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亚洲首展:深海,幽境

日期:2024-11-25 12:14:58 来源:白立方

资讯 >霍华德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亚洲首展:深海,幽境


】
Howardena Pindell
'Deep Sea, Deep Space', White Cube Hong Kong
20 November 2024 – 8 January 2025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Kitmin Lee)


Howardena Pindell
霍华德娜·平德尔

Deep Sea, Deep Space
深海,幽境

2024年11月20日至2025年1月8日

白立方香港
White Cube Hong Kong

白立方香港欣然呈现霍华德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在亚洲的首次个展,展出这位跨学科美国艺术家近期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从海洋和外太空的视觉景观中汲取灵感,同时也展出衍生自她早期作品的创作系列“四维立方体”(Tesseract)。作品层次丰富而虚幻,深入展现了平德尔对宏大景观与微观视觉的迷恋,这种对比包括表象到深层空间之间的张力,也包括细胞与宇宙之间的关联。
640 (5)
Howardena Pindell
'Deep Sea, Deep Space', White Cube Hong Kong
20 November 2024 – 8 January 2025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Kitmin Lee)

640 (6)

Howardena Pindell
'Deep Sea, Deep Space', White Cube Hong Kong
20 November 2024 – 8 January 2025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Kitmin Lee)
640 (7)
Howardena Pindell
'Deep Sea, Deep Space', White Cube Hong Kong
20 November 2024 – 8 January 2025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Kitmin Lee)

圆形,是平德尔作品中最具标志性的图案之一,它常常以多种变体形态出现——椭圆形、孔洞和喷漆圆点。她对这种形态的运用根植于童年记忆,正值美国执行种族隔离政策和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时期。1951年,8岁的平德尔和家人一起到肯塔基州北部旅行,她的父亲在路边的根汁啤酒摊停下休息,平德尔回忆起,当时他们使用的杯子底部画着红色圆圈,后来她才知道,这些圆圈是餐厅用来识别为黑人顾客准备的特定餐具。
640 (8)
Howardena Pindell
Untitled #31 (The Solar System Is Beige)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
248.9 x 217.2 cm | 98 x 85 1/2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640 (9)

Howardena Pindell
Untitled #31 (The Solar System Is Beige)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
248.9 x 217.2 cm | 98 x 85 1/2 in.©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20世纪70年代,平德尔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版画和素描部门工作,成为该机构的第一位黑人策展人。在工作期间,她通过创新的方式重新定义圆形,运用一件不起眼的办公文具——打孔器,在卡纸、文件夹和其他材料上打孔,制作出模板。透过模板,她将丙烯颜料喷涂在未拉伸的画布上,创造出分散的点状图案,如星图一般。这一创新推动了她的创作实践,被打孔器穿孔的材料变成主要媒介,将小圆片层层叠叠粘贴于画布上,这些画布被剪开后又以网格状重新缝合在一起——平面网格的固有秩序与密集累积的彩纸圆点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平德尔将圆形的运用视为一种疗愈的行为:“我发现,将圆形转化为积极的介质似乎是一项持续的任务。”[1]

640 (10)

Howardena Pindell

Tesseract #17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98.4 x 223.8 cm | 78 1/8 x 88 1/8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640 (11)

Howardena Pindell

Tesseract #17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98.4 x 223.8 cm | 78 1/8 x 88 1/8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平德尔的喷漆绘画和打孔器创作的作品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每种方法都深化了对方在表面和深度空间的探索结果,无论是通过画布的视觉幻觉,还是通过纸张堆积所引申的触觉维度。多层次的表现形式对平德尔来说有着强烈吸引力,这源自她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12年间处理纸张的经历,也源自于她对非洲土著服饰中层层叠叠的纺织品的迷恋。这种迷恋在她于亚洲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中被进一步巩固。1981年至1982年间,平德尔短暂访问日本,在那里她见到广岛附近的严岛神社所收藏的12世纪卷轴——平家纳经。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平德尔解释说,卷轴中多层次的媒介强化着画面的深度,这也影响着她在画布上创造多层次构图的方法。[2]本次展览的作品也展现着艺术家对裁切、缝合和穿孔画布的使用,体现了她在近期大部分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物理科学的痴迷。例如,《无题 #31(太阳系是米色)》(Untitled #31 )这件作品重新构想了宇宙秩序,将其网格化和单色化。而作品《当城市灯火辉煌... 夜晚行至》(while City Lights... Night Flight)则在形式上更为自由,缝线更松散,呈“之”字形,诠释着星空中的繁星点点。

640 (12)
Howardena Pindell
City Lights...Night Flight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208.3 x 243.8 cm | 82 x 96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640 (13)
Howardena Pindell
City Lights...Night Flight
2024
Mixed media on canvas208.3 x 243.8 cm | 82 x 96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平德尔的“Tesseract”系列得名于四维立方体——展现了她在画面上建构视觉幻觉的精湛技艺,圆形、菱形、圆锥体、圆柱体和各种几何形状在气态雾靄中环绕,或自中心点如光源一般向外辐射,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由此建立。在这些构图中,日本文化对她创作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体现在色彩的主导地位和不对称美学的应用。平德尔的创作中,圆形的根基式重要地位是肯定的。作品《四维立方体 #17》(Tesseract #17)、《四维立方体 #19(深空)》(Tesseract #19)和《四维立方体 #23》(Tesseract #23)将画面焦点聚焦于一个背光圆盘,其周围环绕着向外扩散的同心能量场; 在《四维立方体 #18》(Tesseract #18)中,这个圆形似乎转变为膨胀的海洋生物形态; 而《四维立方体 #20》(Tesseract #20)则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它形似太阳般明亮的核,亦像散发粉红和黄色光的超新星。

640 (14)
Howardena Pindell
'Deep Sea, Deep Space', White Cube Hong Kong
20 November 2024 – 8 January 2025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Kitmin Lee)
640 (15)

Howardena Pindell

Tesseract #20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65.7 x 241.9 cm | 65 1/4 x 95 1/4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本次展览首次展出平德尔的“深海”(Deep Sea)系列,进一步探索了那些通过科学知识获得形态和意义的难以捉摸的现象。与圆形一样, 这些兴趣植根于她的童年:“我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他也对科学感兴趣。因此,我曾收到的圣诞礼物不是洋娃娃,而是显微镜,我也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东西着迷不已。我用幻灯片滴上费城的饮用水,你不会相信水中游动着什么。”显微镜带来的视觉回忆,呼应着平德尔构图中的散景效果。[3] 在《深海 #8》(Deep Sea #8)中,底色基调在深黑蓝与接近暮色的光线扩张和收缩,闪烁着黄色的生物磷光,使人联想起旋转的星系,以及生物性发光的深海有机体。从水平构图转变为垂直构图,《深海 #3》(Deep Sea #3)以烧赭色为基底,构建了一个陆地宇宙。尽管最初表面看似颜色统一,但长时间观察便会发现一束光的爆发——由天蓝色和暗橙色的颜料颗粒组成——从上方扩散开来,被淡淡的线纵向地交错切割,这些线条与她剪裁和缝纫作品中的缝线相呼应。

640 (16)

Howardena Pindell

Deep Sea #8

2024
Acrylic on canvas
165.1 x 241.3 cm | 65 x 95 in.
©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 White Cube (Frankie Tyska)


通过光与色彩的点染,平德尔的抽象画勾勒出浩瀚与微观的光谱,既唤起原始创造的幻象,也呼应了宇宙大爆炸的壮阔景象。这些宇宙生成式的效果,或许还蕴含着精神层面的意义。1989年的自传中,艺术家回顾了自己环球旅行的经历,写道:“我在无论西方或非西方的每一种精神传统中发现的统一元素... 是通过'美',来探索关于'神圣'的视觉表达。”

|关于艺术家|

640 (17)
Howardena Pindell, photo by Nathan Keay
霍华德娜·平德尔(Howardena Pindell)于1943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现在居住并生活于纽约。她的作品曾在全球多家重要机构展出,精选个展包括:Fruitmarket美术馆,爱丁堡,英国,巡展至Kettle's Yard,剑桥,英国、斯派克岛美术馆,布里斯托,英国、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2022-23); 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马里兰州(2022); 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得克萨斯州(2022); The Shed,纽约,巡展至俄克拉荷马当代艺术中心,俄克拉荷马城(2021-22)、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伊利诺伊州(2018); 斯佩尔曼学院美术馆,亚特兰大,乔治亚州(2015); 克利夫兰艺术学院,俄亥俄州(1994); 沃兹沃斯博物馆,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1989);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纽约(1986); 伯明翰艺术博物馆,阿拉巴马州(1985); A.I.R 画廊,纽约(1983); 洛克菲勒纪念美术馆,斯佩尔曼学院,亚特兰大,佐治亚州(1971)。
她曾参与的精选群展包括: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胡兰柏克市,丹麦(2024); 仓库美术馆,达拉斯,得克萨斯州(2024); 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2023); 国家美术馆,华盛顿特区(2022); 新艺术博物馆,纽约(2021); 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西班牙,巡展至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1); 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巡展至布鲁克林博物馆,纽约、布罗德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2017-19); 布鲁克林博物馆,纽约(2017); 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馆,奥地利,巡展至布兰德霍斯特博物馆,慕尼黑,德国(2016); 当代艺术博物馆,休斯顿,德克萨斯州(2013); 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州(2009); 当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2007);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纽约(2006)。


[1] 霍华德娜·平德尔与Toby Kamps的对话,The Brooklyn Rail,7月/8月 2019 
[2]霍华德娜·平德尔与Fiona Bradley的对话,Fruitmarket美术馆,2021年11月30日
https://vimeo.com/651637488.

[3]霍华德娜·平德尔与ArtDrunk对话,2024年10月4日


编辑: 郭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