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彩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而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清代宫廷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彩瓷的正式名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清宫陈设档》等文献中多称
作“磁胎洋彩”或“洋彩”。查清宫瓷器档,见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贡档进单》载“(奴才)福英跪进……交宁寿宫,黄地洋彩夔凤观音瓶成对……” 本品即为贡单中此类进贡宁寿宫之“黄地洋彩夔凤观音瓶成对”之一,原陈设于宁寿宫中。因其造型端庄别致,纹饰繁缛而布局考究,制作精美绝伦,色彩浓艳华贵,充分体现出“乾隆洋彩”无上威严之大国气息。
时间:8月5日(周六) B厅 09:30
地点: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
乾隆一朝继往开来,在各个领域均为取各代所长的集大成时期,清代御窑生产在此时亦达到巅峰,景德镇御窑厂承前代已有之器,并开一代未有之新奇,制瓷工艺和创新能力均已臻极致,后世难以企及,本品即为乾隆御窑最具时代特征的代表作之一。
2023西泠春拍
lot908
清乾隆 · 黄地洋彩穿花夔凤纹吉庆升平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37.8cm;含座高43cm(带铜鎏金座)。
来源:1.D. A. Bailey 夫人旧藏,墨尔本;
2.伦敦苏富比,2005年7月13日,lot 268;
3.北京翰海,2007年6月25日,lot 2452。
出版:《不独帝宫藏》2020年 ,第83页。
展览:《不独帝宫藏》,上海中心,2020年8月。
本品盘口,长束颈,两侧各饰金彩戟耳,富丽堂皇,上添绶带及宝磬装饰,寓意“吉庆升平”。颈下溜肩,圆鼓腹及底渐收,下承圈足,足墙微外撇。瓶底及内壁施松石绿釉,釉面湛碧如翠,迎光侧视有细小波纹,如湖面涟漪,为典型乾隆御窑松石绿釉特征。瓶外壁通体以黄地洋彩装饰,瓶口沿描金,下饰一周如意云头纹,颈及腹部精绘穿花夔凤纹,颈部一俯身翱翔夔凤,呈向下俯冲姿态,此种形象的夔凤颇为独特。
腹部正中饰双凤拥花,昂首对立,周身花团锦簇,花瓣、枝叶采用西洋绘画技巧,明暗变化,层次凸显。胫部以洋彩仰莲纹为饰,观之宛若承于端庄莲座,颇具巧思,胫部与圈足连接处亦以金彩填绘,足墙则饰一周规整蓝彩回纹。纵观整器所绘纹样,勾描细腻,设色丰富,施彩精准而富有层次,布局井然有序,纹饰繁而不乱。
绶带及宝磬装饰,寓意 “吉庆升平”
体现清代“饰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装饰特征
洋彩瓷,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为皇家所独享,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与“彩瓷皇后”珐琅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身份地位备受尊崇,乃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受宠于宫廷,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闲暇赏玩。
“洋彩之花样 乃吉言新式”
“洋彩”一词,始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因此,一般认为洋彩是继承珐琅彩彩料和技法发展而成的,其花卉多摹仿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借以烘托立体之层次。
在御瓷烧制领域,服务于两朝君主的督陶官唐英,承命竭力创制,在任期间 “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 的努力来精进技艺,在乾隆皇帝的督促下多次按“洋彩之花样,吉言新式”的设计要求,进呈御览。
本品体现洋花⼀类的舶来元素
极尽御窑瓷绘之能事
清乾隆黄地洋彩
穿花夔凤纹吉庆升平耳瓶纹饰图
是欧洲传教士带来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使得洋彩瓷器在乾隆朝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同时期同样采⽤西洋彩料绘制的珐琅彩相⽐,显⽰出更多乾隆皇帝鲜明的个⼈信息:器型⽆论琢器圆器都更为丰硕,多为成对烧造,⽤以陈设在重要宫廷殿阁之中,⽤⾊也更加⼤胆丰富,艳丽⽆⽐。
中西合璧式的个人美学品位主导了这一时期的宫廷艺术,除平面和建筑艺术之外,便是御窑瓷器装饰艺术最能集中展现乾隆皇帝中西融合的美学品味。在乾隆皇帝⼼中,珐琅彩虽然弥⾜珍贵,但在其祖上⼀辈技艺已达⾄臻化境,洋彩的绮丽多姿才是本朝创举,也最能体现帝国风华。
“贡档进单”中的御前赏物
乾隆御窑继承雍正洋彩烧制技术,并使之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乾隆瓷胎洋彩器同珐琅彩瓷器一样,都是清宫最为珍贵,也是最受皇帝重视的品种。本品造型端庄别致,纹饰繁缛而布局考究,制作精美绝伦,色彩浓艳华贵,充分体现出乾隆洋彩制作工艺精湛,以及无上威严之大国气息。并且,可于清宫档案中寻得明确记载,原陈设于宁寿宫中:
查清宫瓷器档,见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贡档进单》载“(奴才)福英跪进……交宁寿宫,黄地洋彩夔凤观音瓶成对…” 本品即为贡单中此类进贡宁寿宫之“黄地洋彩夔凤观音瓶成对”之一。
外底心松石绿留白处
以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贡档进单》主要包括宫中进单(雍正至光绪七朝)、宫中贡档(乾隆至道光三朝),凡是进贡皇宫有瓷器的进单全部收录,本拍品器型、釉彩、年代均与《贡档》中所述的“成对的黄地洋彩夔凤观音瓶之一”相吻合。
在当时由于釉料、技术、成本等原因,烧造量非常有限,除皇帝御用圆器数量略多之外,瓶、尊等琢器多仅一对,极少数对烧制,而且此类洋彩作品绝大部分珍藏于清宫或圆明园中,与一般官窑瓷器不同,也不作为赏赐之用,尤其是黄地洋彩瓷器更为皇家所专属。
注:①全德、福英为乾隆时期九江官监督,任期分别为:全德:乾隆三十七年至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六十年至嘉庆二年。福英:乾隆五十七年至乾隆五十九年。
可参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黄地洋彩宝相花纹天球瓶(左)
乾隆黄地洋彩开光御题诗壁瓶(右)
检索公私收藏可知,传世未见与本品完全一致者。
其他绘有类似穿花夔凤纹样瓷器亦于乾隆一朝多见,南京博物院藏一件“清乾隆湖绿地粉彩夔凤勾莲纹瓶”,可做参考。嘉庆御窑承袭乾隆朝式样, 亦偶有烧造。
清嘉庆·松石绿地洋彩穿花螭龙纹如意万代耳云口瓶(嘉德2990萬)
如中国嘉德于2019年以近三千万拍出的“清嘉庆松石绿地洋彩穿花螭龙纹如意万代耳云口瓶”,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清嘉庆洋彩穿花夔凤纹螭龙耳瓶”,皆可作例证。
(左)伦敦苏富比,2005年7月13日,lot 268。
(右)北京翰海,2007年6月25日,lot 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