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政府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规定,法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于5月19日起陆续恢复开放。澎湃新闻获悉,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奥塞博物馆、欧仁·德拉克洛瓦国立博物馆等均已恢复开放。经过整整20年筹划的巴黎前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博物馆也于日前迎来开放。
重开后的卢浮宫博物馆除了其常设展览,“肉体与灵魂 —— 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2020年10月22日——2021年6月21日)等多个因疫情而中断展出的展览如今也得以重新与公众见面。去年12月中旬开幕的“一场浪漫主义的对决:德拉克洛瓦笔下拜伦勋爵的《异教徒》”(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8月23日)也将在欧仁·德拉克洛瓦国立博物馆恢复展出。奥赛博物馆则带来首次与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合作的展览“世界的起源,19世纪自然的发明”,聚焦19世纪科学和艺术的里程碑。
奥塞博物馆恢复开放前夕,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准备工作。
经过了整整20年的筹划,距离卢浮宫只有两个街区的巴黎前证券交易所-皮诺私人博物馆也终于于5月中下旬迎来开放。该博物馆的建造经历了重重波折,原计划于1月23日开放,由于疫情一再推迟。
皮诺私人博物馆
“肉体与灵魂——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展览由卢浮宫博物馆与米兰斯福尔扎城堡博物馆(Castello Sforzesco de Milan)共同举办。展览围绕“愤怒与优雅”“情感与说服力”、“从狄俄尼索斯到阿波罗”三个主题展开,汇集了超过140件展品,系统地展现了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初期,即文艺复兴巅峰时期的意大利雕塑艺术。该展于去年10月22日正式开放,然而开幕没几天,就因法国政府的疫情防控要求暂时向公众关闭。
“肉体与灵魂——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展览海报
其展览亮点包括展出了《美惠三女神》、《巴克斯和阿丽亚娜》、《丘比特》、《反抗的奴隶》与《垂死的奴隶》等文艺复兴巅峰时期的雕塑作品
美惠三女神,植物与美丽之神,阿波罗的女伴。
美惠三女神,植物与美丽之神,阿波罗的女伴。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惠女神被认为是代表爱情与美丽的阿弗洛狄忒的随身侍女。后来的诗歌或传统文学将女神的人数定为三位,并为她们分别取名为欧佛洛绪涅(Euphrosine),塔利亚(Thalie)和阿格莱亚(Aglaé),代表妩媚、优雅、美丽、永远年轻。在艺术表现中,她们通常以裸体呈现。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惠三女神早已成为西方艺术史上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从十五世纪起,这一主题成为了艺术家们心目中的高难度挑战:既要完美诠释美惠三女神无与伦比的美貌,又要精确把握比例与人体结构、还要呈现艺术品的叙事性和肢体语言等等
《巴克斯和阿丽亚娜》Bacchus et Ariane
图里奥·隆巴尔多(Tullio Lombardo)刻画了两尊极具美感的浮雕胸像,只见巴克斯与阿丽亚娜两人的头温柔地向彼此倾斜,身体朝向正前方,他们疏离的、上移的目光仿佛在诉说着对不可触及之物的无尽渴望。艺术家对头发光滑柔软的刻画,更加突出了脸部的光亮。一明一暗的对比,着重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类浮雕通常出现在贵族、收藏家与研究者的住所中。
《丘比特》Cupidon
这尊丘比特雕像在1995年左右于纽约被发现,它展现了一位苗条瘦长的青少年形象。米开朗基罗从青少年的形体中获得灵感,人物身体线条平滑。雕塑的躯干碎片被保存在古罗马收藏中。丘比特的姿势体现了不平衡的运动美感,双腿交错,手臂抬起。这种不稳定性赋予了这件作品令人叹服的动态感
《反抗的奴隶》与《垂死的奴隶》Esclave rebelle et Esclave mourant
《反抗的奴隶》与《垂死的奴隶》Esclave rebelle et Esclave mourant
两座雕塑表现了两位姿态截然不同的奴隶形象。左边的奴隶在剧烈的扭动身体,头高高地昂着,肌肉紧绷,试图挣脱束缚他的绳索;右边的奴隶则像是沉沦在昏睡或死亡中。生与死,反抗与绝望,尽管两座雕塑在形象表现上天差地别,但赤裸的光滑肌肤与大理石的粗狂凿痕之间的反差却如出一辙。
这两座雕像是米开朗基罗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Jules II)的陵墓而创作的。最初的方案包含四十余件雕塑,而最终因为财力不足方案被搁置了。然而这两座未完工的大理石雕像依然堪称艺术珍品。米开朗基罗将他们送给了朋友罗伯特·斯特罗齐(Roberto Strozzi),后者转赠给了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
“艺术家的象征”展览海报
“艺术家的象征”专题展探索那些曾经在古代是普通工匠甚至无名的艺术家,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了“英雄般”的传奇人物和他们的象征。此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概括了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包含卢浮宫的八个古迹部门的40多件作品。
朱塞佩在《卢浮宫方形沙龙厅》这幅画中展示的是卢浮宫的方形休息室视角。1861年,沙龙迎接了近10年各个时代和画家的杰作。
《卢浮宫方形沙龙厅》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通过自画像这种方式来摆脱只是画匠的身份。在卢浮宫收藏中较为著名的就是被称为自画像之父的丢勒的肖像《拿着荆棘的艺术家》和伦勃朗的肖像《画架旁的艺术家》。
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自画像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人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艺术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这幅画中画家是四分之三侧脸的位置,半身,脸上充满光彩,但是又似乎有一些疲倦。事实上在1660年间,画家丧妻之后家道中落,事业上也有些落败,这幅画可能也是他当时最真实的写照了。
伦勃朗的肖像《画架旁的艺术家》
从17世纪开始,皇家绘画雕塑学院组织成员们开展作品展在1737年——1848年展出,由于在卢浮宫的会客厅(le salon)展出,所以就将这个定期的展览称作为‘沙龙’。
《查尔斯十世向卢浮宫1824年沙龙参展艺术家颁奖》这幅画的作者是弗朗索瓦·约瑟夫·海姆,场景记录了当时查尔斯十世颁奖给雕刻家卡特里耶的时刻。当时的卢浮宫一楼沙龙里汇集了当时众多艺术大家,这个官方的艺术典礼唤起了沙龙的重要性和国家在艺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查尔斯十世向卢浮宫1824年沙龙参展艺术家颁奖》
“一场浪漫主义的对决:德拉克洛瓦笔下拜伦勋爵的《异教徒》”展览海报
在法国欧仁·德拉克洛瓦国立博物馆展出的“一场浪漫主义的对决:德拉克洛瓦笔下拜伦勋爵的《异教徒》”聚焦19世纪的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与作家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两人的艺术碰撞。
1824年5月,欧仁·德拉克洛瓦第一次发现拜伦勋爵的诗《异教徒》(Giaour),长诗的背景发生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希腊。作品的内容是关于爱情、背叛与谋杀复仇的故事。在此基础之上,德拉克洛瓦创作了几幅画作与石版画,主要聚焦吉奥(Giaour)与帕夏(Pacha)之战。
展览通过众多的画作与藏品,为观众揭露了画家创作过程的全新一面,同时也向大家展示了其他艺术家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诠释《异教徒》的故事……直到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