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含情,常伴豪词射斗牛

笔墨含情,常伴豪词射斗牛

笔墨含情,常伴豪词射斗牛

时间:2010-05-25 15:32:46 来源:

>笔墨含情,常伴豪词射斗牛

张惠民

        很长时间以来,我就想为于雁宾写点什么,但每次提起雁宾总是执意不肯。去年金秋时节,我有一组诗歌获奖去京城的朝阳区文化馆参加颁奖活动。突然之间接到双辽籍著名学者刘光第从住所打来电话说:雁宾来京到我处看望,准备约京城几位文友来此一聚。当时,会议正在分组讨论,相互之间的人员并不熟悉,你一句他一句中断了联系。隔日中午我几经周折赶到顺义郊区,方知雁宾因公务繁忙提前返回长春。2010年年初应净月潭朋友之约去长春市郊采风,恰巧与雁宾一路同行。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在春谊宾馆的一次彻夜长谈,终于让我认识了这个书生除了文字之外的一位中年作家的特殊历程。
        我在吉林省作家群当中,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其中有一部分我熟悉的作家熟悉于雁宾胜过熟悉他们自己。原《视听导报》总编邢文国说,与雁宾交往如同对酒当歌,总有品不够的韵味在时光的进程中弥漫。有时在不经意之间还有淋漓酣畅的满怀豪情在荡漾。全国著名作家杨子忱先生如是说,雁宾不善饮酒,但豪爽之气一点儿也不亚于你惠民。雁宾身上流淌着一种真情最能代表双辽人的特点。双辽人特点到底是什么,我没有经过细细地考究,断然不敢轻易对答。但我知道自古以来,双辽人侠肝义胆、豪气冲天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于雁宾是土生土长的双辽人,1956年1月降生在塞外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古镇名叫郑家屯。郑家屯建制以来,民风淳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凡是从古镇走出的高官名流英杰俊才无不显示其特有的本质。于雁宾的青少年是喝着西辽河之水、顶着满天吹的东北风、吻着故乡深深情结长大的。70年代,于雁宾进入东北师大中文系,在校读书期间,他仍然改变不了家乡秉传与身的生活习惯和双辽人宁折不弯的性情。入学不久,他为校报撰写一篇《李贺诗歌理与辞》的8000字论文,时时彰显出家乡给予他的目力和笔力。科尔沁草原那浩荡的长风,那木斯草场上那永不疲惫的红鬓烈马,奔走在田野上那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耕牛,为唐代诗人李贺诗歌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精神元素。论文发表以后,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于雁宾大学毕业曾在吉林省边防局工作二年,尔后进入吉林日报社工作至今。在报社工作期间,于雁宾先后有中、短篇小说《月有圆缺》、《雪夜游魂》、《及时雨》、《铁血信王碑》、《秦淮名妓董小宛》、《血染黄金图》、《贞节牌坊外的女人们》和报告文学《星座之魂》、《根系这片热土》以及大量散文、文艺评论、影视剧评论等作品向世。1991年7月,于雁宾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命夺黄金图》,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故事片在全国各地公开上映,很有上座率。后来有一位影视评论家以《鲜活人物形象的塑造》为题。将《命夺黄金图》作如下评述:“东北这块土地,养育了众多英雄。《命夺黄金图》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各具特色,对于另类英雄人物的积极探索富有创新精神。”在他诸多作品当中,诗词创作更显功力。1991年,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兰陵美酒杯”诗词大赛奖,于雁宾以一首《水调歌头·李白剑》荣获大赛优秀奖。之后他先后又有上百首诗词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1997年结集出版了《倚心斋诗词选》,深得全国各地诗家的好评。原吉林省委秘书长、长白山诗社社长江涛看罢书稿,欣然命笔题诗一首:“纵笔神州化古今,山川挥洒蕴清新。关东冰雪添诗兴,留得华章作倚心”。杨子忱先生著作等身,对诗词歌赋一往情深,他对于雁宾作品集的评论更为中肯。他说:生活本来就是绚丽多姿,而在雁宾的笔下更是真实地呈现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艺术画卷,绽放出簇簇艳丽的花朵。生活的路子不断加宽,文学的根基就越挖越深,创作的视野就越发开阔。在整个作品当中,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他旅迹游踪,抚今追昔。城乡风情的展现。古今人物的剖析无处不流露出作者的所思所想。即便是崭新的生活轨迹,在他隽永的诗行之间也都得到充分表现。雁宾对各类人物把握准确,对大千世界的精心刻划让人百读不厌,留连生情。于雁宾的诗词创作起点高,创作成绩突出,1987年以后他先后加入了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林省电影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有关创作事迹被收入了《中国中青年作家名典》、《海内外华人作家传略》等书籍。对此,于雁宾并没有产生更多的兴奋。他认为作家要靠作品说话,作人要用人品去昭示。2002年,雁宾的中篇小说集《金脉》出版,得到文学界的广泛好评。2010年5月,吉林省委宣传部为进一步促进文艺创作生产的繁荣发展,成立吉林省文艺阅评小组,张笑天、郝国忱、张未民、于雁宾等13位作家、评论家被聘为吉林省文艺阅评小组专家。
        由于雁宾在报社工作时间较长,凡涉及与报界有关的大事小事他都牵挂在心,并竭尽全力付出自己的心血。一次双辽一位较有成就的作者,因工作需要要参加考试进入某报,当时这位作者听人说我和报社总编很熟,非让我陪同前往省城,可当我打电话问及此事,这位老总因夫人往院委托副总负责接待我。我一听甚感不妙,于是约雁宾一同前往。雁宾闻知二话没说就与我会面。连续两天面试、笔试,雁宾一直陪伴我与那位作者,直至大功告成,雁宾才悄然离去。雁宾的品格,在他现居的阳光城社区就可见一斑。他是社区业主委员会成员,又曾是70多人的乒乓球协会会长,为社区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被长春市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雁宾话语不多,一旦激情喷放,我都有些不敢相信他内心之中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雁宾待人真诚无限,处事宽厚豁达,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故作姿态,随意张扬。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似乎已经越来越不多见。于雁宾坚守着真情这个最本质、最圣洁的道德底线,并和它一起真真切切的并存。尽管,我们每一个人最后都要变老,但真情永在。当我们回忆以往,只要一打开自己留下的文字,就一定还会看见自己年轻的面孔,甚至还会有年轻赤诚的心,犹如满天的星斗在我们的面前灼灼闪烁。
        尽管我对于雁宾比较了解,但还是有两个未想到。其一作诗外还写出许多十分有见地的影视评论文章,打开百度、搜狐、新浪等大型网站,就能搜索到于雁宾几年来数百篇文艺评论;其二作画不仅仅局限报刊插图制作,而且在虎年新春之后又给人带来了一片惊喜。一幅国画长卷《水浒英雄画卷》长65 米,高0.97米,将一部古典名著中108位历史英雄人物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展现。这两个未想到与《吉林日报》原社长易洪斌,《吉林日报》社长毕政的看法竟然十分吻合。易洪斌与我熟识的朋友文中俊先生都是湖南人。易洪斌曾任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有一篇《西出阳关》中的《阳关三叠之一》堪称散文作品中的精品,他说雁宾的格律诗是“新凤清音”(新凤清于老凤声)。毕政在四平日报社任总编时,我们之间因文学交往感情日益加深,他出任吉林日报社总编却以书法作品常常见诸报端。一次省城相见,说及编务工作,他竟然将雁宾的绘画作品着实夸奖一番。于雁宾1982年进入《吉林日报》工作,屈指算来,也该有30年的工作经历,说其是《吉林日报》老报人,资深编辑看来并不为过。他现任《吉林日报》高级记者、文艺部副主任,属于报社实力派人物。至于他的绘画作品,因为本人对此完全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拿捏不准,自然不敢轻易造次。但就画说人总会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雁宾从小对连环画十分着迷,他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人物形象,让他很多同班同学一直围着他不肯散去。1983年,于雁宾在吉林日报做副刊编辑时,因编辑长篇小说《薛刚反唐》需要文图并茂,于雁宾一气画了40余插图,其中画马50余匹,几乎每匹马都各具神态。细细一看,扬鬓嘶鸣、奔腾跳跃的战马图长久地留在我的脑海之中。雁宾知我在军马场工作多年,曾专门为我画了一幅长1.80米,高0.95米的《骏马图》。每每望见高悬在前厅的《骏马图》顿生一股豪气。于雁宾人到中年,内心之中总有排解不去的对古今英雄人物的特殊情结。于雁宾曾对我说,人们口口相传的历史英雄人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成功的内在因素,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都可以让后人加以效仿。或许基于此,最近几年于雁宾诗词创作见少,影视作品增多,屡屡出现在报刊之上,竟然是历史人物的绘画作品。
        于雁宾准备创作《水浒英雄画卷》的想法源于童年的梦想。在双辽市的小学、中学读书期间,常常在作业本、练习册的后面构画出许多英雄的形象,是他小小年纪的一次又一次试笔,现在他又凭借着自己丰厚的文学底蕴,对古代历史人物的深刻领悟,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必然走势。我在网上看过于雁宾的《水浒英雄画卷》和张驰的评论文章,让我眼前一亮。我发现他把自己善于画马的长处,准确、生动地充填于画面之中。战马与将领融为一体,无形之中增添了水浒马上英雄的冲天壮志。《水浒全传》中有天罡星36位,其中跨马厮杀的不乏其人,但霹雳火秦明、双鞭将呼延灼、小李广花荣、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家韩滔、天目将彭玘等原有形象并不突出,不如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金枪手徐宁等有较为固定的性格特征。但于雁宾通过多年来对水浒人物性格、职业特征、历史作为和故事脉络的把握,采用了许多难度较大的穿插、充填、避让等技法,使数位战将虎威不减、冲让有致、整体凸现。《水浒全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十分牢固,各种人物性格的刻画几乎是家喻户晓,要想在绘画艺术方面打破多少年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原有模式绝非易事。但于雁宾却在学习借鉴陈老莲、戴敦邦等老一辈国画家创作水浒画作的基础上,打破局限,剔除呆板,将人物的动势向前又推进了一步。“没羽箭张清”使长枪、善飞石、连伤梁山将领。于雁宾让其战马飞奔。身体斜跨马背。左探枪、右飞石,头在马首之下,左脚紧靠马鞍。一个勇猛诡诈的张清立刻闪现在观众面前。《水浒英雄画卷》中其它人物的表现手法尽管不同,但气势雄浑,虎虎生威,刻画精到,入木三分。“黑旋风李逵”战裙暗淡,腰带泛红,一双大斧黑白对比色彩十分强烈。“矮脚虎王英”和“一丈青扈三娘”对视交战,一高一矮,一庄一谐、交相辉映,趣味十足。“青面兽杨志”落难之时,虽面部憔悴,但手呈宝刀,双目仍然放射着英雄豪气;“插翅虎雷横”手握朴刀,冷观动静。动作不大,气势十足。“笑面虎朱富”满脸堆笑,一身殷勤;“旱地忽律朱贵”,右手捋须,左手摁刀,活生生托举出人世险恶中“红脸白脸”走江湖的艺术特征。至于人物历史渊源的深入挖掘,更显得于雁宾对历史的尊重。“独角龙邹渊”,人们对他并不熟悉,于雁宾经过多方考证,将其脑后画一肉瘤突起,全身向前奔跑跌撞的形态,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云里金刚宋万”系沧洲人,身高丈二,他经常在多雾的梁山山顶执杵而立,远望犹如“云里金刚”,威风凛凛,一身浩气。“通臂猿侯健”在《水浒全传》中提起很少,于雁宾查出侯健生的黑瘦轻捷,并会裁缝活计,于是画面上就出现了赶制“替天行道”杏黄旗时,凝眉思索,兴味盎然。“混世魔王” 樊瑞擅使流星锤,于雁宾将其画成右手持刀,左手甩出流星锤,为樊瑞平添了一种英雄豪气。
        纵观于雁宾的《水浒英雄画卷》不仅让人涌动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呑万里如虎”的英雄之气,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于雁宾作为一名中国作家的永恒使命,他是在提高着人的精神境界,完善着人性的美好。他画的国画,不仅有斩除邪恶的钟馗,也有守卫边疆的杨业;不仅有保家卫国的岳飞,也有忠肝义胆的关羽......战争年代需要英雄,和平时期同样需要英雄。赞颂英雄,弘扬价值观走向,浓墨重彩重新绘雕英雄人物,倾心歌颂献身理想的壮阔人生,完全是一个作家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让我继续说下去,我还是愿意听于雁宾那有条有理的真情道白,听他那自强不息不停奔走的奋进足音。我还愿意看到他在长城角下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听他行走在西辽河畔那咏叹“大风起兮”的豪壮激情,更想分享他攀登高峰之时领悟的春风又一次摇绿大地……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