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家如何面对当今艺术市场?
日期:2025-02-21 12:26:56 来源:巴塞尔艺术展
市场
>中国藏家如何面对当今艺术市场?
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Sabrina Amrani艺廊的展位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中国内地的收藏家是全球艺术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据《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The Art Basel and UBS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 2024)显示,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国藏家依然保持韧性,艺术市场对该地区的信心依旧强劲。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高古轩的展位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报告作者Clare McAndrew博士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针对约300位中国内地高净值人士(HNWIs)展开研究。2023年,中国内地买家再次成为艺术品与古董的最大消费群体。2024年上半年,他们的支出中位数达97,000美元,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多。常驻摩纳哥和伦敦的独立艺术顾问Sue Jin表示:“对于毕加索(Picasso)、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现代大师的蓝筹作品,收藏需求并未改变。中国藏家仍然希望抓住机会购入顶尖佳作。事实上,去年是我销售重要作品业绩表现最好的一年。”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Wonwoo Lee于PKM艺廊展出的作品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然而,Sue Jin也指出,收藏家在做出决定前变得更为谨慎。“在2021年或2022年,他们可能只看了作品的PDF资料就会购买,但现在他们会要求我亲自飞过去看作品。”她解释道,现在的收藏家在购买前需要掌握更多信息。Sue Jin还观察到,与往年相比,中国买家在购买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艺术家的作品时活跃度有所降低,这些作品的售价在20万至50万美元之间。这一观察与报告中的数据一致。报告显示,与其他地区的藏家相比,中国内地的高净值人士收藏顶尖艺术家作品的比例最高。去年,这一比例再次以41%的显著优势位居全球之首。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潘涛阮(Thảo Nguyên Phan)于Galerie Zink展位展出的作品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艺术咨询公司Art Intelligence Global的创始合伙人寺濑由纪(Yuki Terase)观察到,藏家们对精品藏品的追逐仍在持续,同时他们的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她表示:“在中端市场,除非价格极具吸引力,否则品质不够出众的作品交易明显减少。这并非藏家们在规避风险,而是反映出市场正变得更加健康和成熟,藏家们也愈发成熟且自信。”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寺濑由纪还提到,中国买家正在从2021年至2023年主导市场的年轻西方艺术家转向本土新锐艺术家。这一趋势与报告发现一致:2023年至2024年,高净值人士在新锐艺术家作品上的支出已超过总支出的一半。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天线空间展位上展出的李美来(Mire Lee)与崔洁的作品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中国媒体大亨、资深藏家邵忠将收藏描述为“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去年,严肃买家仍在持续收藏。邵忠指出,2024年艺术市场的走势与中国奢侈品市场相似:“上半年奢侈品牌销售良好,但下半年较为疲软。”麦勒画廊(Galerie Urs Meile)在卢塞恩和北京设有艺廊,其合伙人René Meile表示,去年该艺廊售出的作品中约90%是绘画作品。报告也显示,绘画依然是藏家的首选媒介,占受访高净值人士支出的49%。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绘画作品支出的中位数最高。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上,Château Shatto艺廊展出的Cecile B Evans与Jonny Negron的作品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在中国内地,《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收藏调查报告》的受访者中有50%与艺术顾问合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Meile的经验,尽管艺廊更倾向于直接与客户交易,但许多年轻藏家会通过私人艺术经销商购买作品。这位艺廊主表示:“他们不想经历这其中的繁复过程。购买某些艺术家的作品时,竞争可能会非常激烈。”然而,邵忠则倾向不与艺术顾问合作。他说:“建立收藏时,自己的视角至关重要。一旦过多地咨询他人意见,就会更关注投资价值,而非纯粹的收藏。”报告显示,在出售艺术品方面,中国内地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出售作品的受访者占比最低(33%,为过去三年最低)。中国潜在买家与卖家的比例为2:1。相比之下,调查发现其他地区计划减持作品的藏家数量在增加,表现出比中国同行更为谨慎的态度。2024年,Gaga艺廊于巴塞尔艺术展的展位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在优先购买渠道方面,报告显示,中国内地高净值人士在拍卖方面的支出占比最高,达到27%(全球平均水平为20%),而通过艺术经销商的支出占39%。包括邵忠在内的许多藏家主要直接从艺廊购买,并进行面对面交易。年轻藏家徐婧(Cherry Xu)也更喜欢从艺廊和艺术展会购入作品。她举例说,去年在瑞士巴塞尔艺术展上发现了墨西哥城的Gaga艺廊。她还从一家此前不熟悉的洛杉矶艺廊Château Shatto购入了作品。这与报告的结论相符,2024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有56%的藏家从新艺廊购入作品,占比最高。尽管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千禧一代的支出有所减少,而X世代藏家支出正在增加,但在中国,年轻藏家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上Fine Arts, Sydney艺廊展出的Yona Lee的装置作品《In Transit》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徐婧大学期间专攻美术,五年前开始收藏,她说自己的许多同龄人都是活跃藏家。但她也承认,去年大家在购买新锐艺术家作品时都更加谨慎。“这与两年前很不同。整个市场现在很慢,我也放慢了步伐。”徐婧解释说,她现在会花更多时间参观世界各地的双年展、展览和艺术展会。2024年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上,桑塔画廊(Galerie Chantal Crousel)展位上展出的米莫萨·埃查尔德(Mimosa Echard)的一件作品现场,图片由巴塞尔艺术展提供总体而言,中国内地高净值人士的购买计划最为活跃,70%计划在未来一年购买艺术品。像徐婧这样的年轻藏家也希望为中国艺术生态贡献力量。她正在筹建一个名为樱桃瑚(Cheruby)的非营利机构,并将在3月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之前,在上海为驻洛杉矶艺术家Andrew J. Greene举办一场快闪展览。“我想做些事情,为这里注入新的活力。”她说。本文作者Payal Uttam是一位常年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两地工作的作家和编辑。她为不同出版物撰稿,包括Artsy、《艺术新闻》、《南华早报》及《华尔街日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