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璋个人项目《巴黎,我恨你》
Paris, je te déteste — A Solo Project by Zhou Zhang
2025年4月11日 — 2025年5月11日
这个展览的起因是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周璋发的他画的马桶,一下看入迷了,怎么画得这么好,我有被治愈的感觉。这事主要还因为我知道周璋是不画画的艺术家。后来我们连线聊了一次,才知道他过去一年在巴黎打工的经历,画这些画是出于一种情绪的自我排解。他谈的都是些难过的事,可我发现他实际讲的都是喜悦。
A=周璋,Q=周翊
Q:之前你不画画是因为你不想依靠视觉动机创作,比如摆一个静物,不想纯粹为了视觉去画。现在是发现了另外一个路径吗,能够到达创作状态。
A:对,有了个非视觉的动机,让一些情绪通过绘画很委婉地表达出来,这是我重拾绘画的原因。我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接受画画,之前一直都有偏见,因为真的是没有动机。后来是这种情况下我发现绘画还是接纳了我,我可以在一个享受状态里,没有目的。这段时间我做其他的作品是断断续续的,但是画画我可以完全身在其中,让自己很宽慰。你看我画很多厕所,这个说起来是个伤心事我靠。我打工那个餐馆温州人开的,哇那老板很可怕每天说我,因为我之前做餐馆不多没经验,做啥事情就骂你搞得我有后来有一点 PTSD。我一上地铁我头就疼,工作时我很讨厌跟他们接触,我就挑了一个他们都不愿意做的活,我每天就先去洗半个小时厕所,洗完之后直接干活,跟他们没有接触,让我心情愉悦很多。洗完的厕所整个有种味道,那种香味,清理污浊后的氛围让我特别愉悦,所以我后来就画了很多关于厕所的。
Q:洗厕所的快感我其实能共情的,一个是清洁本身就跟搞艺术就有些关系。
A:对对对对,我非常赞同,它没有目的性,但你在做的过程中,空间清洁的另一方面是你的个人情绪,个人的很多想法就是随着空间的清洁,自我也在做一种循环清洁。每天会有一个往复,这种感觉特别好,是持续性的,清洁之后的视觉味觉各种感觉,会让你有一种回到自己本身的感受。所以我那段时间洗了三个月厕所,我不觉得脏,我觉得特别舒服,加很多空气清新剂、洁厕剂加特别多,特别爽啊,就跟饮料一样去往马桶里倒,倒完之后的泡沫,哎,觉得特别棒。
Q:搞艺术或者创作好多时候是清空,嗯。
A:对清空,我擦玻璃也是哇,整个跟厕所相关的东西我都不觉得脏,我反而非常享受这种状态,我每天都有点偏执地去擦,擦特别干净,带给了我很多自我调节作用,特别舒服。
Q:这跟你画的那个马桶的那个形也有一种暗合,最后变成一个零。
A:对哈哈哈!“有”变成“没有”。这种循环往复,特别水一冲,一下就归为下一个循环。这种循环是修复。我因为晚上得做6个小时,我这个半小时洗完厕所之后能支持我这个接下来快5个小时的工作让我不会有太多心理负担。其实我每天就是靠这种方式做一些调节,洗完之后真的会对自己的调节很大,慢慢的我就可能接受了各种负面的情绪之类的。
Q:你还画了一些其他的题材,我看有杨德昌的电影。
A:因为我之前一直做录像,我觉得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一种运动中的图像,只不过它只有当下,大家看不到过程。这一点跟我之前做录像的概念跟感觉特别像,所以有段时间我一直画DVD系列。我很早有影迷情节,我大学时候的生活费都用来买DVD,当时还没有百度云,当时上学的时候找了一些店买文艺片,被带去个小房间,那些文艺片跟黄片放在一块,你得去找。那种盗版盘观看质感特别好,有闪烁的噪点的那种片,跟现在的那种高清的感觉不一样。我一直不赞同李安做了一个什么240帧120帧的,让我觉得看完之后失去了很多影片中它本来的一种暧昧的跟那种湿润的部分。特别是杨德昌的片子在特别糟的画质下,我都觉得特别好看,看了很多遍,那种特别大的手写的字幕,哇,让我特别感动。我最近还想把DVD中的黑幕画出来,还没有成功,它有绿色,有黑色噪点,还有不是黑色的黑色,我很迷恋转场的黑,黑色的这个部分我觉得有时间空间的各种东西在里面。
Q:我有个体会,用电脑看片的时候啊,有那么一瞬间,黑夜的一个镜头,屏幕上什么也看不见了,成了模模糊糊的镜子,当时我想,你当它是黑,可实际上它是一个亮灰。
A:对对对,特别是全黑的环境下,哇,那是一束光,那不是黑。那种黑幕转场的感觉特别奇妙,它不是一个镜头,又其实是一个镜头。这个黑幕的转的时间其实很有讲究,很多导演用的不一样,让整个片子的氛围不一样,所以我特别迷恋这个黑色的感觉,特别有运动感。想用绘画表达它还是挺难的,我最近就把我家好多DVD 找出来反复看。这种黑还闪烁,它是不定的那种感觉。更早的一些版本,扫描之后有很多噪点,然后跳动着,觉得特别透气。现在看新的一些片子里的黑是真的黑,你把灯关了都是黑的,少了一种模拟的质感,让我觉得窒息。所以我现在还是喜欢看以前淘的老片,好多片子蓝光修复之后一下就变得特别不好看。
Q:还真是!说说《圣诞快乐》吧,它好像是个火灾场面?
A:这是在法国,其实我当时生活状态有点分裂,我靠,平时去美术馆看展览,同时住在一个特别混杂的移民区。那种感觉特别奇妙,所有不同的人一块来这个国家,然后按照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在一起,节日特别的敷衍,节日装饰都是摆设性的。其实很多穆斯林抵制过圣诞节,碰到大街上的圣诞树,他们有的人路过就踢一下,破坏一下,我看到特别多这种东西。我想象这如果失火的话是不是特别神奇,我就画了一幅失火的圣诞树。有时候觉得狂欢嘛,战争也是狂欢,面对巨大宏伟的场景,大家都会惊讶,都会惊叫,但你不知道这叫声是为了胜利,还是因恐惧而叫。画一个失火的圣诞树,它是中性的,有可能是在狂热开心的时候点燃的庆祝嘛,嗯,也可能是破坏性的,我当时晚上一想半夜就画了,半夜画着火的圣诞树。
人类就很奇怪,骨子中有种很遥远的习性,就是点火,它可能是庆祝,也可能是焚烧。你没法判断是哪种情绪在主导,它是一种纯粹的释放。这很像我之前做过的一个录像作品叫做《你快乐吗?》。作品的背景音是录的法国国庆节烟花表演的声音,很多人惊讶、狂欢。视频的画面是我在家里面用高速相机拍摄我自己不断地用手打两个打火机,打火机会很慢速地喷出火花,然后火就很慢的绽放,跟烟花一样。作品做完之后打仗了嘛,我看好多网上的视频,导弹在黑的天空中爆炸,背景也很多人尖叫,你没法判断是庆祝还是恐惧。我觉得人特别特别复杂,面对喜庆和恐怖他们都会叫,无差别地尖叫,集体狂欢,无意识。
Q:有一张画是水平仪,激光线在人的头发和肩膀的那个位置。
A:水平仪让空间里面突然出现了一个规则,水平的线,不管什么碰到这个线就会显现出来,不碰它话就不可见,它变成像海平面一样,它底下就被淹没的感觉,得高于它才可见。我帮朋友布展时拍了张照片,它正好截在我朋友的头发末梢,觉得特别有趣,我就给它画了下来,
Q:激光线在那个位置变成了曲线。
A:它就跟水一样,它能随着各种物体的形状发生自我的形变。水平仪就像在一个黑的空间里有了水,空间中所有动的、不规则的物体都会被显影,而空间中规则的部分就不会被显影,我觉得它是个关于规则的东西。
Q:有些画感觉背后有故事,像《玩具之死》,还有张画的像是眼睛。
A:那是一个烟盒。欧盟所有的烟不像中国有各种包装,它所有包装都是统一的,上面有小字,每个烟的名字不一样。迫于法律原因,它上面会印上各种很疯狂的图案,什么癌症呀,什么人死了呀,除此之外那种全是演出来的,你知道吗,就像舞台剧一样,人化妆成面部很饥黄,躺在床上面送终,或者一个孩子嘴里面叼着一个奶瓶,旁边在有人抽烟。有时候它的极度血腥的会让你觉得很浪漫。你想你拿出烟,包装上是一个人嘴里面全烂了都是血,一边看着他,一边你卷个烟抽一下。我收了很多这种烟草的盒子上面的图案,我觉得是一种极度浪漫,卧槽,生死浪漫这种。很像是本书一样,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图案。诶,你们之间形成一种阅读感。你知道吗,它其实影响不了你,该买的人还是买。后来正好我有包烟上面是一个可能抽多了眼镜坏了,我就给它画出来。
那个玩具是我朋友送的,是种能让你掏出内脏的玩具,对,不是我画的,它买来就是这样,你能从它肚子里面掏出各种内脏,什么肺啊,心啊,肝呀,做得很可爱。这个玩具跟那个烟盒很像。它们用它们那种方式表达血腥或者是疾病,或者人类身体的创伤感,这种表达方式在我来看都是很可爱的一种浪漫,就叫低趣味浪漫,我比较喜欢这种感觉。它给了我一种视觉刺激,同时是我可以接受的,比如这个玩具我掏出它的内脏来我没有负罪感,也没觉得残忍,我觉得诶挺可爱的,那种让我爱上的感觉,就跟抽烟一样,那些图案我不觉得恶心,反而引起我好奇,甚至想经常收集不同的这样的图案,我一边抽一边看,带给了我一些不同的体验吧。大家对死亡的描述跟感觉是不一样的,反正对我来说烟盒和这个玩具反而会刺激我去消费,不是阻止我。
穷的那段时间头脑中很多想法因为太压抑了,每天我真的不想去,但是没办法我得生活,我每天坐地铁或者是看任何地方都会想很多可能性,然后把自己的压力还有不悦的心情全部用绘画方式给他体现出来。也有点调侃吧,像厕所的有一张是一边撒尿一边拍,还画出来,哎,说不好,我就觉得这种感觉真好。尿尿那个是因为,我尿尿的时候发现马桶底部的反光特别强烈,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马桶中那团水像星空一样,那种感觉特别触动我,然后我就呲了一把尿,那种感觉第一时间触动了我,一种狗屎里打捞星辰。我当时的生活就是这样。
Q:嗯我能理解,马桶它就是一种通道。
A:对,通道。说起来它就是通道,它是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通道。反正画的东西都是在那种状态下去画出来的,是一种自我疗愈吧通道得通气。有时候晚上回家睡不着觉,因为人在极度疲累疲惫下突然休息,你睡不着的,你还是需要在身上缓一下。我就回家就在我床边画画。我主要周四画,平时画点草图,等到周三晚上就感觉兴奋,周四不用上班了,来搞一搞,经常画一通宵。
Q:像杜尚的小便池叫《泉》,它代表的是艺术的灵感,并不是恶搞。
A:是,马桶这种每个人每天都接触、凝视,它是个通道,它的形状、光泽、那种整体的感觉,真的会让你产生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它是一种循环、连接、循环往复,不会停止这种感觉,那种流动感,我觉得是艺术家需要的,它是流动的画。我画厕所时候突然想到路边乞丐,我觉得他们那种能量转化的能力特别强,把他们自己的弱势转化是一种强势。厕所也是,它是排污的地方,但同时它必不可少,你再嫌它脏也没法去不要它是吧,它最终还是会在那边等着你每天上门。它是脏的化身。
Q:而且它材质上这种反光的特质让它视觉上有流动感。
A:对,是白色的那种感觉,金属的我就没有那种感觉,就喜欢白色的厕所,瓷的透光质感,稍微有点反光。
Q:这种反光不是清晰的图像,它让你产生幻觉,进入到一个自己的空间里边,比起那种真实的清晰的图像反而让你觉得更亲切。
A:而且它很多时候是自画像,它是一个对自我的形象投射。那种感觉很奇妙,对着自己撒泡尿,我靠
那种感觉说不好,跟自己这种对话,每次上厕所。但我们站男性角度,没办法。没法考虑女性角度,在男性角度这种,对着一个地方,你看着它,有种漫反射,不是一个很具体的形象,它边缘很模糊,每天都面对它。自从我画画之后,我之前都是拍照,我有段时间就对摄影产生了很大了怨气。画画时我的情绪会更加真实地流淌在画面或者呈现上,我觉得里面放入了更加真实的,不敢说的东西。像摄影太过清晰,反而需要刻意掩盖。绘画就因为它始终都是再塑造性的,所以人愿意去在里面放入更多真实的东西。这点特别治愈我,就是懂的人一下就懂了,不懂人他可能永远不懂,像一个加密的图像,这点让我特别有安全感。从画里看到马桶,懂的人会产生共感,这种感觉特别特别棒,最后总结出来就是通道,不仅是一个自我通道,也是你跟很多共频的人的通道。
Q:这个通道通到何处?
A:我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天,他是港大教艺术史的,他说我作品有种去污感。就是它一方面关于肮脏,但另一方面把肮脏跟清洁做了一个并立。我之前有件作品类似于一个公共项目,就是我在家里面洗澡,然后雾气通过排气管排到城市上空,嗯,这其实也是个通道。通过排污管,把清洁身体时候的污垢,跟水汽一块混合,通过通风管排到了城市上空,然后很多人都在城市的上空相聚嘛,拥抱嘛,怎么说呢,人跟人之间其实很亲密的,亲密到甚至你想象不到,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法去可视化它。厕所就是我们那些尿液污垢,最后大家都混在一块,不分你我。一群人我靠身体黏黏糊糊的拥抱在一块,在聚粪池里面开 party,唉,我觉得这感觉真好,人跟人其实特别近,只是我们因为现代生活的文明把它忘记了,这很现实。尿液其实是一个人最最真实的身份,是吧。做尿检因为你的尿液中,你的排污中含了太多个人信息,这些是没法抹除的,它不像长相,你打扮一下也能掩盖,尿液是更真实的。大家都是通过这个洞,这个通道,然后不管是什么身份高低,最后都会在一块,到一个池里面没有阶级,没有肤色,没有性别,大家在一块玩。这一点也安慰了我,安慰了我很久。
Q:有一张画的好像是地铁里的墙的拐角,那个圆锥是什么东西?
A:它是一个不锈钢的圆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墙角弄个这东西,反正是我之前坐地铁的时候看到的我觉得就很奇怪,它完全是把这个墙角给掩盖住了,但一看应该是政府工程,那旁边会有个小编号,我觉得很神秘,这种空降感,一种降临的感觉。可能是防撒尿,我有段时间这么想的,因为拐角总觉得是个隐蔽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一挡住,哎呦我靠一下就没有安全感了。我感到它是对空间的一种压榨,可能是因为我的外国人身份。巴黎很多的桥下面的空间,之前聚集很多吉普赛人,后来政府用一种很绝的办法,搬了很多很巨大的石块上去,每隔两三米放个巨大的石块,用石块代替人,把那些人赶走了。我觉得跟这个圆锥感觉特别像。一个乞丐可能会选择在墙角坐下来最有安全感。这个装置会给你带来一些心理上的作用,让你没法在这边铺地或者乞讨。我感到这个圆锥是对人的一种压迫。可能是因为我作为一个异乡人对这种东西特别敏感,我觉得哎呀靠,有种不适,但又没法说清楚,我就给它画出来,我觉得它是一种对压榨公共空间权力的体现。总之很多都是自我的疗愈,太受伤了,哈哈哈太难过了画一下吧。
Q:那张画邮箱的呢?
A:邮箱就是因为我老是搬家嘛,法国这边所有的文件都是通过信的方式寄给你。邮箱特别重要,没了还真不行。我对邮箱还有些情结的,我每次离开我就想如果彻底走,这个通道就属于别人,它是个临时性的通道,它是我在法国作为一个人,跟这个社会,跟这个政府机构,以及跟你的朋友的接口。每次回去我都会打开邮箱看一下,里面是空空的,空空的让我感到放心,反而东西多了让我担心,我特别害怕收到奇怪的账单,它有种凝视感,打开邮箱看一下诶没有挺好的。有!靠是什么信?它带给我很多复杂情绪。
它是种人与人之间联系的通道。这几年生活太漂泊了,跟朋友也是有的没的联系,我觉得诶邮箱,其实有个固定的邮箱地址挺好的,不管什么朋友都会寄到这里,如果这个邮箱地址不会因为你搬家改变的话就特别好,随时能够接收到朋友的信息,收集在一块。
Q:这张草地和骨头有什么故事?
A:法国不管你地多大,比如你有400平,你只能建200平的房子,因为规定必须有一半的绿地面积。导致那种稍微乱点的地方,房子建得很集中,同时呢有成片的绿地,但那些绿地其实对普通人没有太大帮助,因为每天大家忙着生活。绿地慢慢地就徒有,很少有人在上面坐着聊天,因为那东西不符合很多人的阶级。绿地就成为一种政府的形象工程。然后绿地又变成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人搬家不要的东西都放在绿地上面,衣服你去捡,破败的家具,各种东西都在绿地出现。有天我去拿快递,看到一个小小的鸡骨头悬在绿地上面,哇,一片绿,上面有一个小小的骨头哎,我想到了我,我靠,妈的!你知道吃肯德基有肉,又不是那么贵,生活中吃一顿这个感觉像慰藉一下平时上班的自己,或者是让自己舒口气。当时看到一块小小的骨头,安安静静地躺在这个绿地上面,当时阳光特别好,整个感觉特别神奇,这骨头没有被扔到什么其他地方,被丢在绿地上面,想象很临时的在路上边吃边走,吃完之后扔在路边,啃得很干净。感觉跟我当时的生活状态特别像,尽力的让自己和解,去继续生活,或者是让自己心里愉稍微舒服一点。它代表一个中间地带,即没法在草坪上坐着大把挥霍时间,也没法坐在某个地方花时间吃顿饭,只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吃,啃个鸡腿,啃完之后一扔,然后这个草地上有了一块小骨头,在阳光下非常的灿烂但又很脆弱。骨头啃得很干净,这一点我特别打动我。
Q:这张画了个盘子里的心?
A:我打工的火锅店,顾客点了一份面,空盘子收上来,我靠有一根面条没下到火锅里面去,它形成一个爱心。那时候我的状态很糟糕,每天上班很多人客人,没有心情去想那种更远的东西,但在那一刻盘子中有爱心,其实也是通道,在某一瞬间它让我想起我想做的事情,一些心里面想表达的东西,想追求的生活,那一刻真的像抬头一看,天上有个流星划过的感觉。它不是刻意的,我收上来很多盘子没在意,然后把盘子得往厨房扔的时候发现诶我靠有个面条的爱心!静静地躺在那边,像给你传达的信息一样,就像圣经中的奇迹,暗示着你要去做什么事情,万事万物有时候真的是偷偷地用很小的事件去暗示你,小又美好的东西。
Q:嗯,是一个像个神迹似的东西。
A:就是很神奇,没有特别要找这东西,但是他突然之间就放在了你面前,很多人都没在意,只有我看到了。
Q:谁看到了就是谁的,真的是。
A:然后你知道我后面,因为那种状态下这东西又没法带走,我看见之后拍张照立马给它毁坏掉了,哈哈哈,我要霸占这个奇迹!我就把面条一扔,然后碗一收,就装着什么事情没有过。我当时觉得自己好变态,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独占了这一份生活中那天的小小的神迹,让我特别开心。觉得诶生活真有趣,总是在你非常忙碌状态下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要走下去。哈哈哈。
—— END ——

C5CNM是一个地处北京798艺术区的实验性艺术空间。长宽4.75 x 5.25米,挑高 3.5米,它小而独特的空间比例适合艺术家将展览整体视作一件作品去构想。C5CNM的空间本身是艺术家金宁宁的作品,他的空间构想性质类似游戏场抑或舞台,同时具备强烈的个人属性与真诚的开放性。更迭的活动与空间相加形成意料之外的全新感受,从而视觉体验被给予声学的特征。
空间从2019年春天开放以来,已呈现多个当代艺术展览和实验音乐演出的项目,并以“画廊airbnb”的方式与非营利机构及艺术家个体合作。我们希望对开放性的追求不止步于视觉艺术领域。C5CNM是一个可以7天24小时向公众开放的空间,来访者通过扫码发送请求索取当天的电子锁密码,获得随时进入展厅与作品相处权限。
C5CNM is an experimental space located in 798 Art District in Beijing. It measures 4.75 by 5.25 meters and 3.5 meters in ceiling height. Its modest though beautiful proportions invite artists to conceive an exhibition as one singular art work. The spatial design by artist Jin Ningning is a multifaceted and transformational artwork that mixes with the different occurrences that take place within, giving visual experience also an “acoustic” complexity.
Since its opening in Spring 2019 C5CNM has transitioned between exhibition space, live performance venue, and “air b-n-b gallery” for non-profits, and it is open to many more interpretations (functions). We hope this quest for unlimited freedom will attract creative individuals or collaboratives from beyond the field of visual art to produce works. We can not anticipate the forms this may take, but only look forward.
C5CNM is free and open to the public 24/7. Visitors may enter the space by acquiring the electronic lock combination any time of the day or night and are welcome to spend time alone with the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