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空地”播客丨王光乐:我为什么要做《空房间》

日期:2025-02-17 10:33:36 来源:artnet资讯

资讯 >“林间空地”播客丨王光乐:我为什么要做《空房间》

图片 1



图片 2


栏目主持人寄语:
我是鞠白玉,“林间空地”这档对谈将会随着我以往的“千字评”文字专栏回归,并持续在Artnet中文网登出。
“林间空地”这个被广泛使用的标题不是源自Martin Heidegger或是Robert Frost,而是我个人钟爱的瑞典诗人Tomas Gösta Tranströmer在1978年的诗集《真理的障碍》中的一首《林间空地》的开头:森林里有一块迷路时才能找到的空地。
这档节目将会不定期地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作为嘉宾,谈论艺术界正在发生的事物和人们关切的与艺术相关的事物,或者是,那些没法不去想的事物。对话并非追求真知灼见,而是独白或者噪音在空地中的汇集,产生相互的矛盾与可能的联结。



“一个空房间的作用因为物件的剥离而显现:不是承载物质,而是承载故事。我们适当的把房间腾空,等待新的故事上演。房间里的故事总在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但内核不变——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是也不是。”

——王光乐


空房间》的表演空间里写着:宾主尽欢。


图片 4


我们准时到达,但表演延时开演。在798蔡锦空间的昏暗楼道里等候的人们队伍蜿蜒着,从楼顶排到入口处的几乎都是许久未见的朋友们,时不常地我们会收到楼上传递下来的热红酒。



我几乎怀疑这种等待是王光乐是故意的。籍此时刻,使我们重新找回“友谊”,是亚里士多德说的三种友谊(功利、快乐、善良)的第三种;是阿甘本在《论友谊》中带领我们重新阅读的段落:“一个人看,就是他感觉到在看,一个人听,就是他感觉在听,一个人走,就是感觉到在走,因此,对其他所有的活动来说也这样,都需有一个东西来感觉到我们在施行这些现实的活动。这样,如果我们感觉的话,那是我们感觉到我们在感觉,以及如果我们思想的话,那是我们思想我们在思想。感觉到我们活着,本质上自然而然地就是甜美的。”

‍‍

*本期节目音乐来自Dead Can Dance《Song of the Stars (Pina version)》。


图片 3

幕后团队

出品人:Cathy Fan

剪辑制作:奶茶

封面摄影:Studio Coda

编辑:余雨桐

社交媒体编辑:Katerina


编辑: 朱梦雅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