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预告|“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 特别互映:算法·韵律—回响

日期:2024-08-26 10:55:38 来源:红砖美术馆

资讯 >红砖预告|“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 特别互映:算法·韵律—回响


图片 1

“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特别互映项目:

算法·韵律—回响
编创:老锣
策划:龚琳娜
主办:红砖美术馆、龚琳娜音乐工作室
支持:声灵唱团
地点:红砖美术馆
时间:2024年8月28日,14:00

在西班牙语中,“algo”意为“某物”,“rhythm”(节奏)一词源于希腊语的“rhythmos”,意思是“以强弱元素的有序相继或相反或不同条件地出现为特征的运动”。托马斯·萨拉切诺“共生”展览作品《算法·韵律》(Algo-r(h)i(y)thms)中每一个聚合的节点都指向微观与宏观现象的不同混响频率。 
观众像蜘蛛一样穿梭于蜘蛛网,观看、触摸、聆听,在这个相互联系、近乎世界的网络中,感知存在的片刻。正如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所言,这件作品“结合了联觉形式感知过程,我们希望邀请观众尝试从视觉转换到听觉,从听觉到触觉,进入一段循序渐进的旅程。” 
我们也邀请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展开跨界合作,蜚声国际的当代舞艺术家陶冶携陶身体剧场,通过身体律动与萨拉切诺的作品展开对话;8月28日,中国新音乐艺术创始人龚琳娜、老锣将以声音艺术实验介入巨型网络景观《算法·韵律》,演绎声音作品《算法·韵律—回响》。

2010年,由老锣作曲,龚琳娜演绎的《忐忑》登场,作为一首掀起普罗大众狂欢的“神曲”,即便在嬉笑怒骂和熙熙攘攘的娱乐泡沫中,《忐忑》的先锋、前卫、野心昭然若揭,这毫不屈从于当代流行乐驯化的中国乐句显得如此动人心魄!

当这些冲破窠臼、逃离藩篱的乐句与6800立方米网状景观的声音装置相遇,当《忐忑》再次在《算法·韵律》这个放大的弦乐系统中响起,当我们“化身蜘蛛”,在“人类-蜘蛛-宇宙”的共生命运下,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图片 2

《算法·韵律》,2023
©托马斯·萨拉切诺。由艺术家、纽约/洛杉矶谭雅·博纳达画廊和柏林纽格赫姆施耐德画廊提供。
“共生”,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托马斯·萨拉切诺:

《算法·韵律》非常视觉化,你可以“play”(演奏)它,振动器在地下振动,这是一种无声的乐器,我们无法听到低于人类感知范围的声波,但蜘蛛能感知到更微弱的振动,因为它结合了联觉形式的感知过程。

这件作品我们希望邀请观众尝试从视觉转换到听觉,从听觉到触觉,这是一段循序渐进的旅程。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这种发声之中,这是一种共生合鸣——大家一起演奏、相互共生、听见彼此,共创乐曲。

龚琳娜:

在这个世界,人以自己为核心,但实际上当你进入蜘蛛的世界,就没有人了。要把小我放开,世界不是只以自己的眼光来看的。如果我们不带有很多自己轻易的评判,你的世界就会想象力巨丰富,进入到这样一个艺术作品中,就无我,无人。



  龚 琳 娜  
图片 4

歌者、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她研究中国戏曲不同流派不同行当的唱腔、不断采风学习各地民歌。龚琳娜将中国传统声乐技巧融会贯通,形成别具一格的唱腔与多元的艺术风格,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当代精神及世界性的声音。2010年,一曲《忐忑》红遍大江南北;她演绎的24节气古诗词、《山海神话》被认为既传统又当代。龚琳娜还发起“声音行动”,致力于中国声乐的传承与传播。

  老 锣  

图片 5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中国新艺术音乐作曲家。他把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融入到音乐创作中,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他的作品,破除即有音乐风格的界限,基于中国文化精髓之根,立于中国艺术音乐创新之上。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忐忑》;他的作品还包括2014年为香港中乐团和湖北编钟乐团创作的《钟乐和鸣》;2015年为屈原的楚辞《九歌》创作了大型清唱剧《中华安魂曲》等。
  声 灵 唱 团  
高榆楠 何美琳 翟羽西 林静 刘方鲁月明 石娱赫 宋丹 万思妍 王春然 王少为 魏蔷 杨杉 张康康 周丽阳 


编辑: p!nk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