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未来新时代的艺术史

日期:2021-07-23 14:40:33 来源:上海嘉禾

拍卖 >收藏未来新时代的艺术史






张海涛(Zhang Haitao),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导)、天津美术学院硕导


著名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介绍说上海嘉禾将在国内首次拍卖新媒体艺术,他将是第一个在嘉禾参拍的艺术家,而且嘉禾拍卖新媒体艺术这个计划将持续进行下去,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我们认为拍卖传统媒介艺术成为一种习惯性模式。很少有公司拍卖新媒体艺术,原因之一我想大家也了解。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艺术收藏的观念还未形成,而在早期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先锋艺术也经历了这个阶段摸索的过程,而敏锐的收藏家如乌里希克的大规模收藏便跟随当代艺术的脚步,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成为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教父,而尴尬的是他却是以外籍身份介入中国新艺术生态,难道中国本土的藏家就没有这个收藏本土新艺术的魄力?在国外其实也已经有很多艺术机构如:比如德国的ZKM(音)、日本东京ICC(音)、奥地利AEC(音)及大型美术馆象MOMA、古根海姆、白兔美术馆等都有新媒体艺术收藏部,而国内新媒体艺术依然具有很大的潜力,缺少专业的收藏生态。现在我们又将面对未来新时代的艺术,所以目前是新媒体艺术收藏的最佳时机,因为以前新媒体艺术生态在国内还不太成熟、以后收藏媒体艺术一定会饱和,收藏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新媒体艺术作为未来艺术的发端,收藏代表未来的艺术是一个新的事业,他将把艺术市场投资与学术生态进行链接建构藏家双赢的可能性。新媒体艺术在上海嘉禾的持续拍卖计划具有开拓性意义。


另一个原因是普遍人认为传统媒介“国油版雕”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其实这是个误区。任何媒介都可被复制,绘画艺术也会被自己或他人仿制也是肯定的,不然的话就不会出现很多假画赝品。雕塑与版画一样本来就是可翻制或复制的媒介。在目前收藏的规则是版画、摄影以签约版数作为双方的契约机制,而其实这种收藏方式和新媒体艺术是一样的。虽然数字媒体艺术具有快速复制、分享、传播、体验的功能,但原始高清数据也和原版版画和雕塑原稿一样,在被他人收藏前只有艺术家本人才拥有版权,而网络或印刷传播的是相对低像素版本。而当下NFT加密艺术以区块链技术将交易更加透明化,其唯一性数字加密代码让数字新媒体艺术有了唯一性和绝对性版权,而且很难被恶意破解,当然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将传统媒介转换成加密的NFT艺术版权加以保护与收藏。而加密技术更适于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比传统媒介艺术更具有版权的稳定性,这样加密技术也打消了收藏家数字新媒体艺术的版权顾虑。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声音是一种波。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被听觉器官所感知。

生活经验里,面对群山呼喊,听到回声,我们感知远处的矗立与存在。

王维的理想辋川,更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其昌赞誉其为:“宋画第一”。

层岩迭嶂,巍峨高耸、气势夺人,山顶丛林茂盛、浓郁饱满,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而下,迷蒙的雾气中,前景奔流的溪水被烘托而出,以一份悠闲宁静中和了背景山体的苍劲雄浑,整个画面清幽空灵。站立画作前,彷如莅临中国文人范宽心中的宇宙,呼唤著所有的观者。

面对这般共同的山水审美感知经验,艺术家林俊廷召唤了《溪山行旅》山水空间的隐藏维度,邀请每个观者,对山呼唤,在自己与回声中构筑了一个空谷人语、光影返照的刹那与声景,徘徊于古今、近乎似远的心理体验,耐人寻味…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世界于混沌中诞生——天地之气,凝而为山、融而为川,山水之间,万物有灵。自然之精华,天地之秀气,又进一步催生了阴阳晦冥、寒暑昼夜的万象变化。自魏晋士人崇尚老庄玄学的天人合一始,“山水”便慢慢从原本纯粹的自然环境,升华为了融合个体生命经验与审美感知的心灵之山水、精神之山水。“山水画”也从人物画中慢慢分离,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美术题材,并藉由各种诗文歌赋的传颂,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意趣与精神寄托。

不论是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或是宋代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的创作与观赏之道,山水画作虽师法自然,却又高于自然,强调个体审美的自由价值,并藉由“畅游”,发挥个体想象与虚构,重新构建理想山水。

古画,印记了画家生命与自然感应的过程,范宽的心灵山水便得以纸墨为载体跨越时空与今人相遇;新媒体艺术家林俊廷,则选择以非物质化的光影笔墨与视觉书写,在写意的电子山水画中,向人们解释另一种超越感知的宇宙含义与观象体验——

山、水、鸟、兽,或是电、光、雷、雨,那些在定格画面之外的声音、温度、光影明灭与四季轮转,重新在动态的影像中构建起一种似曾相识的陌生感,在真实与虚幻间,将观者带入另一个维度的游弋与畅然。

如在画中,又在物外。作品透过人、物、景和空间的相会,在展示的场域创造出一个超越时空的交结点,联结过去与未来,将范宽作画当下的时空,与现今的时空背景相连,透过新媒体的视觉表现与互动体验,搭建起穿梭古今虚实间的沟通与对话:

“喂……”

“喂……喂……喂……”

如回声般,聆听天地气韵与人的心灵共振,召唤出现代数字视觉经验中,潜藏于内在的物我交融的精神感知,也启发更多深入的探索和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



林俊廷  响

互动影响声音装置 2021年


分辨率:2816*1408

作品尺寸可依空间及设备尺寸调整


以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为主体创造的数字装置艺术品

(互动影响声音装置),质地包括计算机、LED屏、音响、语音识别、拾音器等


点此进入网拍页面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最近2021年4月19日晚数字艺术家Beeple将一副NFT作品在佳士得卖出了6935万美元的天价,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三贵的艺术品可以看出新媒体艺术的收藏即将成为最火爆的艺术,以后将具备参与创造艺术史生态演化的意义,而也非仅仅只是一此商业投资的机遇。


在80年代国际上大型的学术展览如威尼斯双年双、卡塞尔文献展就将新媒体艺术作为主要展示的媒介,而近些年来随着媒介的创新,全国的所有艺术院校在2002年后都纷纷成立了新媒体艺术专业或院系。新媒体艺术更是成为代表当下和未来的媒介,更适于当下人思想和观念的表达。如果说传统古典艺术在于形式发现,现代派艺术是语言创造的时期,而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当代和未来是新媒介创造的时代。当代艺术的典型标志是新的观念、新的语言、新的媒介。新媒介创造是艺术价值判断的重要元素,因此收藏新媒体艺术是必然而不可阻挡的趋势。


科技媒体艺术包括数字、物理、生物、人工生命这四个大的媒介领域(声音艺术、光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信息艺术、新媒体动画、交互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等等技术表达方式都可以被纳入这四个范畴),而数字媒体作为新媒体艺术的主体领域。数字艺术的视听交互性体验更适合于当代人的美学观念,如移动媒体“手机”是数字媒体艺术最综合的载体,它集合电视机、录音机、计算机、录像机、照像机、办公软件、传感器、互联网于一体,我们当代人离开数字手机几乎无法生存,每一天都必须使用手机工作。数字媒体是本世纪最强大的发明,影响力、辐射面甚至超过“原子弹的威力”,因此运用数字媒介从事艺术创作是最有效介入现实的手段,也是当代艺术媒介发展的必然结果。数字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也会影响到艺术的生态变化:如艺术家创作方式(运用网络媒体实现作品、传播作品)、策展方式(移动媒体展逐渐增多)、艺术批评(移动网络传播方式和微评论内容也会拓展)、收藏观念(新型电子版数收藏方式普及)、出版方式(电子出版物的传播越来越普及)、艺术教育(移动媒体专业开设增加,另外教学方式呈现网络多样化)。


一件艺术作品,出现在画廊和拍卖机构的时候,需要收藏者对艺术的敏锐度,即了解艺术史脉络后发现新的艺术,新媒体艺术就是新的艺术的体现。好的作品在保持作品学术性前提下进入好的收藏体系,才会形成良性的市场,这也是新艺术的必经之路。


上海嘉禾新媒体艺术的拍卖将把新媒体艺术拉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不只是在三级、二级市场收藏,让更多身份的藏家来关注,也会让新媒体艺术从边缘收藏走进公共视野,才能让艺术的功能最大化的体现。从而让新媒体艺术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尊严,让艺术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作中去。新媒体艺术的拍卖将改写中国拍卖的历史和收藏的历史,收藏新媒体艺术就是即将收藏未来新的时代的历史。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