:
前贤后、功在禹下

LOT 923
范曾 (b.1938)精奇古怪雅集图
2000年
镜心 设色纸本
122×249 cm  
估价:RMB 3,800,000 - 4,500,000

请横屏欣赏此件作品

题识:
精奇古怪雅集图。岁在庚辰,抱冲斋主十翼江东范曾于京华。
钤印:
十翼、范曾印信、略通古今之变
出版:
《范曾散文三十三篇》页168,范曾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