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美學—薛松畫藝

復古美學—薛松畫藝

復古美學—薛松畫藝

时间:2011-02-28 15:50:06 来源:

>復古美學—薛松畫藝

      1985年美國普普藝術大師羅伯特.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在北京中國美術館的個展,引爆了中國當代藝術的激情,啟發了許多苦思不得進展的年輕藝術家,他打破傳統、標新立異的創作觀念,讓藝術更自由、多元且豐富,提升了可看性和各種可能,中國現代藝術運動更因此而如火如荼的蔓延開來。鼓勵了更多藝術家加入這種革命性的創作行列。

      薛松的作品便是採用西方利用現成物以及拼貼的觀念,跳脫了媒材的限制,並加入自我的思維及表現。其作品充滿著文化的內涵及態度,形成了薛松的藝術風格。

      在一次偶然的火災當中,薛松得到了創作的靈感。他將一塊塊的書畫殘片重新拼貼,在其中找到創作觀念的確認。在多次實驗性的嘗試之後,他以一種中國式的文化觀點來呈現作品,不但使用山水畫的構圖,背景也是利用書法碎片拼貼而成,視其作品的同時,還能看見西方文化的符號,雖顯突兀卻又是生活所見,其作品反應了東西方文化共融的混雜世代,如同混亂字體所象徵的資訊爆炸,以及西方消費文化的滲透。藝術家本身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先從破壞的燒製開始,並在這些隨機燒製的碎片中,有意識的選擇與拼貼作品。燒製是一種解構傳統文化的過程,並以拼貼重置了流行元素,產生一種弔詭以及荒謬的真實感,這種真實感來自於日常生活中不斷被強迫接收的文化符碼。例如中國文化的書法、詩、長城及歷史人物,而西方流行文化的指涉則有可口可樂、夢露等等,薛松利用這些文化符碼來表現多層次的創作內涵,既具有歷史性的象徵,同時也為所處的社會現象描繪出輪廓。

       薛松在藝術上的獨特性是有目共睹的,其成功的在視覺上完整呈現了創作觀念,並在作品的內涵上有所突破。他不斷的在歷史序列當中尋找所謂的經典,同時也將自己所感知到的社會現象,反射在作品當中,就好像ㄧ系列與大師對話的作品,企圖在傳統與現代的擺盪當中,找到ㄧ個新的定位。這個新的地位同時也確立了薛松的創作在藝術領域中的價值。
 
 

長流美術館 館長

黄 承 志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