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坛印象--李江

日本画坛印象--李江

日本画坛印象--李江

时间:2010-04-19 13:34:07 来源:

>日本画坛印象--李江

李 江

 
 日本扎幌市优秀作家常设展示场和扎幌市教育文化财团共同举办的“中国四川女画家13人展——中国美术展”在札幌美术馆隆重开幕。我有机会作为画家代表应邀赴日本国访问交流。在日本期间,我们受到札幌市常务副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札幌总领事等政要的亲切接见和关照。在主办方的精心安排下,参观访问了扎幌和东京的几个主要美术馆和东京艺术大学,看过众多的美术作品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日本画了。对于“日本画”我可以说是仰慕已久,情有独钟,此行有机会观摹到大量优秀的日本画原作,自觉收益不小,感慨良多。

  日本的美术作品大至分为日本画、油彩、水彩、雕刻、工艺(工芸)等几大类,给我的感觉是洋画盛行,作品紧跟世界潮流,现代意识强烈,但面貌与西方较接近。日本画不如洋画多,但有自己的面貌和特色,不愧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东方艺术。而早年流传到日本的、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创作的“南画”却已很少见了。

  众所周知,日本早期美术作品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最大。在东京千叶美术馆我有幸看到了当代日本优秀画家田中一村的画展,一村先生以表现自然美的现代日本画而著称,但他在早年(三、四十年代)所作的作品和中国清代的文人画竟是那样的相似,那用笔苍劲的山水、水墨淋漓的花鸟,真让人惊异这是出自日本画家之手。在扎幌市政厅旧舍陈列的二十世纪初期的日本画,画家用单线平涂的手法表现荷锄的老农和丰收的麦田,画面写实,制作还较为粗糙,但大片用金色绘制的麦穗和晶莹厚重的石青衣服所构成的装饰效果已初步体现了现代日本画的特点。
 在独具特色的扎幌艺术森林美术馆,不但展出美术作品还同时展出绘画的工具材料,及相关画种的介绍。在一幅日本画家的水墨山水的前面,并列展出了一幅很大的中国北宋范宽的山水画照片,馆长告诉我们这是向观众介绍日本画留白的方法是受中国宋画的影响。

  战后的日本美术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而迅速发展,又成功地吸收了西方现代美术的营养,形成了日本画现在的面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现代人的心理也在不断调整,人们的审美习惯从以往高雅、深沉的格调转变为喜欢欣赏明快的装饰美,所以,强烈、明快的装饰美就成为了日本现代绘画的最大特点。在东京美术馆,具有强烈装饰美感的异彩纷呈的日本画深深吸引了我:平川敏夫的大作《树煌》使用了强烈的红黑基调,夸张变形的大树,曲直有致的繁枝,气韵涌动的空间,幻化的月亮,一派超自然宇宙景观的体现;近藤弘明的《森の华》神密的黑色空间里,缤纷美丽的异花无疑是给观众和自己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理想世界。大面积的使用金色,又使日本画凭添了堂煌富丽之气派,如片岗球子的《梅、菊、牡丹图》璀璨的画面与背景是用纯金箔贴成的;而田中一村的《花和斗鸡》,真可谓是小题材,大制作的典范,六米多长,一米多高的巨幅画面,背景全是用纯金绘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令人叹为观止。在画面形式方面,屏风画是最具特色的,尺寸一般是一米八高,九十公分宽为一扇,多为六扇组成一幅画,也有八扇或二扇的,而中国人喜欢的四扇屏风却极少。展览中,这些制作和装裱都很精美的屏风被整个陈放在大玻璃展柜内或专门设计的平台上,恢宏的气势和浓郁的日本民族情调一下就抓住了观众。如郫田一穗的《惜春》,巨大的画面上只有美丽的樱花在静静地飘落;田中一村的《红梅图》空灵的背景中独自傲立着一树盛开的红梅……。日本画就是用这种方式把抒情性的小情小景也开拓得如此气派,给人以高品位的审美享受。

  现代日本画,愈来愈不依靠线来造型,不依靠渲染等传统的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画面上往往堆上厚厚的颜色,以近似浮雕的凹?感来加强表现效果和厚重感,从而使大幅的没有用墨色烘托的画面既色彩亮丽、清爽,又不轻浮。譬如田中一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白花》,巨大的画面上只有单纯的白花和绿叶,也没有色彩的冷暖变化,就是用上述手法把这些白和绿表现得无比纯静鲜艳而又丰富耐看。

  在表现手法上,日本画家不拘成法,常常使用各种轻松自然。活泼自由的造型方法以加强表现效果。比如表现雪中各式各样的层层屋顶,那干净利落的边沿线竞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春天的桃树长长的枝条和片片花辨都是用厚厚的棉纸撕贴上去的,那种毛茸茸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气息。所以日本画家说:日本画是不择手法,是不拘一格的很自由的表达方法。

  就象中国人喜欢梅、兰、竹、菊一样,日本人喜欢雪、月、花,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将雪、月、花联结在一起,以象征大自然永恒的美。他们的作品素爱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融合,萦绕着东方人的自然情结。所以表现自然美感的日本画总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