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美学的当代回响:“六颗柿子”为何让世人着迷至今?

日期:2025-04-22 15:37:01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 >虚空美学的当代回响:“六颗柿子”为何让世人着迷至今?

图片 1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特展“禅之心”展览现场
来源: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文_ 李芷葳

跨越千年的东方禅意

从南宋到旧金山


2023年秋,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场特展“禅之心”中,南宋禅僧画家牧溪的《六柿图》成为焦点。这幅诞生于十三世纪的墨色小品,以其极简的构图与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凝视。六颗柿子错落排列,墨色浓淡交织,留白处似有呼吸流动,仿佛将禅宗“空观”的哲思凝固于纸上。  

图片 2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特展“禅之心”展览现场
来源: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牧溪,这位被日本尊为“画道大恩人”的禅僧,一生以笔墨参禅,其作品摒弃工整技法,以率真质朴的笔触直指人心。《六柿图》正是其艺术精神的缩影——画面无繁复细节,却通过墨色渐变与虚实布局,传递出对生命本质的静观。它的魔力在于,让观众在片刻的凝视中,自然进入一种冥想的境界。这种跨越文化的美学共鸣,在大洋彼岸的展馆中回荡。

留白如诗

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对话


《六柿图》的构图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六颗柿子从左至右分布,最左侧以淡墨勾勒,轮廓若隐若现;向右过渡至中央,墨色渐浓,形成视觉焦点;最右侧的柿子又以淡墨呼应左侧,虚实相生。这种墨色的浓淡变化,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视觉效果呈现,更是对《周易》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哲学思想的生动诠释。在《周易》的哲学体系中,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了宇宙万物的基本运行规律。在《六柿图》里,浓墨代表“阳”,其凝聚、厚重,给人以强烈的存在感;淡墨则象征“阴”,其轻盈、淡薄,具有一种虚幻、空灵的气质。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映衬,通过墨色的渐变节奏,将观者的视线自然地编织进一种生命的律动之中,

图片 3
牧溪《六柿图》竖轴 纸上水墨
日本大德寺龙光院藏

画面中的大片留白,既非空洞也非背景,而是与柿子共同构成动态平衡。正如法国哲学家、艺术评论家亨利·马尔迪内所言:“这里的空白是空间的肺,吞吐着存在的节奏。” 《六柿图》中的空白并非毫无意义的背景填充,而是与柿子实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元素,就如同中国古琴演奏中的“散音”,表面上无声无息,却在静默中积蓄着无尽的能量与可能性。站在画前,仿佛能感受到墨迹在纸上呼吸,那些空白处像是邀请你走进画中,与柿子一同静默对话。这种体验恰印证了道家“有无相生”的智慧——实体的“有”与虚空的“无”相互依存,共同编织出生命的韵律。  

图片 4
CCTV纪录频道
《隐身东瀛的瑰宝》第三集寻找牧溪

图片 6
牧溪《潇湘八景图》之《烟寺晚钟图》
日本根津美术馆藏

‌墨色流动

物质与虚空的边界消融


牧溪对墨法的掌控堪称精妙。他以“破墨法”作画,通过水分控制让墨色自然晕染,柿子的轮廓因此模糊如雾,边缘与虚空交融。这种技法打破了传统绘画对实体边界的执着,转而呈现一种“流动的真实”,淡墨如烟霭轻笼,浓墨似凝聚的呼吸,虚实交界处仿佛能看到时空的痕迹。  

最左边的柿子,其右侧的勾线并未完全闭合,墨色从勾勒的线条处自然地向周围的空白渗透,使得柿子的边缘与虚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中央浓墨柿子的边缘同样呈现出模糊的晕染效果,像是雾气在柿子周围弥漫开来,墨色与空白相互交织,难以分辨彼此的界限。

图片 5
塞尚《静物与篮筐》油画 1890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图片 7
卡拉瓦乔《水果篮》油画 1599
米兰安布罗西阿纳美术馆藏

对比西方静物画,更能凸显《六柿图》的独特,譬如西方的两个经典景物作品——塞尚的《静物与篮筐》与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塞尚以厚重的色块塑造苹果的实体感,卡拉瓦乔则用精确的光影凸显水果的质感;而牧溪的柿子却以墨色消解物质的坚固性,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对物体实体性的固有认知,让观者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的本真存在。他的绘画中,柿子并非是具有固定形状和属性的物体,而是在墨色与虚空的互动中,展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生成的本真状态,让人联想到禅宗“诸行无常”的顿悟。它引导观者超越对物体表面的观察,深入到存在的本质层面,去体验存在的流动与变化,感受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

图片 8
牧溪《栗图》竖轴纸上水墨
日本大德寺龙光院藏

‌虚空美学的当代生命力


在当代艺术的广阔领域中,牧溪《六柿图》所蕴含的虚空美学思想如同一颗种子,在不同艺术家的创作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徐冰的《背后的故事》系列作品,便是对虚空美学的一次精彩演绎。他巧妙地利用光影与废弃物,通过独特的装置艺术形式,重构出山水意象,光影与实体间的空白恰似牧溪的留白,既让观者感受到实体的存在,又超越了实体的限制,引发观者对自然、对生命的无限遐想。

图片 10
徐冰《背后的故事:富春山居图》工作照 2014年5月
来源:中央美院艺讯网

图片 9
蔡国强《海市蜃楼》烟花作品
泉州 2023年12月

蔡国强的火药爆破艺术,更是将虚空的动态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以火药为画笔,以天空、大地为画布,在夜空绘出转瞬即逝的图案。在火药爆炸的瞬间,明亮的火光划破黑暗的夜空,随后留下的是弥漫的烟雾和虚空,这种虚空并非是空洞无物的,而是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和深刻的内涵,爆炸后的烟雾与虚空成为作品的延续。这些创作无不呼应着《六柿图》的核心——在“有无”之间探寻存在的本质。 
 
如果观者真正尝试用牧溪的方式画一颗柿子,才会发现留白比落笔更难。它要求你放下控制,让墨与水自然对话。《六柿图》不仅拉近了观众与古画的距离,更揭示了虚空美学的今日价值——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留白恰是一种珍贵的“精神余裕”。  

图片 11
牧溪 《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图》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今天,《六柿图》不再仅是玻璃柜中的文物,而成为连接古今与东西的文化桥梁。牧溪的禅意美学,以其超越时代的魅力,提醒我们: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呈现”,更在于“唤醒”。那些空白处的寂静、墨色间的流动,皆是邀请观者放下杂念,回归内心的澄明。  

正如诗人里尔克所言:“美是万物的开端。”在《六柿图》的虚空之境中,我们或许能重新发现——真正的艺术,永远在“有”与“无”的呼吸间生长。 


编辑: 朱梦雅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卓克艺术APP下载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