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广义上是指对古代作品的对照仿习。每一次临摹都会让临摹者进入到原作的创作情境及创作状态之中,从笔法、墨法、色法、结构、空间、意境等方面去“还原”,这是一个长期感受笔墨、修炼心性、会晤传统、参悟意境的渐进过程。作为传承方式的临摹,通过临摹学习建立起不同时代画家及艺术实践之间的跨时空联系,维系着中国画的世代相传、永续发展。
20世纪初,敦煌被发现,敦煌壁画走入艺术家的视野。李丁陇、张大千开辟了敦煌壁画临摹事业;20世纪40年代,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李其琼、李振甫等怀抱理想的艺术家,矢志敦煌壁画的存留保护工作;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经敦煌文物研究所到敦煌研究院的复制临摹工作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业绩,体现了段文杰先生所说的“对临摹的作品一定要注意忠于原作”的复制性临摹作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时至今日,这一研习传统仍在敦煌研究院的守护者们中间延续。
初唐第57窟 《菩萨》 詹建俊临
156.7×72.3cm
盛唐第320窟 《舞乐图》 马强临
53×105.8cm
西魏第249窟 《天宫伎乐》 杜永卫临
74×158cm
初唐第220窟 《舞乐图(局部)》 霍秀峰临
100.7×272.1cm
盛唐第320窟 《四飞天》 赵俊荣临
65.5×15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