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艺术就不断探寻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当下日益剧烈的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可以肯定的是,艺术是一种有利的工具,可以加强文化信仰和人类与社会自然关系的理解。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关注环境问题、分享环境知识以及参与到地球意识的发展,一些艺术家将可持续材料运用到作品之中,赋予其可持续特性,而另一些艺术家则专注于用艺术手法竭尽全力唤起人们特定的感受、传递环境信息或者发现新的可持续未来,越来越多的环境艺术展览也侧面证实了艺术家们的关注。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合成生态” (Synthetic Ecology) 展览正在798CUBE展映中,双年展以“合成生态”为题,分为“激变的自然”(Radical Nature)、“缠绕的生命”(Entangled Life)与“交织的演化”(Interwoven Evolution)三个展览章节,将视角从人定位到社会乃至宇宙万物,回应当下全球变暖、人口增长等时代危机,在技术发展、自我意识膨胀的加速主义时代探索重塑自然的可能性。
激变的自然
作为“合成生态”展览三个篇章的首章,第一章“激变的自然” (Radical Nature) ,呈现了采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为媒介的作品,探讨自然生态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替代》,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2019年,图片 © 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
亚历山德拉·黛西·金斯堡 (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的《替代》,展现的是一头北部白犀牛被数字化复活的过程。2018年3月20日,新闻宣布最后一头雄性的北部白犀牛死亡,该种群基本可以宣告灭绝。《替代》探索了一个悖论:我们专注于创造新的生命形式,进而忽视了现有的生命形式。当这头数字犀牛在狭小的房间里,随着人工智能的学习不断适应着它的生存空间,它的形状和声音也从像素化演变到栩栩如生。而我们很难说,这头脱离了自然环境而复活的犀牛是一个好的替代品。
特瑞可·哈波亚 (Terike Haapoja) 带来的影像装置《群体》, 由5个视频投影和声音组成。每个视频都显示了动物死后身体的冷却过程,这些视频是用热敏红外摄像机记录的。视频的时长从2到5小时不等,在这段时间内,动物的形象随着身体失去热量而慢慢从屏幕上消失。观众聚集在消失的图像周围,成为风景的一部分。熵是衡量一个系统自发变化倾向的量度,它描述了宇宙中无序度增加的过程。在气候变化和动物产品及其他商品大规模生产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熵和死亡与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在一起。
交织的演化
人类不是单独存在的,在生命进化过程中的所有阶段中,“人”与“非人”之间一直存在紧密的联系。“生命总与他者相关”,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类自身与一粒尘埃、一株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海洋科学家有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预测:“当其他一切都崩溃时,水母将是唯一的幸存者。”德国“里米尼记录(Rimini Protokoll)”剧团的作品《双赢》通过与海洋生物学家和动物饲养员合作,将这些生物的视角翻转过来,并将其呈现为对观察者的注视。艺术家希望观众体会到当下的局势:人类与水母之间不是物种竞争的关系,更不是人类全面宰制自然的关系,而是客观地正视人类与水母的差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思维,这才是维持生态平衡与共生关系的核心要素。里米尼记录大多作品都强调观众参与的属性,在进入独立的展厅后,观众将在近15分钟的时间里看到镜子、镜子里的自己、镜子演变的漂浮着的水母箱,最终又跟着旁白切换回镜子看到自己,促使观众思考自身的局限性。
1.5 °C是许多气候影响的重要阈值。我们仅能比工业化前高出1.5°C以内的温度才有机会避免灾难发生,否则届时的地球将有可能出现过去只在电影里看到的饥荒、干旱、洪水、冲突等地球反扑的灾难。“气候时钟”中简明扼要的数字醒目地告知我们,按照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速度,只剩下6年的时间将全球变暖的温度控制在1.5°C的临界值以下。
“合成生态”展览的大多作品都展现出某种“非人类”视角,激发观众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可见艺术可以帮助科学家实现“认知机制转变”以及“想象难以想象的事物”,学会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周围世界的复杂性。实践艺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考虑我们通常的生活方式,使我们脱离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并为我们打开与世界联系的新方式,从而对我们居住的脆弱而美丽的星球更加尊重、好奇和充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