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林:为何我对“成功学”保持距离

日期:2025-02-20 09:29:16 来源:artnet资讯

资讯 >刘佳林:为何我对“成功学”保持距离

刘 佳林住在布鲁克林。去年在筹备位于雅典The Breeders空间的个展期间,她竟有七个月未曾踏足曼哈顿。这简直是在隐居。这种与艺术中心刻意保持的距离,恰如她对待艺术市场的态度——既身处其中,又时刻警惕。

P_002
刘佳林在工作室中,图片:Photo by Charlie Rubin

2022年,刘佳林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随即被Kasmin画廊签下,成为该画廊最年轻的代理艺术家之一。如此快速的上升,一开始让刘觉得有些难以适应。欣喜之余,她也曾感到彷徨。
P_003

刘佳林,《Stalemate》, 2024,亚麻布面油画,83.8 x 101.6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这两年我徘徊在一种虚无主义和对成功学的疑惑之间,”她坦言,“纽约艺术市场的发展速度让我感到窒息。当高古轩说油画是‘墙上的钱'时,我深感油画已被过度商业化。作为一位油画创作者,这种身份让我觉得很纠结、很拧巴。”

P_004
刘佳林在布鲁克林的工作室,图片:Photo by Charlie Rubin.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这种纠结促使刘佳林开始思考人的价值本质。在她看来,将人的价值简单等同于“成就”是一种危险的简化。她始终对所谓的“成功学”保持警惕:“我从小就对那种看似完美的功能性、那种永动机式的成功体系感到谨慎和恐惧。一旦陷入其中,就会成为它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停止。”
P_005

刘佳林,《Golden hour》, 2024,亚麻布面油画,50 x 50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这种警惕促使她以“功能性”(functionality)这一概念来解构这种价值评判体系,并在最新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无用之物”:有洞的勺子、四个椅背的椅子、盖着布的家具、停摆的时钟、紧闭的眼睛、失焦的望远镜......这些物品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却获得了新的存在意义。
P_006
刘佳林,《Blind telescope》, 2024,亚麻布面油画,177.8 x 127.3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这种对“功能性”的思考也延伸到了语言学领域。刘佳林对“H音消失”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英语和拉丁语系中,拼写中的H在口语中常常被省略。她介绍到,伦敦音特别强调H的发音,将其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乡下不识字的人才不发H的音。
“在书写中,H是一个高大的字母。但在法语中,它虽然存在却不发音,这让我在学习时感到困扰。它还在那里,却失去了功能。

P_008
刘佳林,《The loss of umbrella》, 2024,亚麻布面油画,127 x 165.1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H音消失”(H-Dropping)是刘佳林此次新展的主题。今年二月墨西哥艺博会Zona Maco期间,刘佳林于Kasmin在墨西哥城的合作空间Casa Siza内呈现11幅新作。这次展览的筹备过程体现了她对概念完整性的追求:“我近几年有意加重展览concept的比重。我不想只做一个画展,我要有完整的策展和概念。其实画画占的比重只有大约40%,大量时间都投入在研究上。”
P_009
“刘佳林:H-Dropping”展览现场,Casa Siza,墨西哥城,图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Photo by Alejandro Ramirez Orozco

展览的细节设计同样别具匠心:现场将布置带有红线的桌布和扎起的郁金香,与画作中的物品形成呼应。

P_010
刘佳林,《Tied tulips》, 2024,亚麻布面油画,127 x 101.6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更引人注目的是展览配套出版的限量画册——艺术家亲自设计的热感应书页只有在接触热量时才会显现内容。书中还收录了评论家Jenny Wu的文章,全文没有用到字母H。
P_011

刘佳林,《Eyes wide shut》, 2024,亚麻布面油画,102.2 x 139.7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这种文字游戏让人联想到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的长篇小说《消失》。三百多页的文本中没有出现一个E。尽管都没有用到某个字母,然而佩雷克和刘的初衷或许有所不同。佩雷克作为法国文学组织“乌力波”(Oulipo)的成员,意图通过设置限制来激发灵感。而H音消失对于刘来说,不仅是一个语言学现象,更是一个关于存在与价值的隐喻。
P_012
刘佳林,《Art school》, 2024,亚麻布面油画,101.6 x 127.3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我觉得H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仍然存在,却失去了功能性,尽管它是如此高大的一个字母,”刘佳林如此解释到。
P_013

刘佳林,《Inutilities》, 2024,亚麻布面油画,152.4 x 177.8 cm © Lyn Liu.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H-Dropping”是刘佳林在Kasmin画廊的第二次个展。与2022年的首展相比,新作在色调和主题上都有所不同,不变的是画面都充满了“悬疑”,每个场景都暗含深意,像是电影中的一幕,邀请观众进入她精心构建的叙事空间。

P_014

P_015

“刘佳林:H-Dropping”展览现场,Casa Siza,墨西哥城,图片: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Kasmin, New York. Photo by Alejandro Ramirez Orozco

新展的主题围绕“失去功能的物品”展开。刘佳林向观众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当功能被剥夺,事物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在当代艺术的洪流中,是应该尊崇成功学,还是保持清醒的距离,在喧嚣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节奏?这些不仅是她个人思考的命题,更折射出当代艺术生态中每个创作者都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当代艺术环境中,如何平衡创作初心与外界的期待,从而在创作与商业的夹缝中,守护自己的艺术语言。


文丨袁政


编辑: 郭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