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墨海 舟载诗魂――《赵万和书古诗百首》序

行歌墨海 舟载诗魂――《赵万和书古诗百首》序

行歌墨海 舟载诗魂――《赵万和书古诗百首》序

时间:2009-07-18 16:18:23 来源:

评论 >行歌墨海 舟载诗魂――《赵万和书古诗百首》序

书法是一个变幻万千的艺术世界,诗歌是一种可以让心灵栖息的艺术载体。谙熟“书道”者,常悟其“道,可道,非常道”;寻觅“诗魂”者,亦久赏其境,意境,佳胜境。涉猎并痴迷这两种文艺样式,从中都可以体验和演绎出一种哲思,一种情怀,一种感悟,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江苏高邮的赵万和君便是这样的痴迷者、践行者、探求者。最近,他推出的集书法与诗歌于一册 、熔传统与时色于一炉的《赵万和书古诗百首》一书便是其践行与探求的真实写照。赵万和在工作之余能锲而不舍,以追求书道与政道同,为艺与为人融的襟怀,进而取得艺术上的长进,春华秋实,硕果挂枝,可喜可贺。
 
认识赵万和先生已有20多年了,书法是我们相识的缘分。1986年我因应邀参加上海市共青团和上海市学生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上海市大学生书法比赛发奖仪式而认识了赵万和。他当时担任同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并获得了这个大赛的一等奖,我便认识了这个清瘦、睿智的20多岁的青年人。从此以后,我们就有了经常的接触。他是江苏高邮人,我老家是江苏兴化人,是邻县、同乡,又多了一份家乡感情。他不以已取得的成绩为满足,诚恳地要拜我为师,虚心地听取我的“指点”。学习建筑专业的他毫不松懈,学习书法更加刻苦,在大学生中崭露头角,亦得到了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诗书画家陈从周先生的厚爱和指教。我和陈教授都夸这个从苏北农村来的青年学生虚心谦和,勤奋自勉,超迈无限。
 
多年来,他和我之间的联系从未中断过。我发现他无论是回乡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或者后来调到市人大机关从政,始终都能坚持临池不辍,乐此不疲。他幼承家学,从小打下了较扎实的唐楷基础,后来随着他的刻苦勤奋,精研结构和笔法,又较好地以宋“意”和晋“韵”琢磨他的“万和字”,注重了那种天机、灵动与真趣。他遍学“二王”、“李”、“赵”以及汉魏碑刻,寻拜名师指授,广交书友,切磋技艺,同时致力于字外功的修炼,对古典语言学、文字学、诗词歌赋无不涉猎。他尤其热衷于古典诗词,从中广泛汲取养料,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其字增强了得以长进的“字外功”,也彰显了他从艺显能的内化力。在多年的勤学苦炼中,他把诗的谋篇严谨、意境优美、语言灵动、诗眼摄魂等等精要,努力移植嫁接到书法创作中,尽心竭智地在书法与诗歌两者之间寻找相通处与契合点,使书艺有了新的活力、灵气和面貌,也为今日能够推出此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多年的挹古扬今,宗法古人,不断进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貌。
 
赵万和君楷书出色,旁及各体,尤其擅长行草。他的楷书用笔、点画、结体等十分精到、一丝不苟,其书典雅劲健、端正秀逸,见功见性,表明他聚焦于楷,心不旁骛,努力以唐楷为体、宋楷为用、晋楷为神。在当今浮躁成风“流行”成体的书坛上,能如此耐下心来,执著追求,端秀而大气的楷书,确实是难能可贵、令人赞叹的。书坛上不是有人提出“激活唐楷”吗?我个人认为,万和先生是在身体力行,颇有成效了。他的行书用笔讲究,结字正欹互生,形态端丽遒美,婉畅多姿,书来不疾不缓,亦疾亦缓。而他的草书挥洒自如,收放有方,舒展有致,缭绕酣畅,自然天成,有悠闲妍美之风范,一泻千里之气势,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在他的作品中透露着古人的气息,也能见时人之精神。
 
人们常说,风格即人格,心正笔则正。我以为赵万和君的为人治学、待人接物,不仅可以从他的谦和、率真、诚挚的态度一目了然,而且可以从他的心平气和的修身养性和美美与共文化理念的践行上窥豹一斑。他的处世与从艺,不跟时风,不趋时好,耐得寂寞,心平气和。他向往超俗之境、追求无我之境。物我两忘,尽管现在很难企及,但学书以乐,痴迷不改,远离浮躁,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特别是能坚持学习他人,取长补短,共致和谐,更是乐事。
 
万和的书法,雅俗共赏。听说,喜欢他字的人不在少数,也有不少单位企业和风景名胜请他题写招牌匾额,加之他众多作品的发表、出版、拍卖,有一种称赞“万和字”不径而走,应运而生。他冷静对待,克己正人,深深感到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是,书界业内人士却普遍认为,现在“万和字”的字里行间,涌动着赵万和孜孜以求的“心语”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体现着和善生“才”的品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即可以求真,可以致善,可以臻美,可以通和。其实,这也是赵万和的“和”字引发的大家共识。如果再假以时日,不断完善与超越自己,会从“甜美”为主的书风上逐步加进“老辣”的韵味,赵万和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灿烂的前景。如今,赵万和行歌书乡,拾贝艺海,痴情翰墨,以这本新书舟载诗魂,举“书”为桅,扬帆远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亮点。
 
是为序。
 
周志高
2008年11月12日于京华
 
周志高(中国书协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书法》《中国书法》原主编、上海市书协副主席、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著名书法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