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西泠春拍呈献 | 黄易与友人专题:史上最全黄易藏嵩山三阙全璧卷 乾嘉嵩洛访碑之始

日期:2023-07-20 17:51:19 来源:卓克艺术网

拍卖 >2023西泠春拍呈献 | 黄易与友人专题:史上最全黄易藏嵩山三阙全璧卷 乾嘉嵩洛访碑之始

1

2

本卷为黄易经典化访碑活动

这一出学术狂潮

巨幕罕见的《前传》和《续集》

为黄易决定北上 嵩山访碑的起点

开启有计划的嵩洛访碑之契机

三阙合一 全卷总长近23

完整性、部分拓本年代

多于故宫藏本

3

黄易作为乾嘉时期金石学最大的IP,通过一系列经典化的访碑活动,掀起金石学的学术潮流。他的同好友人包括阮元、翁方纲、邓石如、伊秉绶等,其中不乏高官、学者、幕僚、布衣,他们围绕黄易的访碑活动,行成金石共同体。

4

黄易(1744-1802

5

从以拓为媒,到『黄易』本身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成为一个特殊人群交流的纽带,『黄易』是一种交流方式,黄易的“企图心”影响至深。

这是罕见的通过一种学术方法变革,成功改变学人交流方式和文人生活方式。民国学人也是跨越阶层,完成这种共同体构建,他们直接模仿了黄易。甚至当下鉴藏共同体的构建,也由此脱胎。真是,永远的乾嘉,永远的『黄易』。

6

本卷中《开母庙石阙铭》、《开母庙画像》、《太室石阙后铭》、《太室、少室两额》确为黄易旧藏。其中《开母庙石阙铭》为明拓本,《开母庙画像》、《太室石阙后铭》与《太室、少室两额》为黄易藏乾隆甲寅(1794年)拓本

另考,卷中《太室石阙前铭》、《少室石阙铭》、《少室东石阙铭》、《堂溪典请雨铭》均为乾隆时期拓本

7

明拓嵩山三阙并黄易藏二室额画像、堂溪典请雨铭全卷

黄易旧藏并题签、题跋。蔡哲夫夫妇鉴藏并校勘。

卷中罗振玉题引首,赵藩、商承祚、周梦坡、傅熊湘等四五十家名人题跋鉴赏。黄宾虹、温其球、徐锜、杨千里在卷中作校碑图。

8

罗振玉 引首:115.5×43.5cm

赵藩、商承祚 题跋

9

刘三 题跋:63×34.5cm

10

黄宾虹 校碑图 82.5×41.5cm

周梦坡、傅熊湘 题跋

11

温其球 校碑图:82.5×41.5cm

邹安、傅熊湘 题跋

12

徐锜 校碑图:43.5×34.5cm

13

杨千里 校碑图:68×43.5cm

14

冯文凤 题跋:56×43.5cm

15

蔡元培、何觉、缪荃孙 题跋:40.5×9.5cm

16

邹安 题跋:46.5×43.5cm

17

高吹万等人 题跋:42×21cm 43.5×21.5cm

18

19

《黄宾虹年谱》、郑逸梅《南社丛谈》中提及

校勘明拓汉嵩山三阙铭图即为本卷。

黄易被公认为乾嘉时期访碑第一人,嵩洛访碑是黄易最重要的两次大型访碑活动之一,而嵩山三阙则是嵩洛访碑中最主要的金石学成果。因此,对于黄易的金石收藏以及访碑活动来说,嵩山三阙的关键性毋庸置疑。

“嵩山三阙”指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地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庙阙,是黄易在乾嘉时期首先成就了嵩山三阙的经典金石地位,反过来,嵩山三阙同样成就了黄易作为乾嘉金石学者的形象与声名。

20

开母庙石阙民国时期照片

21

嘉庆元年(1796年)黄易嵩洛访碑之旅

以嵩山访碑为焦点

是卷经蔡哲夫的搜集与民国众人的探考,使得本卷实现了乾嘉时期与民国时期的双重经典化。全卷总长近23米,在完整性、部分拓本年代、民国流传这三方面都更优于同年所拓的故宫藏本,随卷展观,如游嵩山,洵足宝贵。

22

23

多于故宫藏本

据年谱初编,乾隆甲寅(1794年)二、三月间,黄易曾遣拓工至河南洛阳一带访拓碑刻,所得刻石拓片皆为其铭心之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本卷中部分拓本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本为同年所拓,都有黄易题签,且都标有“乾隆甲寅(1794年)拓本”字样。

24

本卷黄易签条与跋

纵观已知黄易有关“嵩山三阙”拓本的藏品,标有“乾隆甲寅(1794年)拓本”字样的仅两件

一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另一件即为本卷。

值得注意的是,本卷在完整性、部分拓本年代、民国流传这三方面更优于同年所拓的故宫藏本,兹列如下:

其一,本卷在完整性上更优于故宫藏本,更加契合黄易心中“善本”的条件。

25

故宫藏本故宫藏本分为五册

均为乾隆甲寅三月本

26

西泠本合五册为一卷,所拓内容更丰,又有黄宾虹、罗振玉等名家题画题跋,是为市场中最罕见、最完整的珍品。

二者虽为同年所拓,但装裱形式不同。故宫本分为《太室石阙铭》、《少室石阙铭》、《少室东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堂溪典嵩高山请雨铭》五册,而本卷合五为一,且卷中较之又多《开母庙画像》拓本,更完整也更丰富。

27

2014西泠春拍 lot1895

黄易 《嵩洛访碑日记》暨丙辰随录手稿

根据黄易在《嵩洛访碑日记》暨丙辰随录手稿(西泠拍卖14Lot 1895)中所写:

“嵩洛多古刻,每遣工搨致,未得(其全)善本。尝思亲历其地,扪苔剔石。

嘉庆改元(1796)之秋携拓工二人自兰阳渡河……不减与古贤晤对也”。

其中,黄易将“未得其全”改为“未得善本”,我们可以据此推测黄易心中的“善本”概念,不止要拓得“精”,还需“全”,故,西泠本《嵩山三阙》更加契合黄易心中“善本”的条件。

其二,本卷在部分拓本年代上更优于故宫藏本。

故宫本五册均为乾隆拓本,而本卷中《开母庙石阙铭》为明拓本,其他为乾隆拓本。其中《开母庙画像》、《太室石阙后铭》、《太室、少室两额》与故宫为同年所拓本。

28

西泠卷《开母庙石阙铭》为明拓(后文详细论述

《开母庙画像》拓本故宫版从缺

其三,本卷中有四十余家民国名人题跋、鉴赏,不仅体现了乾嘉学术风尚到民国的延续,也体现了民国时期众人对乾嘉学者的崇拜,使得本卷内容更为丰富。

是卷经蔡哲夫的搜集,将罗振玉、王国维、商承祚、邹安、赵蕃等一众民国时期金石学考据学的代表连接;又将南社一众如黄宾虹、蔡元培、周梦坡、高吹万、汪溶、王蕴章等人联结;也将清末遗老如缪荃孙、梁鼎芬、康有为、章炳麟、朱孝臧、李瑞清、刘世珩等人相互联系。因此,本卷对于金石学及后世考据学亦有着重大贡献。

29

全卷总长:2266.5×43.5cm

① 罗振玉双题(引首:115.5×43.5cm)、黄宾虹(校碑图:82.5×41.5cm)、赵藩、商承祚、周梦坡、傅熊湘、刘三(题跋:63×34.5cm

② 邹安(题跋:46.5×43.5cm)、温其球(校碑图:82.5×41.5cm)、傅熊湘

③ 冯文凤(题跋:56×43.5cm)、徐锜(校碑图:43.5×34.5cm)、高吹万等人(题跋:42×21cm 43.5×21.5cm

④ 蔡元培、何觉、缪荃孙(题跋:40.5×9.5cm)、杨千里(校碑图:68×43.5cm

录:

1.《南社丛谈》P268,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黄宾虹年谱》P137-138,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黄易与嵩山三阙的经典化

黄易是乾嘉时期金石学的代表人物,他最为重要的两个身份是收藏家以及访碑者。黄易最为成功之处在于他将与自己有关的碑刻、拓本以及访碑活动迅速经典化,使之成为学术界与艺术界瞩目的焦点,其经典化策略主要包括征集拓片、题跋、刊印与翻刻、保护性复原与重建、绘制访碑图册等。

本卷便是黄易此次经典化访碑活动的具体表现之一。

30

北宋赵明诚《金石录》

嵩山碑刻众多,其中堂溪典《请雨铭》最早见载于北宋赵明诚《金石录》。“嵩山碑刻”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经典”名碑是因为黄易,其因黄易而广为人知,也因黄易而开启了访拓之风气。黄易也因不断探访此碑而盛名远外,成为乾嘉时期金石学的“经典”人物,二者互相成就。

蔡氏将自藏嵩山碑刻与黄易旧藏拓本合装为卷,从中亦可见蔡氏用心之处。更为难得的是,蔡氏直接模仿了黄易经典化的策略,请罗振玉、赵蕃、蔡元培、黄宾虹、商承祚等四十余家题跋、鉴赏、绘制访碑图等,使得本卷实现了乾嘉时期与民国时期的双重经典化。

31

32

“嵩山三阙”指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地区,建于东汉时期的太室石阙、少室石阙以及开母庙阙的简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庙阙。卷中多题为“崇高”,是为嵩山古称泰室山、崇高山。

黄易深知拓本的优劣对于书法学习的影响,所以自弱冠起便不断寻求“嵩山三阙”拓本。其与“嵩山三阙”的渊源可追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之前,黄易曾请时为河南知府的施诚帮助访拓,却遭嗤笑,以“再求无益”而告终。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黄易收到友人赵魏数次所寄《开母阙》拓本等。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

黄易托好友武亿访拓“嵩山三阙”。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黄易较为集中的收到武亿寄来的“嵩山三阙”诸拓。

乾隆甲寅年(1794年)

黄易遣拓工至河南洛阳一带访拓古代石刻。

嘉庆元年(1796年)

黄易携拓工二人亲赴嵩山、洛阳一带访碑……此间种种,不能详尽。

33

翁方纲 《两汉金石录》

苏斋丛书本

其中,促使黄易在乾隆甲寅年(1794)再次派遣拓工前往嵩洛地区访拓碑刻的契机或被翁方纲记录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梓行的《两汉金石记》中,黄易曾来札云及之前从未见于著录的一个拓本,并寄来自己临摹的数纸。

一个月后,毕沅正巧寄来一个拓片连同上方之额,三人方得知此拓是太室阙之后铭。而这一段让黄易、翁方纲、毕沅三人都如此激动的“从来未见于著录”的太室阙后铭,也收录在本卷之中。或许就是因为破解了此“未见著录”之谜,促使黄易再次遣工前往,继而也诞生了本卷的部分拓本。

34

翁方纲、王念孙题跋  黄易《嵩洛访碑图 · 开母石阙》

故宫博物馆馆藏

然而,黄易对于金石的追求并不止于“精拓本”,更是亲临现场扪苔访碑。因此,黄易在得本卷中拓本两年后,即嘉庆元年(1796)九月,便携拓工二人亲赴嵩山、洛阳一带访碑,期间寻觅个朝古迹名碑,传拓金石搜罗碑版,著《嵩洛访碑日记》,并绘《嵩洛访碑图册》。正式开启了其一生中最为重要且最具规划性的一次北上访碑之旅,“凡蜡屐所经,断碣残碑无不毕出,访剔之勤,拓之精,实前人所未及”。

由此可说,本卷为黄易决定北上访碑旅程之起点,亦是其开启有计划的嵩洛访碑之契机,其“乾嘉时期访碑第一人”的形象也根植于此卷之上。

 

以拓为媒 推动金石学发展

黄易嵩洛访碑归来,搨碑四百余,其中分赠给友人者不计少数。

其以副本分赠李东琪、李克正、刘镜古等人。

嘉庆三年(1798)三月,又将手拓《嵩山三阙》全幅寄至翁方纲斋中,翁氏悬于嵩阳真迹之斋,与诸友同观作歌。互相赠送拓片是乾嘉时期普遍的社会现象,此类“以拓为媒”的交流方式更是黄易成功进入仕途、屡次升官的纽带。也正是因为黄易的这种交流方式,带动了金石学在这一时期的长足发展。

35

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中提及:此文从来不见于著录,牛氏图亦无之。

先是黄小松札来云见此拓本,略摹数字,见寄未之详也。

逾月毕秋帆中丞于中州拓寄此本,连上方之额,乃知是太室阙之后铭。

而小松处拓本适亦寄来,二本互对,纔辨四十七字耳。

黄易于郑制锦门下做幕僚四年,期间其学问、艺术及社会交往逐渐打开局面,结识了翁方纲、汪启淑等人,并赠送拓片印石等,以订金石之交。

36

黄小松金石友人

阮元、翁方纲、毕沅、王昶、朱筠等

后因郑制锦积极报捐而入京为官,凭借着自身的学识与艺术水平挤入了当时的高端学士圈,时常穿梭在高官和知名学者之间,如阮元、毕沅、王昶、朱筠等人,时常赠诸位以金石拓片,书信往来密切。在短短数十年之间,官至奉政大夫(正五品衔)护理运河道的运河同知。故,其在仕途上屡次升迁和他与京圈学者以及行政高官的密切往来是分不开的。

开母庙石阙

37

38

开母庙石阙铭:382×43.5cm

39

40

开母庙画像:138×33.5cm 130.5×33cm

太室石阙

41

42

太室石阙铭额:77×43.5cm

太室阙前铭:112×37cm

太室阙后铭:134.5×43.5cm

太室阙画像:51×37.5cm

少室石阙

43

44

45

少室石阙铭额:43.5×34.5cm

少室阙西阙:123×34cm 258×32cm

少室阙东阙:43.5×26.5cm

请雨铭

46

请雨铭:142×37.5cm

本卷考据

对于碑版的年代考据,历来都是学人的喜好。自乾嘉至民国,又至当代,对于所获碑刻拓本的年代考据历久不衰。也可以说自乾嘉以来,考据学的逐渐兴起,使得收藏金石文字成为一时显学。

《开母庙石阙铭》为明拓

关于开母庙石阙铭的考据,历代甚伙,但都注重 “玄九”“山辛”“川郡阳”“其清”“民同”诸考据字。黄易在《嵩洛访碑日记》中:铭词开母庙兴一行,之前有“川郡阳”一行。可知“川郡阳”三字不损。

47

本卷“川郡阳”三字不损

本卷题名12行,记66字;铭文正文24行,记206字,更早于众多碑学家所见版本。卷中“玄九”二字未损,“山辛”“民同”不损,故为明拓本。

48

卷中开母庙石阙铭部分为明拓,余均为乾隆拓。

在开母庙“玄九”“山辛”“民同”中间盖有蔡哲夫与谈月色诸印章,以证此为明拓。

《太室石阙前铭》为乾隆拓本

将本卷中《太室石阙前铭》拓本与海图书馆藏王懿荣明拓本、故宫博物院藏黄易乾隆甲寅三月拓本、杨守敬题跋嘉庆拓本对比可知,本卷中《太室石阙前铭》年份应与故宫本相近,当为乾隆拓本,或同为乾隆甲寅(1794年)拓本。

49

卷中太室石阙铭为乾隆拓。上海图书馆藏王懿荣明拓本(后均简称为“王懿荣本”) 字右下角完好,故宫博物院藏黄易乾隆甲寅三月拓本(后均简称为“故宫本”) 前缀横以泐,而西泠本与杨守敬题跋嘉庆拓本(后均简称为“杨守敬跋本”) 前缀横中段亦泐损,而相比于君字右边石花,从稍损至石花已与君字相连。故可知西泠本年份应相近于故宫本与杨守敬跋本。

而二十五行虎(乕)字相较,王懿荣本右侧无竖形泐损,而其他三本均有此状泐损,而故宫本与西泠本右下角巾部右部竖勾右侧仍可见乕字横划下垂之篆法,杨守敬跋本不见。故西泠本太室石阙铭段应为清拓本,时间距故宫本相近,当是为乾隆拓本。

另相比于二十一行  字,可知王懿荣本工部完好,视之故宫本与西泠本,工部均泐,力部中间部分均泐。故可知西泠本太室石阙铭为乾隆本。

《太室石阙后铭》为乾隆甲寅年拓本

太室阙额下有狭长竖行,字多不辨,此为太室石阙铭后铭,在很多拓本及著录中均不见载。

50

右:故博藏黄易乾隆甲寅三月拓本

太室阙后铭局部

左:西泠本太室阙后铭局部

二者字口细节完全一致,为同一批次拓本。

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之前这一部分从未见于著录,黄易在偶然得之后便进行了临摹。西泠本与故宫本的太室阙后铭字口细节一致,当同为乾隆甲寅年精拓本。

《少室石阙铭》、《少室东石阙铭》为乾隆拓本《堂溪典请雨铭》为乾隆拓

本卷《少室石阙铭》与《少室东石阙铭》拓于一张纸上,故宫乾隆甲寅(1794年)藏本将其分裱为两册。下简称为《少室石阙铭》。

《少室石阙铭》清初精拓本在“于丛林芷”前尚有隐约文字十七行,其中有近十行文字仅有最下端半字存在。乾隆至道光拓本,一行“于”字依稀可辨,五行“道”字下部稍有石花,九行“史”、十行“庙”、十一行“长”下皆连石花。因此,本卷中《少室石阙铭》拓本年代最早在乾隆年间。

51

左:少室石阙铭一行“于”字依稀可辨

右:少室石阙铭五行“道”字下部稍有石花

下:少室石阙铭九行史、十行庙、十一行长下皆连石花

嵩山三阙的影响

比较早的取法“嵩山三阙”的书家,以邓石如为代表,他曾自述:

余初以少温为归,久而审其利病。于是以国山石刻、《天发神谶文》、《三公山碑》作其气,《开母石阙》致其朴,《之罘》廿八字端其神,《石鼓文》以鬯其致。彝器款识以尽其变,汉人碑额以博其体(刘恒《中国书法史 · 清代卷》)。

52

试拿本次春拍「黄易友人专题」一件邓石如隶书与《开母庙石阙铭》对比,便会发现,邓氏的隶书不乏《开母庙石阙铭》质朴而沉实的一面,同时清末民初碑学视域下,临习取法“嵩山三阙”的书家愈来愈多,如何绍基、莫友芝、翁同龢、吴大澂、吴昌硕等,都曾取法于三阙。

从他们的临作中使人感受到由于加入了对汉人篆隶的取法,他们笔下展现出别样的浑穆、老辣、古拙甚至苍茫的气象。

· 专 题 精 选 ·

53

2023西泠春拍 黄易与友人专题

伊秉绶(17541815)、陈鸿寿(17681822)、梁同书(17231815)、姚鼐(17311815)、铁保(17521824)等题跋,王溥(1796~1850)绘  艺兰种竹图卷

设色纸本  手卷

1804年作

引首:116.5×53cm  画心:99.5×53cm

题跋:1525×53cm  234.5×53cm

说明:王之政上款。铁保题引首。陶澍、吴高埈、乐钧、沈琨、谈祖绶、邓晅、靳金鼎、金邵、单渠、陈鸿寿、陈云、沈学宽、何祥㽣、顾廷纶、额勒布、伊秉绶、徐端、戴均元、黄曰燮、龚烈、 戴光垣、程云卿、陈鸿翥、周炎、归懋仪、阿克当阿、许兆椿、何一坤、李荥、莫瞻菉、何因錀、仓斯升、吕泰、黎世序、李景峄、陈文述、姚鼐、康基田、梁同书、姚原绂、吴锡麒、铁保、彭兆荪、曾燠、帅寿昌、章煦、廖寅、陈鸿墀、熊方受、孔继治、孙玉庭、洪莹、王赓言、茅元辂、张文靖、万承纪等题跋。

54 副本

55

2023西泠春拍 黄易与友人专题

伊秉绶(17541815)行书 临宋虞允文尺牍

泥金纸本 立轴

1804年作

199×51cm

出版:《中国书画—笔と墨の伝言》P20,日本天六书房出版。

56

2023西泠春拍 黄易与友人专题

邓石如 去世当年所作罕见隶书

132.5×74.5cm

57

2023西泠春拍 黄易与友人专题

黄易(17441802) 古松图

水墨纸本  立轴

106×24cm

出版:1.《名人书画集》第二册 ,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九年(1920)。

2.《名人花卉集》,西泠印社,民国二十三年(1934)。

3.《金石家书画集二集》第三册,西泠印社,民国二十四年(1935)。

4.《南画大成》第五卷 花卉 · 蔬果,兴文社,昭和十一年(1936)。

5.《晋唐五代宋元明清名家书画集》图三五八,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二年(1943)。

说明:顾麟士、李嘉福、吴昌硕旧藏,吴昌硕并题签。

鉴藏者简介:1.顾麟士(18651930),字谔一,号鹤逸,别署西津渔父,江苏苏州人。祖文斌,筑过云楼,收藏富甲一方。工书画,精于画史、画论、鉴藏。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2.李嘉福(18391904),字笙鱼,一字北溪,斋室名吟莲馆,浙江石门(今崇德)人,流寓吴县。吴待秋之岳父。工书画,精鉴赏,收藏极富。

3.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又署破荷、大聋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58 副本

吴昌硕题签

59

2023西泠春拍 黄易与友人专题

黄易(17441802) 恽南田诗意图

立轴 水墨纸本

64×24.5cm

出版:《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P160,薛龙春著,三联书店,2019年。

说明:吴友松上款。

上款人吴友松为阮元好友,乾隆年间曾幕游山左,阮元所辑《小沧浪笔谈》中收录有吴氏诗文绝句。吴友松同时也是吴履的族弟,吴履在1792年一则致黄易信札中(南京博物院馆藏),花费大量笔墨向黄易介绍族弟吴友松,并转呈吴友松投赠黄易的五古二十韵诗。

黄易在书、画、印三个领域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对其作品的求索几乎充斥于任何一封寄往黄易的书札中。1793年吴友松致信黄易表达仰慕之情(故宫博物院藏),并委婉请索:“友松爱先生之画与印章,犹乎先生之爱金石文字,先生能以一画一印以副友松之望乎?”而本幅山水即应为黄易回应吴友松求画之作。

上款简介:吴友松[清],字秋鹤,浙江秀水(今属嘉兴市)人。乾隆年间曾在山东作幕僚。阮元《小沧浪笔谈》云其“诗才清逸,尤工填词,著有《野花词话》,自少幕游山左,以瘵疾卒,年仅三十六” 。吴友松还写有《月夜游大明湖记》《七十三泉记》等文章。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春季拍卖会

上海巡展

723日至724

巡展地点静安昆仑大酒店(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250号)

预展:82日至84

拍卖:85日至87

展拍地点: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解放东路2号)

•     •

85日(周六)

A

09:30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暨明清信札手迹专场

19:00  中外名人手迹与影像艺术专场

B

09:30  中国历代瓷器专场

13:00  江南心境 单色釉瓷器专场

14:30  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

18:00  华藏宝相 历代佛教艺术专场

20:00  现当代艺术专场暨颜文樑唯一对屏组画《日月光华》专拍

86日(周日)

A

09:3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同一上款作品专场

13:00  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

14:00  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

17:00  中国书画扇画作品专场

20:00  中国名家漫画 插图连环画专场

B

09:30  中国古代玉器及当代名家玉雕专场

13:00  萃古熙今 • 文房古玩专场

17:00  文房清玩 • 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19:30  文房清玩 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87日(周一)

A

09:30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专场

13:00  生活艺术 名酒滋补与西洋器物专场

15:00  东方瑞丽 珠宝翡翠专场

B

09:30  文房清玩 古玩杂件专场

14:00  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655196869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